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農村老人說:姐死門檻斷,哥走侄不親,隔代以後真的沒有真親戚?

三農: 農村老人說:姐死門檻斷,哥走侄不親,是不是隔代以後就沒有真親戚

在農村長大,總能聽到很多的俗語, 都是咱老祖宗口口相傳下來的,也是他們生活人生經驗的總結。

像“富不過三代”這類的話,可以警醒世人,有錢也要注重兒孫的培養,不然就只能得敗家的兒孫。

但是還有一些老話,真的是太現實了,像“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認不到”、“姑走了,舅去了,剩下老表不來了”。

農村老人說:姐死門檻斷,哥走侄不親,隔代以後真的沒有真親戚?

在咱農民口中,有一句話常話,說姐死門檻斷,哥走嫂(侄)不親。意思是,姐姐去世以後,過去經常和姐姐走竄,現在也不會走的太頻繁了。哥哥走了以後,侄子家裡也去的少了。

其實,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大城市,我們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好像越來越淡了。在我們的父輩,或者是近一點的七八時代生人,他們之間的兄弟姐妹情都是很濃厚的。

每逢過年過節,都會來來往往,用傳統禮儀的方式來維繫彼此之間的親情。

現在,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很多人都到城裡裡打工發展,農村裡辦個紅白喜事,不再像過去那樣親人之間互相幫忙,而是給人承包了,親戚鄰里之間的互動也越來越少,門戶是獨立了,但人情卻單薄了,甚至只能用錢來說話了。

農村老人說:姐死門檻斷,哥走侄不親,隔代以後真的沒有真親戚?

對此有人說

親不親,斷不斷,還是要看一個家庭的親情關係,我哥哥不在了,我和弟弟對待侄女更好了,在我們眼裡,她是哥哥生命的延續,她過的好,過的幸福,是我們對哥哥最好的懷念,我總是想,以後見到哥哥,能夠真正的問心無愧!

也有人這樣說

真是這樣,老爸死時我才高中,讀大學一直沒有親戚幫我,現在終於靠自己熬出頭了,我也去其他城市過日子,再也沒理爸爸家的親戚!

農村老人說:姐死門檻斷,哥走侄不親,隔代以後真的沒有真親戚?

是不是隻要隔代的親戚就不親了?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