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莆田古村l古囊勝境,瓊山神韻

歷史上,散落隱居於囊山南麓深處,以耕山樵薪謀食的“山兜”,只是一處唯有幾十戶人家聚居的小村落。直到民國22年(1933),莆田全縣劃為8區15鎮271鄉1123個附鄉(人口不及百戶者)時,“山兜”才首次以附鄉的名義,歸屬第二區的九峰鄉(下轄南埔、山兜、林坂、劉莊)。

深山中的一個小山村,一無航海遠洋,二無船運外貿,幾百年來,卻一直虔誠奉祀海神媽祖,傳承並弘揚著為善救難的媽祖文化。而更為奇特的是:不管是以山為名(囊山村)或以村居山麓,呼為“山兜”,但村民們內心追念梓鄉瓊山、港裡的情結,卻始終刻骨銘心,傳承至今幾百年。

莆田古村l古囊勝境,瓊山神韻

漫步囊山村,在村民虔誠奉祀的神宮社廟,從宣示心靈寄託的祈福楹聯中,句句無不流露著故園念想的心跡:

村口,標誌性的“牌樓”楹聯:古囊勝境先民繁衍寶地,瓊山神韻後昆騰達故園。

大宮“慶壽壇”,每年一度,全村最隆重大節日元宵“繞境”與“行儺”的活動所在。壇前鏽跡斑駁的焚香爐,鑄印著“瓊山境慶壽壇,”大宮正大門的二側張貼著慶賀喜慶的一對楹聯:“繞境保封疆旌旂蔽日春遊芳草地,行儺遵古禮鼓樂喧天福賜瓊山村。”

始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的“青雲廟”(莆田五大廟之一),楹聯:“青山扶寶殿,黃薜顯瓊山。”

重建於民國四年(1915)的“善神廟”,其東西山牆“卷書頭”書寫的則是家訓警示:“土地傳先祖原為孫子居,苟非我族類尺寸不讓諸。善福居福地,永庇瓊山人,廟貌巍巍峙,千秋祀典新。”

幾百年來,一直虔誠奉祀著海神的“巷裡”媽祖廟——明善堂,楹聯:明鎮瓊山昭萬古,善興福地庇千家。

那些永離人世的親人墓碑,也全是統一刻認著“瓊山境”。

莆田古村l古囊勝境,瓊山神韻

囊山村的先民,來自何地呢?

清順治十八年(1661)冬,清廷“前因江南、浙江、福建、廣東頻海地逼近賊巢,不時侵犯,以致生民不獲安寧,故盡令遷移內地。”莆田則“以壺公、天馬側入巖潯為界。”“初議猶存馬峰、惠洋、笏石及滿洲官自來定界,並三鄉而截之。”莆田拉開了“劃界”的歷史序幕!“邊海居人,盡移內地,燔其舍宅,夷其壇宇,荒其土地。刻期十月內不遷,差兵蕩剿……將官統之出境,毀屋拆牆。”

宋時,沿海重鎮忠門的繁華,絕不亞於黃石、迎仙二市。在“遷界”的歷史階段,涵江地域,成為“界外”忠門、平海的主要遷依投靠區。至今涵江尚存許多“遷界”的歷史陳跡:

始建於清康熙五年(1666),位於涵江鳳嶺的城隍廟,即是忠門莆禧鯉江廟。時隔十四年立碑刻石之時,尚淳淳囑言“歲月屢更,萍跡靡定,”期盼後世“子子孫孫,回首梓里……思其所自。”

涵江後坡的秀嶼宮;涵江樓下的吉江書院(忠門吉了民眾籌建)。

忠門港裡村的民眾,在遷置涵江的同時,也移駕了祖祠的神主(媽祖父母)與媽祖寶像至涵江下徐媽祖宮,直至康熙二十二年復界後,才恭迎返港。虔誠的涵江人對港裡祖祠的媽祖,整整奉祀了二十三年。

宋時,莆置六鄉,分領三十四里。明改六鄉為七區。“遷界”時,部分來自六區武盛裡與七區新安裡的忠門瓊山、港裡的“界外”民眾,背井離鄉相攜來到囊山落戶,伴隨著囊山寺的興衰旺敗,歷盡坎坷,先民們總算站穩了腳根,逐漸有了安家謀食的所在。

“行儺遵古禮,福賜瓊山村。”在與命運奮爭的漫漫歲月,三百五十多年的時光,瞬眼而逝。但對鄉土故園的思念,卻還是那麼執著。隨著生活環境的徹底改變,遠離海洋捕撈的先民,於遷居囊山的歲月中,適時地改稱為“巷裡人”。

莆田古村l古囊勝境,瓊山神韻

奉祀海神的巷裡媽祖廟(明善堂)雖是破爛不堪,卻在風雨飄搖之中,傳承了幾百年。一位80多歲的老人,牢記著老祖母的臨終重託,每天虔誠奉祀,風雨無阻。

“遷界”時,莆田從“界外”內遷的村莊有700多個。在歷經三百多年的今日,能如囊山村民這樣深懷對瓊山、港裡先民的眷念情結,執著完整地傳承著戀土思源的故園情懷,在全莆田“遷界”史中,實屬奇蹟。

囊山村,更是一個改革開放政策下,明顯脫貧受益的典型新農村。如今,全村出國打拼的有百人之多,三層的小洋樓觸目皆是。三橫四縱的村道,使村民的出行更加便利,日有專人打掃,夜間路燈通宵,健身場上歌舞頻傳。

莆田古村l古囊勝境,瓊山神韻

荔涵大道的開通,“囊山森林公園”的投建,使得古囊勝景錦上添花,與城涵之間的咫尺距離,囊山歷史文化村成為一處得天獨厚的生態旅遊村。(鄭旭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