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空地一体却力量分散:空中的一把“双刃剑”

文 |任坚

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时,波兰空军拥有128架P.11战斗机、30架P.7战斗机;86架P.37轰炸机、153架P.23侦察轰炸机(包括后备机),此外还有一些侦察联络和训练飞机。作战飞机的基本编制是中队,战前波兰统帅部把5个战斗机中队编成用于首都华沙防空的驱逐机旅(52架P.11和P.7),其余各中队分别编入陆军各集团军,协同陆军作战。轰炸机部队编为最高统帅部直属的轰炸机旅(共9个中队,其中4个P.37中队、5个P.23中队)和各集团军配属中队,这样6个集团军和纳雷夫集群各有1个侦察轰炸机中队、2个战斗机中队和2个观察机中队,但由于缺乏飞机从未足编。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试图达到一定程度的空地一体,但实际上大部分波兰战机缺乏无线电设备,难以达到德国闪电战或二战后期美军那样的空地协同水平。缺点显而易见,本已有限的力量分散摊薄,对优势敌人形不成合力进行有效对抗。德国空军投入波兰战役的一线作战飞机超过1300架,全部是代表当时先进水平的战斗机(Bf109、Bf110)和轰炸机(He111、Do17及少量Ju88),还有为闪电战而生的俯冲轰炸机Ju87“斯图卡”。波兰最先进的战斗机P.11c的最大飞行速度(375千米/小时)还赶不上最慢的德国轰炸机(He111的最大飞行速度405千米/小时),爬升率和火力也远不如德国战斗机,但采用海鸥翼的P.11的水平机动性出色,只要不与德机进行垂直方向的能量作战而引诱敌机进入水平缠斗,也不无胜机。

空地一体却力量分散:空中的一把“双刃剑”

波兰空军的“海鸥”战斗机

德国空军历经西班牙内战的洗礼,发展出闪电战战术,还握有先发制人的优势,作战飞机数量对比超过三比一,还有跨代的质量优势。在地理上德国从北、西、南三面呈包围之势,东面是刚与德国暗签瓜分波兰条约的宿敌苏联,只有东南的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尚算友好,即使如此,罗马尼亚也还是在德国的压力下禁止波兰订购的法国MS406战斗机过境。这些战机是意识到战争迫在眉睫的波兰当局应急的外购战机计划的一部分,其余还包括英国“飓风”和“喷火”战斗机以及费尔雷“巴特尔”轻型轰炸机,美国的塞维尔斯基P-35战斗机也到波兰进行过展示,但远水不解近渴。颇为讽刺的是,战争爆发时仅有一架外购战机到货,居然还是同为轴心国的意大利Cant Z.506水上侦察轰炸机!

在这样捉襟见肘的条件下,波兰空军也只能因地制宜地进行针对性的备战,训练重点在于利用疏散机场体系进行作战,这是波兰军方清醒地预计到的未来作战环境。这些临时机场并不具备维修和支持连续作战的能力,油料和零备件也几乎没有,可以说是双刃剑,既避免了战机一开战就被敌集中歼灭而无机可用,但也导致频繁转场,后勤保障难以跟进,致使许多战损飞机被放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