11.26 豬價連續下降,CPI難保持,和“天價豬”說再見吧

豬價連續下降,CPI難保持,和“天價豬”說再見吧

根據農村部的數據顯示,多地豬肉價格已經連續三週表現出下降的趨勢。進入11月開始,豬肉從每公斤的52.3元降到43.66元,幅度達到16.5%,豬肉價格的下降會不會給市場帶來一定的影響呢?

豬價連環下跌,CPI數據如何保持

前段時間豬肉價格的上漲,無疑是讓廣大消費者大跌眼鏡,作為居民生活最重要的肉食類別之一,很明顯,豬肉的價格關係著民生,與生活緊密相連。另外,豬肉價格的上漲,帶動了其他農副產品的收益,一度拉高CPI的漲幅。

雖然目前來看CPI是上漲的狀態,但是,目前多地生豬生產已經出現恢復性的增長趨勢,並且養殖效益也有所提升,不少企業補欄積極性提升,未來的生豬供應能力會穩定保持,隨著豬肉市場的不斷回溫,未來生豬市場會趨於穩定。

豬價連續下降,CPI難保持,和“天價豬”說再見吧

這也意味著,豬肉價格的漲幅也要逐漸的回落,也許不會再出現“天價豬肉”。而當前通脹水平表現出可控狀態。豬肉價格的快速上漲引起了結構性通脹,隨著日後豬肉的供應增加,價格回落,最終的通脹水平會是一個可控的局面。

豬價牽動消費者,更關係民生

對於豬肉價格的回落,其實和多地政府穩產保供的政策有著緊密的聯繫,不僅明確豬肉的綠色生產通道並且給予補貼等多方位的支持,可見豬肉價格引起了全國的熱議。多項舉措恢復生豬生產,在儲備方面也進行了全方面的調節。

從市場方面來看,首先保證了豬肉市場的供應量,其次更加合理的規範市場秩序,從根源上遏制豬肉價格的漲勢。如今全國已有28個省市出臺了生豬扶持的政策,而生產扶持政策的效果也有了顯著的作用。

豬價連續下降,CPI難保持,和“天價豬”說再見吧

雖然現階段生豬產能恢復,但是能繁母豬的產能明顯下降,並且生豬的生產具有時間的週期性,從短期來看,豬肉供應只能是穩中偏緊。而進入到12月後馬上將引來國內的採購狂潮,而到時候豬肉的價格會是怎樣的呈現,就只能多多關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