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漢國的皇帝不姓劉——十六國中第一個建立的國家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歷史上的蜀地,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文化,曾經建立起了多個國家,雖然都是偏安一隅,但是卻也給歷史增添了一抹不一樣的色彩。今天要說的是在蜀漢滅亡之後,又一個在蜀地建立的國家,中國歷史一段大混亂時期——十六國中第一個政權:成漢。

漢國的皇帝不姓劉——十六國中第一個建立的國家

成漢勢力圖

公元280年,晉朝滅東吳,完成統一,後面的劇情用套話說就是由於注重士大夫利益,驕奢淫逸之風盛行;晉朝第二個皇帝司馬衷是個白痴,大權掌握在皇后賈南風之手;加之對待周邊遊牧民族的政策有問題,五胡內遷等原因,最終導致了“八王之亂”。但是成漢的建立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元康)八年,……,秋,九月,荊、豫、徐、揚、冀五州大水。——《資治通鑑》

自元康元年以來,饑荒、大水、疫病頻發,在元康八年的這次關中饑荒中,略陽、天水等六郡的流民進入漢川的有數萬家。在這些流民中,有這樣一族人,一路上有生病或者疲乏的人,都得到了他們的照顧,因此他們甚得民心,這群人便是李特兄弟。在張魯佔據漢中的時候,他們的祖父便從巴西宕渠前往依附,曹操攻克漢中的時候,又將李氏一族遷到略陽,拜為將軍,號“巴氐”。

等到了漢中,流民們希望能到巴蜀寄食,朝廷不準,並且排了侍御史李苾慰勞並且監察,李苾收了流民的賄賂,便上書替流民說話,說漢中一個地方養不活這些流民,蜀地有糧倉,可以讓他們去。因此不可禁止的,這些流民就分散到了蜀中各地。在李特進入到劍閣的時候,就感嘆到:“劉禪有如此地,面縛於人,豈非庸才邪!”,可見當時的李特就已經擁有了鴻鵠之志。

漢國的皇帝不姓劉——十六國中第一個建立的國家

劉禪影視形象

這時候的益州刺史是賈南風的姻親趙廞(xīn),看到晉室衰落,想佔據蜀地,所以開倉賑濟流民,以收民心,同時看中了李特兄弟的才幹,非常厚待他們。永康元年,朝廷以成都內史耿滕為益州刺史,趙廞煽動流民,擊殺了耿滕,後自稱大都督、大將軍、益州牧。李特的三弟李庠由於驍勇得人心,趙廞非常忌恨,就找了個藉口殺了他。趙廞是個庸才,殺了李庠卻依然重用李特兄弟,恰好這時趙廞內部自相殘殺,李特順勢攻進成都,趙廞逃走卻終被手下人所殺。朝廷便又任命羅尚為益州刺史,羅尚要遣返進入蜀地的流民,李特數次請求暫緩施行,矛盾不可避免的爆發了,李特以流民為基礎的軍隊擊敗了羅尚,與蜀民約法三章,大得民心。然而數次擊敗羅尚,讓李特變得膨脹起來,羅尚得到援軍進行反擊,李特在亂軍中被殺。李特的四弟李流心生恐懼,想投降朝廷,但李特第三子李雄卻私下號召流民繼續反抗,一舉擊敗了援軍。李流十分慚愧,認為李雄非常有才幹,把軍中事情都交付給了李雄,李流死後,眾人推舉李雄為大都督、大將軍、益州牧,後來李雄徹底擊敗羅尚,進入成都,在304年,即成都王位,改元建興,廢除晉朝法律,與民約法七章。306年,李雄即皇帝位,改元晏平,國號大成,成為了十六國中第一個稱帝的人。

漢國的皇帝不姓劉——十六國中第一個建立的國家

李雄

成漢同樣逃脫不了中國曆代封建國家的命運,李雄之後的繼任者上演著自相殘殺、驕奢淫逸的劇情。336年,李壽殺李期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漢”,這就是後來稱其政權為“成漢”的原因。347年,此時的“晉朝”已經偏安東南,恆溫率軍攻擊成漢,文帝李勢投降,成漢遂亡,總計立國45年,同年,成漢丞相範長生之子範賁被推舉為帝,繼續延續成漢政權,兩年後,範賁被殺,益州終被平定,這都是後話了。

漢國的皇帝不姓劉——十六國中第一個建立的國家

桓溫

漢國的皇帝不姓劉——十六國中第一個建立的國家

成漢世系圖

“劉禪有如此地,面縛於人,豈非庸才邪!”,不知道當初李特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自己的後代卻成為了自己口中的庸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