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避免守寡式婚姻,先不做迎合型女人

避免守寡式婚姻,先不做迎合型女人

如果我不是一名情感諮詢師,也許我會像大多數人一樣,跟大多數女性一樣譴責婚姻中的男方。但長期的諮詢經驗讓我明白,一段關係的形成是兩個人長期互動的結果。

避免守寡式婚姻,先不做迎合型女人

造就守寡式婚姻的一方,讓我想到了一個詞——迎合型女人。以下是迎合型女人的主要特徵:

1. 自我價值感低,總是一邊做事一邊抱怨。

2. 別人提的要求,即使心裡不樂意,也會去做。

3. 用討好和過度付出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一致性不夠。心裡想的是"我都幫你做了這麼多,為什麼你還不來幫幫我。" 期待對方像自己對對方一樣的對自己好,行動上卻很少跟對方表達,也從不對男生提要求。

Ps:迎合型女人常掛在嘴邊的話:"你這個做不好,我來做。"(配上指責,埋怨的語氣,畫面感更強。)

迎合型女人其主要目的是激發對方的感激,從而獲得認可,但長期以往,容易把男人退化成不負責任的"小男孩",什麼都不管不問。

迎合型的女人如何改變?

避免守寡式婚姻,先不做迎合型女人

第一,看到自己的價值女生想要贏得男生的重視,唯一的方式就是通過提升自我價值,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沒有哪個男生會愛上嘮叨不斷的"媽式女友"和事無鉅細照顧的"保姆式女友",過度付出只會讓男生越離越遠。

試著想一想,男生什麼時候對你最好?不就是在他追你,而你什麼都沒有付出的時候嗎?所以,不要害怕不付出會失去一段感情。相反,明確自己的價值,不過度付出的女生,男生更會珍惜。

第二,付出要心甘情願記住,你可以對男生好,前提是你的付出是心甘情願且別無所求的。比如,你送對方一臺蘋果手機,內心不能要求對方也送你一份價值相等的禮物。如果你的付出有期待,那代表你的付出不是心甘情願的。

非心甘情願的付出,最終只會破壞這段關係。因為一個不是心甘情願付出的人,對對方的抱怨會多很多。

劃重點:只有心甘情願的付出,才是付出的正確打開方式。

避免守寡式婚姻,先不做迎合型女人

第三,付出應該建立在關係的基礎上,而非身份這句話怎麼理解?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小琴跟阿明確定了戀愛關係。於是,小琴認為男朋友就該每天接她上下班,難過了要安慰她,摔傷了要揹她回家。很顯然,小琴之所以對阿明提出這樣的要求,理由就是男朋友的身份。但是,誰規定男朋友就該為女朋友做這些? 只有兩個人的關係到達了那一步,對方才願意為你付出,比如:你讓我信任,我願意把錢給你。跟你在一起我很開心,我願意跟你多待一會兒。所以,付出的基礎不是身份,而是關係發展到哪個階段。

第四,保持界限感 生活中經常能看到這種現象:女生為男生付出許多,結果男生"狼心狗肺"地劈腿了。

誘因通常是:女生過度付出,破壞了界限感。男追女階段的付出標準:以男生對女生好的方式去付出,比如:男生送你一塊手錶,女生可以送比手錶價值稍低一點的禮物。

忌:千萬不要在男生什麼都沒做的情況下就對他很好,這隻會讓男生覺得你不值錢,更吝嗇自己的付出。

避免守寡式婚姻,先不做迎合型女人

男女相處階段的付出標準:以雙方提前約定好應承擔的責任去付出。比如,你們約定好自己的襪子自己洗。當你看到對方的襪子髒了,不要洗,要守住自己的底線,哪讓它發黴發臭。當然,你也可以提醒他洗,如果對方要求你幫他洗,你可以選擇幫或不幫。

總之,保持界限感,不要過度付出,男人會變得越來越有責任,也更願對你付出。

第五,不帶"對錯"去看待關係中所呈現的問題尤其是女生,千萬不要認為做家務比正職工作低一等。把家比作一家公司,無論是在外工作,還是在家負責後勤都只是分工不一樣而已,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如果不認同,不妨看看離婚法。離婚之後,在雙方無過錯的情況下,財產各一半。換言之,他在外面賺錢和你在家掃掃地敷敷面膜所賺到的錢是一樣的。

避免守寡式婚姻,先不做迎合型女人

法國古典作家拉羅什弗科說,自愛比世上最精明的人還要精明。是啊 ,自愛的人懂得適度付出,更懂得男女之間相處的哲學。而把日子過成了"洗衣做飯都是自己一個人,有他沒他還有什麼區別"的女人,恰恰是過度付出造成的。想要獲得男人的疼愛和關注,女人懂得適度付出很很很很很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