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2018年高考前一个月!家长应做什么?哪些不该做?一定要搞清楚!

临近高考,高考生已经进去紧张的学习状态,这时候的家长也是十分的紧张、焦虑、不知所措。目前,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作为高中家长要做哪些准备呢?还有哪些事情尽量不要做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家长这一年需要做的准备清单,以及考前一个月尽量不要做的事情清单,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并转载给需要的考生家长。

2018年高考前一个月!家长应做什么?哪些不该做?一定要搞清楚!

高三家长需要做的准备清单

服务准备,及时打印资料、记录重要信息

最好家里要配置一台电脑、打印机,可以方便孩子及时查找打印各种复习资料。网络也不要断掉,一方面方便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孩子查找资料。自主招生的报名、通知及结果查询,高考报名和交费、外语口试通知、成绩单打印、体检通知单、填报志愿、高招信息、高考成绩查询、录取结果查询等等,这些都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另外要经常收藏一些主要的网站。

在电脑里建立专用的文件目录、把一些重要的信息保存在你的电脑专门的记录文件夹里。特别提醒的是,这一年有很多号码要记住:会考号、考生学籍号、高考报名号及密码、身份证号、考生号、准考证号等。还有你注册的一些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都要牢记。最好记在固定的电脑文件里或笔记本上。

最好指定一名家长负责孩子的高考事务,包括参加家长会、咨询会、报告会等,建议使用专用的记录本,记录各种会议的情况。

这一年家长会比较多,学校会经常召开家长会通报学校和孩子的情况,通报一些高招方面的信息。为方便参加各种会议,可准备一个卡片式的照相机和录音笔。现在很多会议都是用PPT进行演视的,有些会议是用展板,这些信息记录起来比较麻烦,时间也紧,不如用相机拍下来回家慢慢整理消化,这些资料也可以保留。

志愿准备,根据孩子模考情况制定目标学校及专业

志愿准备是家长高考之年各项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要在对孩子有充分明确的定位后才能做。在一模前,不要急于定位,要多观察多分析多了解。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收集上届的录取分数分布统计那本书,俗你“大厚本”,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一模前,对于一些具体的数据不要过于追究其准确性,只知道个大概即可。一模后,根据孩子的一模测试情况及以后可能发展的潜力准备志愿方案,并了解目标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备专业的录取大概分数位置。一模后,备高校都会开展一些咨询活动或高校开放日,要有目标性有针对性地参加高校的开放日及咨询活动。参加前要认真准备你想要解决的问题和疑虑,并且一定要得到答案。通过学校咨询和了解,要给孩子在学校和专业上做明确的定位,确定目标学校,咨询具体的招生信息,录取规则以及学佼招生章程。细读其规则,发现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与目标学校招办联系,把所有的疑虑都解开,做到心中有数。

二模后,根据孩子的情况,对目标学校和专业进行适当调整,及时补充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制定明确的填报志愿方案。等到填报志愿时,再与孩子商量志愿方案,进行志愿填报。大家要注意的是没有所谓最好的学校和专业,只有是否适合自己且能够达到要求的学校和专业。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才是最好的。

做好后勤工作,保证孩子营养

高三这一年,生活上家长最能发挥优势。保证孩子的营养饭菜可口,营养跟的上,孩子身体健康、心情舒畅,记忆力也能提高。尤其在用脑过度的情况下,一定要加强营养。

考前及考试期间,家长要为孩子积极准备各项考务服务,包括考场考点,用车用餐,交通路线安排等。同时要注意安抚孩子,做好孩子心理辅导。既要重视,又不能过于紧张。考后出成绩是最紧张的时候,有可能好,也有可能坏。要做到鼓励和安慰并举。

在录取过程中,要做好备批次征集志愿补录准备,及时了解实录信息和补录信息。录取结果和录取通知书是孩子期盼的,也是家长所期待的。不管拿到哪个学校和专业的自招资格,都要为孩子感到高兴,都要进行庆祝。

尽量不要做的事情清单

不要总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情况

这段时间孩子的压力比你更大,他知道自己的状况。但我要说的是,关心成绩原则上是没错的,但你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吗?你有能力在这段时间提高孩子的成绩吗?因为你每问一次,就是在揭一次孩子的伤疤。

高考前这一个多月,对孩子的关心也要和平常一样,顺其自然

越临近高考,家长对孩子会越来越关心,你要知道,对孩子超越平时的特别关心,其实是在增加负担。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高考前的孩子,大多都会因为高考的压力以及每天做太多的卷子而感到心力交瘁。有合适的时机,家长应该和孩子正面交流,缓解一下孩子的焦虑情绪。

别把自己的焦虑和绝望,写在脸上

情绪是会感染的,尤其在孩子面前,在高考前的这个关键时期,哪怕你对孩子不说一句话,但你内心的紧张和焦虑,已经传递给了你的孩子!

不要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对比

作为家长,回想一下你小时候最反感也是你的父母老拿自己和别人家孩子做对比吧!初心是好的,但现在给孩子一个榜样,是不是有点晚了? 

据我国心理协会调查统计,93.32%的考生在中高考前一个月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反应,97.91%的考生在考场上都会出现焦虑抑郁。高考是孩子人生重要的转折,千万不能因为孩子懂事的一句“我不紧张”就放松警惕,起码我们家长要做到不给孩子增加压力。

对孩子学习的事做一个“甩手掌柜”

不要干涉太多,不要打乱孩子的学习计划,把学习的安排交给孩子自己和学校,家长只需要做好后勤服务就好。

考前这一个月,暂时不要和孩子谈论高考志愿填报的问题

作为家长,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况且分数还没出来,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先稳定孩子的情绪,正常高考,志愿填报是下一步的事。

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行,而且一定能行

孩子永远都是自家的好!人比人活不成,各人有各自的特点。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凌驾给孩子之上,孩子能快乐自由健康的成长,就是对我们每个家长的最好回报。

前面所说的“该做与不该做”归根到底就是一条——为孩子减压!对于高考考生来说,来自学校、老师、社会、亲戚朋友及自身的压力就己经过大了,这时家长应该为孩子的压力做减法才是聪明之举哦!

(中国教育在线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