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通常良渚文化玉琮與龍山文化玉琮區別十分明顯,但也一些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人獸面紋十分簡單,與龍山文化玉琮比較接近。比如下圖這兩件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良渚文化玉琮和龍山文化玉琮就有些接近,一些朋友在斷代時經常顛三倒四。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良渚文化玉琮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龍山文化玉琮

還有一些龍山文化玉琮,類似山東五蓮潮河鎮丹土遺址出土的龍山文化玉琮,也經常被一些朋友誤認為良渚文化玉琮。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山東五蓮出土龍山文化玉琮

區別良渚文化玉琮與龍山文化玉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觀察。

(一)玉質和坑口的區別。良渚文化多以江浙一帶地方玉料為主,有廣義和田玉料,也有石英岩質玉料,遺存主要在長江中下游、環太湖流域潮溼地區,出土玉器沁蝕比較重,有的整器雞骨白、有的遍佈根鬚狀沁紋、有的局部玉質疏鬆成粉沫狀、有的玉表有許多蝕孔,向玉表呵氣或將玉表搓熱可聞見南方水田泥巴的味道。龍山文化玉器主要出土自山東、山西、陝西、河南,玉料雖多為地方玉,但有的玉質接近新疆和田玉,坑口也相對較好,向玉表呵氣或將玉表搓熱多可聞見土味、墓葬味。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陝西神木石峁遺址出土良渚文化玉琮

(二)紋飾上的區別。飾刻神人獸面紋的良渚文化玉琮,紋飾再簡化也能明顯看出雕刻的是神人獸面紋,有眼睛有鼻子,鼻子有的簡化成凸起橫線,但其橫線明顯短一些;琮的稜部有凹凸感,代表五官側視的起伏,而龍山文化玉琮則不然。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反山出土良渚文化玉琮王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反山出土良渚文化玉琮

上圖這兩件反山出土的良渚文化玉琮,分層刻飾比較完整的神人獸面紋。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良渚文化玉琮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良渚文化玉琮

上圖這兩件良渚文化玉琮分節比較多,也是分層刻飾比較完整的神人獸面紋。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良渚文化玉琮

這件前文提到的中國國家博物館藏良渚文化玉琮,其神人獸面紋算是比較簡單的,也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出獸面紋的形象。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陝西延安蘆山峁遺址出土的玉琮

上圖這件陝西蘆山峁遺址出土的玉琮,兼具良渚文化與龍山文化的特點,可以說是與良渚文化玉琮最為接近的,其年代相對較晚,紋飾有良渚文化的特點,但橫刻陰線則明顯具有龍山文化玉器的特點,通常被認為龍山文化玉琮。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陝西延安蘆山峁遺址出土玉琮

上圖這件陝西延安蘆山峁遺址出土的龍山文化玉琮也具有這樣的特點。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龍山文化玉琮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山東五蓮出土龍山文化玉琮

前文提到的這兩件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和山東五蓮出土的龍山文化玉琮,雖然與良渚文化玉琮有相似之處,但仔細觀察紋飾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更多的龍山文化玉琮,則根本就不表現獸面紋的因素。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山西省襄汾陶寺遺址出土玉琮

上圖這件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玉琮,屬於龍山文化陶寺類型。

(三)審美風格上的區別。良渚文化玉琮尺寸有大有小,大的長達幾十釐米,寬、厚達十幾釐米,小的和一枚珠子差不多大,在主體線條挺拔的同時,紋飾線條更多地追求纖細、娟秀;玉琮分節多用密集平行細陰線、方格形細陰線、細的渦紋線分隔。龍山文化玉琮特別大的和特別小的都十分罕見,從造型到紋飾線條追求是的剛勁、簡約。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山東莒縣桑園出土龍山文化玉琮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舊金山亞洲藝術館藏陶寺類型龍山文化玉琮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廟底溝二期文化玉琮

廟底溝二期文化是從仰韶文化到龍山文化過渡階段的遺存,屬於中原地區龍山文化的早期。

龍山文化玉琮與良渚文化玉琮的幾點區別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玉琮

這件陶寺出土的玉琮年代為龍山晚期至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