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名字被叫錯數百年,鄭成功棺材板壓不住:“老子姓朱,不姓鄭!”

喜愛歷史的人,對於鄭成功這一名字耳熟能詳,他是明清之際的著名將領,更是抗擊荷蘭殖民者、收復寶島臺灣的民族英雄。

然而,令人感到詫異的是,歷史上沒有“鄭成功”,只有“朱成功”叫法,這究竟是為何?

名字被叫錯數百年,鄭成功棺材板壓不住:“老子姓朱,不姓鄭!”

鄭成功的身世:

明朝末年,在東南沿海一帶有非常多走私的海盜,其中有一位名叫鄭芝龍,為人精明能幹,善於外交,所以深受日本當局的重視,將田川氏嫁予鄭芝龍。不久,田川氏生下一子,取名為鄭森(即鄭成功),算是中日混血兒。

六歲之前,鄭森和母親居住在日本,直到其父親接受明朝招安後,鄭森才遷居福建泉州,接受明朝傳統的教育,養成忠君愛國的好品性。

1644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城,心灰意冷的崇禎在煤山上吊自殺,明朝滅亡。隨即,三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擊敗了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成功入主中原,建立滿清統治。

與此同時,南方的明朝遺臣擁立福王朱由菘登基,是為弘光帝,南明政權建立,手握重兵的鄭芝龍就成為南明依靠的重要力量之一。

名字被叫錯數百年,鄭成功棺材板壓不住:“老子姓朱,不姓鄭!”

不久,弘光帝被清軍俘獲而死,鄭芝龍和鄭鴻逵兄弟擁立唐王朱聿鍵稱帝,隆武政權建立。此時,鄭森已經長大,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深受其父的疼愛,於是將他引薦給隆武帝,得到隆武帝的讚賞,甚至說道:“惜無一女配卿,卿當忠吾家,勿相忘也!”

坦誠地說,隆武帝是想拉攏鄭芝龍一家,但能夠以皇帝的女兒做妻子,可以說是封建社會的最高榮譽。為了表達對鄭森的喜愛,隆武帝將當朝最崇高的“朱”姓賜予他,並將原名“森”改為“成功”。從此之後,鄭森的名字就成為朱成功,普通老百姓稱之為國姓爺。《閩海紀要》:因賜姓朱,改名成功。自是,中外鹹稱國姓雲。

相信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吧?歷史上“鄭成功”的正確叫法應該是“朱成功”,而且皇帝賜姓改名是莫大的榮譽,“鄭成功”應該是更喜愛“朱成功”這一叫法的。

那麼,為什麼我們現在叫做“鄭成功”,而不是“朱成功呢?”

鄭芝龍投降清朝後,鄭成功毅然與其父斷絕關係,堅持擁護明朝為正統,始終活躍在抗清一線,後來擊敗荷蘭殖民者,佔據臺灣地區繼續與清軍周旋,令清朝統治者頗為頭疼。

1662年,鄭成功病逝,兒子鄭經通過軍事政變的方式繼承其衣缽,繼續堅持抗清鬥爭。再後來,鄭經等人相繼病逝,施琅率領清軍攻破澎湖,鄭克塽便投降了清軍,清軍最終一統天下!

名字被叫錯數百年,鄭成功棺材板壓不住:“老子姓朱,不姓鄭!”

出於維護正統的需要,清朝統治者忌諱“明朱”二字,同時為了噁心不肯歸降的“朱成功”,便在公文等行書上稱其為“鄭成功”,久而久之,鄭成功的叫法便深入人心,流傳了下來,以至於我們都忘了,歷史上沒有“鄭成功”,只有“朱成功”!

結語:在古代,皇帝賜姓改名是莫大的榮譽,尤其是賜國姓,意味著與皇族是一家,整個家族都光宗耀祖,鄭森是很樂意改名為“朱成功”的。但是,後來清朝統治者卻歪改事實,將“朱成功”稱之為“鄭成功”,以至於讓後人誤叫其名字數百年,如果泉下有知,估計他棺材板都壓不住,會起來大罵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