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大數據」網絡不良信息與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研究報告

近年來,在我國,互聯網在未成年人中普及率較高,上網已經成為未成年人的重要生活方式。由於未成年人處於易接受新事物,創造力豐富的年齡段,也處在價值觀逐漸形成時期,自我控制和鑑別能力較弱,未成年人會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在網絡空間中,不良信息的泛濫對未成年人的成長髮展帶來很大傷害。為此,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開展了“網絡不良信息與未成年人保護”課題研究,調查分析了網絡不良信息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路徑、表現形式,基於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視角,探討加強網絡立法、完善網絡監管、加強社會化服務,幫助未成年人遠離網絡謠言、色情、恐怖暴力等不良信息,促進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未成年人的上網情況

1.在上網地點和方式方面,未成年人主要是在家中上網和通過手機上網,並因性別而有所差異

在所調查的未成年人中,78.5%的是在家中上網,61%的是通過手機上網,在網吧上網的僅有6.8%(見圖1)。而在所調查的未成年犯中,76.7%的是在網吧上網。

上網地點因性別不同而有所區別,男性未成年人在網吧上網的比例為11.9%,比女性未成年人在網吧上網的比例高出10個百分點;在未成年犯的調查中,男性未成年犯在網吧上網的比例為78.6%,比女性未成年犯在網吧上網的比例高出25個百分點。在手機上網方面,女性未成年人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63.3%,高出男性未成年人用手機上網的比例(58.8%);女性未成年犯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64.1%,高出男性未成年犯用手機上網的比例(50.6%)。由此可見,加強網吧管理,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對於預防男性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要意義;加強手機上網環境的淨化,對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2.在網絡工具方面,未成年人經常使用的主要是QQ、微信

在所調查的未成年人中,經常使用QQ的比例為88.4%,經常使用微信的比例為35.5%,經常使用微博的比例為20.6%,經常使用貼吧的比例為16.3%。

網絡工具的使用因性別而有所差異。女性未成年人經常使用微博、微信的比例為66.7%,比男性未成年人經常使用微博、微信的比例(45.8%)高出21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加強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監管對於促進未成年人尤其是女性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3.在上網行為方面,未成年人網絡行為的娛樂化趨勢明顯

調查發現,未成年人上網主要使用網絡聊天、影視、玩網絡遊戲等娛樂功能,具有泛娛樂化的趨勢。其中,在網上未成年人聽歌、看影視的佔77.7%,聊天的佔75.2%,玩網絡遊戲的佔44.4%。由於未成年人將網絡主要是作為娛樂消遣工具,就會導致未成年人一旦上網就不容易主動離開,沉迷於網絡遊戲、網絡不良信息等,不能自拔,遊離於社會正常生活學習,影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4.在上網時間方面,未成年人上網主要集中在週末、假期和晚上放學後

調查發現,未成年人的上網時間主要集中在放假或休息時間,其中,43.9%的未成年人是在週末上網,37.5%的是在放假期間,12.3%的是在晚上放學後。在上網頻率方面,19.9%的未成年人每天都上,61.2%的未成年犯在犯罪前每天都上網;在未成年人上網時間長短方面,每次上網時間超過1小時的佔41.9%,其中,超過3小時的佔15%,超過5小時的佔6.9%。與此相比較,未成年犯在犯罪前每次上網時間超過1小時的佔80.9%,其中,超過3小時的佔52.9%,超過5小時的佔35.6%。因此,為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父母在家庭電腦上要安裝上網時間控制軟件,控制未成年人的上網時間。

5.在家庭保護方面,多數父母對未成年人的上網行為有所限制

調查發現,父母對未成年人上網的限制主要是:禁止瀏覽網絡色情信息(42.4%)、禁止玩網絡暴力遊戲(41.3%)、在電腦上安裝綠色軟件防護(31.4%),但是,仍有27%的父母對未成年人上網沒有任何限制(見圖4)。在所調查的未成年犯中,42.7%的未成年犯在犯罪前父母對其上網沒有任何限制。

6.在學校保護方面,超過一半的老師講過如何應對網絡不良信息

在未成年人上網的學校保護方面,在學校的信息技術課上61.7%未成年人認為的教師講過如何應對網絡不良信息;72%的教師在課上講過如何應對網絡不良信息;在未成年犯的調查中,53.8%的未成年犯認為老師講過如何應對網絡信息。如何應對未成年人網絡信息的學校教育是增強未成年人甄別網絡信息好壞能力的重要渠道,雖然多數老師能對學生進行教育,但仍有較大的完善空間。

二、未成年人接觸網絡不良信息的狀況

網絡不良信息是網絡上非法傳播的危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的信息。調查發現,目前未成年人接觸的網絡不良信息主要包括網絡色情信息、網絡暴力信息、網絡虛假信息、價值觀扭曲信息和反科學信息。其中,網絡色情信息和網絡暴力信息是嚴重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不良信息。

1.未成年人接觸網絡色情信息的狀況

(1)在所調查的未成年人中,在最初接觸網絡色情信息的時間方面,主要是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其中,46.3%的是在初中階段,43.6%的是在小學階段。

(2)在接觸途徑方面,多數未成年人是被動接觸網絡色情信息,其中,瀏覽網頁時自動跳出的佔71.4%,通過垃圾短信提供的網址鏈接的佔19.3%,朋友(同學)通過手機發送的佔14.2%,通過搜索引擎主動搜索色情網站的僅佔5.9%。而未成年犯在犯罪前通過搜索引擎主動搜索色情網站的佔49.4%,由此可見,未成年人主動搜索網絡不良信息的危害性很大。

(3)在表現形式方面,未成年人接觸的網絡色情信息表現形式主要是圖片、視頻和遊戲。其中,圖片佔57.7%、視頻佔36.8%、遊戲佔27.1%、小說佔17.6%、短信佔14.3%、歌曲佔12.6%。

(4)在主觀感受方面,未成年人接觸網絡色情信息後主要感覺是厭惡。普通未成年人接觸網絡色情信息後的感受主要是厭惡(70.8%)、好奇(16%)、刺激(7.0%)。而未成年犯在犯罪前接觸網絡色情信息後的感受主要是好奇(63.9%)、刺激(46.2%)、厭惡(22.7%)。由此可見,網絡色情信息對未成年人犯罪動機的產生具有一定的原因力。

(5)在處置方式方面,普通未成年人接觸到網絡色情信息後的處理方式相對理性,關閉或刪除的佔78.6%、舉報的佔30.8%、自己看看而已的佔10.5%。與普通未成年人相比,未成年犯在犯罪前對網絡色情信息的模仿和轉發的比例較高,其中,模仿的佔19.9%,比普通未成年人高出18個百分點;轉發給朋友或同學的佔17.8%,比普通未成年人高出14個百分點。

2.未成年人接觸網絡暴力信息的狀況和特點

(1)在所調查的未成年人中,95.5%的接觸過網絡暴力信息。在最初接觸網絡暴力信息的時間方面,主要是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其中,49.3%的是在初中階段,42.6%的是在小學階段。

(2)在接觸途徑方面,多數未成年人是被動接觸網絡暴力信息,其中,瀏覽網頁時自動跳出的佔50.4%,無意間看到的佔45.6%,主動查找的佔4.0%。而未成年犯在犯罪前通過主動查找接觸網絡暴力信息的佔25.6%。由此可見,未成年人主動搜索網絡不良信息的危害性很大。

(3)在表現形式方面,未成年人接觸的網絡暴力信息表現形式主要是圖片、視頻和遊戲。其中,圖片佔54.5%、視頻佔47.9%、遊戲佔27.2%、影視佔27.2%。與普通未成年人相比,未成年犯在犯罪前接觸網絡暴力信息的形式主要是視頻(69%)、影視(47.8%)和遊戲(44.3%)。

(4)在主觀感受方面,未成年人接觸網絡暴力信息後主要感覺是厭惡。普通未成年人接觸網絡色情信息後的感受主要是厭惡(68.2%)、害怕(33.5%)、痛快(5.9%)、興奮(7.0%)。而未成年犯在犯罪前接觸網絡暴力信息後的感受主要是興奮(50.2%)、痛快(46.3%)、厭惡(23.9%)、害怕(15.7%)。由此可見,網絡暴力信息對未成年人犯罪動機的產生具有一定的原因力。

(5)在處置方式方面,普通未成年人接觸到網絡色情信息後的處理方式相對理性,關閉或刪除的佔80.3%、舉報的佔26.4%、自己看看而已的佔15.7%。與普通未成年人相比,未成年犯在犯罪前對網絡暴力信息的模仿和轉發的比例較高,其中,模仿的佔21.7%,比普通未成年人高出近20個百分點;轉發給朋友或同學的佔21.5%,比普通未成年人高出17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網絡暴力信息對未成年人犯罪行為模式具有一定的原因力。

三、未成年人接觸網絡不良信息的途徑

調查發現,未成年人接觸網絡不良信息主要是通過不良網站、網絡遊戲、網絡聊天、網上論壇、網頁搜索、新媒體(微博、微信)。

1.針對普通未成年人的調查發現,普通未成年人接觸網絡不良信息的途徑主要是:不良網站(90.6%)、網絡遊戲(53.4%)、網絡聊天(42%)、網上論壇(37.7%)、新媒體(33.9%)、網頁搜索(30.8%)。針對未成年犯的調查發現,未成年犯在犯罪前接觸網絡不良信息的途徑主要是:不良網站(78.9%)、網絡遊戲(45.7%)、網絡聊天(43.3%)、網上論壇(37.7%)、新媒體(23.7%)、網頁搜索(22.3%)。

2.針對未成年人父母的調查發現,未成年人父母認為未成年人接觸網絡不良信息的途徑主要是不良網站(92.5%)、網絡遊戲(56.5%)、網絡聊天(45.1%)、網上論壇(28.2%)、新媒體(25.3%)、網頁搜索(18.9%)。

3.針對中小教師的調查發現,中小學教師認為未成年人接觸網絡不良信息的途徑主要是不良網站(95.2%)、網絡遊戲(70.1%)、網絡聊天(56.1%)、網上論壇(33.2%)、新媒體(19.7%)、網頁搜索(14.6%)。

四、網絡不良信息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影響和危害

1.網絡不良信息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影響程度

在被調查的未成年人父母中,83.1%的認為網絡不良信息對未成年人影響很大,其中對未成年人影響較大的網絡不良信息主要是淫穢色情信息(90.1%)、暴力恐怖信息(78.8%)和價值觀扭曲信息(76.1%)。在被調查的中小學教師中,87.9%的認為網絡不良信息對未成年人影響很大,其中對未成年人影響較大的網絡不良信息主要是淫穢色情信息(94.9%)、暴力恐怖信息(87.9%)和價值觀扭曲信息(71.8%)。

2.網絡不良信息對未成年人的危害

(1)網絡不良信息影響未成年人的社會化

第一,網絡不良信息影響未成年人的學習。網絡不良信息中傳播的刺激、興奮等信息會激發未成年人的好奇心理和嘗試心理,耗費未成年人的精力,從而影響未成年人的學習時間和興趣。調查發現,78.6%的未成年人認為網絡不良信息會使未成年人對學習失去興趣;81.4%的未成年人父母認為網絡不良信息會影響未成年人的學習;83.7%的中小學教師認為網絡不良信息會使未成年人失去學習的興趣。

第二,網絡不良信息影響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質。網絡不良信息傳播的是扭曲的價值觀念,影響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使未成年人缺少社會責任感。調查發現,75.1%的未成年人認為網絡不良信息會影響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質,55.7%的認為網絡不良信息會使未成年人缺少社會責任感;73.6%的未成年人父母認為網絡不良信息會影響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質,54.5%的認為網絡不良信息會使未成年人缺少社會責任感;84%的中小學教師認為網絡不良信息會影響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質,60.1%的認為網絡不良信息會使未成年人缺少社會責任感。

第三,網絡不良信息影響未成年人的正常社會交往。網絡不良信息容易使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影響與家人(朋友)溝通交流,影響正常的社會交往。調查發現,81.8%的未成年人認為網絡不良信息會使未成年人沉迷網絡而影響未成年人與家人(朋友)的溝通交流;78.3%的未成年人父母認為網絡不良信息會使未成年人沉迷網絡而影響未成年人與家人(朋友)的溝通交流;87.1%的中小學教師認為網絡不良信息會使未成年人沉迷網絡而影響未成年人與家人(朋友)的溝通交流。

(2)網絡不良信息容易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網絡不良信息所傳播的扭曲的價值觀念、偏差的行為模式會影響未成年人的價值判斷標準,誘發違法犯罪心理,導致未成年人出現不良行為和犯罪行為。在所調查的未成年犯中,41.1%的未成年犯認為自己犯罪是受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其中,受網絡暴力恐怖信息影響的佔65.5%,受網絡色情影響的佔56.4%,受網絡虛假信息影響的佔24.9%,受價值觀扭曲信息影響的佔20%。個案訪談也證實了這一點。

五、網絡不良信息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原因

網絡不良信息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網絡立法不足和政府監管不到位是網絡不良信息傳播的主要原因

由於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立法不足、政府對網絡的監管不到位尤其是對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監管不足、網站受利益驅使等原因,網絡空間中存在著大量的網絡不良信息。調查發現,未成年人父母和中小學教師都認為網絡不良信息傳播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政府對網絡的監管不到位、缺乏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律、網站為了賺錢和未成年人的好奇心理。在政府監管方面,82.5%的中小學教師和67.5%的未成年人父母認為政府對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監管不足是網絡不良信息傳播的重要原因。在網絡立法方面,缺乏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專門法律。

2.未成年人對網絡不良信息危害的認知誤區、判斷標準偏差是網絡不良信息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原因

(1)未成年人對網絡不良信息危害的認知存有誤區。調查發現,6.5%的未成年人和36.3%的未成年犯認為觀看色情視頻可以更好地瞭解性知識;7.9%的未成年人和29.1%的未成年犯認為觀看網絡暴力視頻可以緩解壓力;7.1%的未成年人和21.2%的未成年犯認為一對一的網絡視頻脫衣聊天不是色情行為;7.5%的未成年人和23.4%的未成年犯認為在網絡上可以散佈謠言。

(2)未成年人對網絡不良信息的判斷標準不科學。調查發現,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犯判斷網絡不良信息的標準不科學,致使未成年人甄別網絡不良信息的能力不足。調查數據顯示,2.2%的未成年人和12.4%的未成年犯認為網絡上的信息都是真實、好的;12.5%的未成年人和23.4%的未成年犯不知道如何辨別網絡信息的真假、好壞;43.7%的未成年人和52.5%的未成年犯是憑直覺判斷網絡信息的真假、好壞。

六、淨化網絡空間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的對策建議

在信息化社會時代,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需要明朗的網絡空間,需要減少和消除網絡不良信息。在我國,網絡不良信息的治理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需要多部門合作,綜合施策。具體地說,包括以下措施:

1.完善網絡立法,制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專門法律

在法治社會,制定未成年人網絡空間保護的專門法律,明確規定網絡不良信息的內容和法律責任,在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與尊重成年人權利之間作出恰當的制度安排,有利於促進依法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調查數據顯示,76.6%的未成年人、90.4%的未成年人父母和91.9%的中小學教師認為應制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專門法律。

2.強化政府監管,預防和減少網絡不良信息的傳播

政府要加強網絡監管,施行網絡實名制、網絡信息分級制度,從源頭預防和減少網絡不良信息;支持研製網絡不良信息過濾技術,並在計算機上按照不良信息過濾軟件,阻斷網絡不良信息向未成年人傳播的路徑;強化對職能手機上網的監管和對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內容監管,防止網絡不良信息通過手機上網傳播;加強對網吧的管理和監督,切實做到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加強互聯網服務企業的行業自律和管理,避免互聯網企業為了追逐利益而傳播網絡不良信息。通過上述監管措施,將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儘可能地降到最低。

3.加強教育服務,引導未成年人理性文明上網

(1)加強家庭監管和教育引導。家長要加強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在家中上網的電腦上安裝網絡不良信息過濾軟件,與未成年子女溝通交流,協商約定未成年子女上網尤其是關於手機上網的時間和內容,教育引導未成年人理性文明上網。

(2)加強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甄別網絡不良信息的能力。在學校信息技術課上,45%的老師沒有講過如何應對網絡不良信息。因此,在學校的信息技術課上,要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注重提高未成年人甄別網絡不良信息的知識和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