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南北面点的差异有哪些?

huangrushiyi


南北饮食差异自古就有,晋代的《博物志》已写到:“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 如果说在面点制作上,那无论是选料、口味,还是制法、风格,都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自然环境导致的南米北面主食差异。虽然南方爱吃面,北方吃大米的地区和人群不少,但从大范围概率看还是这样的。北方面食种类和制作水平肯定比南方好,这点大部分人应该是赞同的,在晋陕地区吃过面条后,回到南方很难找到可以媲美的,再说家常做面条,北方很多家庭都会做,而且很麻利,在这边包个水饺都是买现成的皮儿,更不要说擀面,估计擀面杖常年看不见。糕点类型上也是,北方的大馒头、花卷儿、各种大饼,南方是汤圆、年糕、拉糕等米做的。

社会环境导致的南细北粗。在北方与吃有关的常用“大”字,大葱、大酱、大饼、大白菜、大碗吃喝,南方是小馒头、小烧饼、小白菜、小笼包……也是有趣。玉米饼、窝窝头、棒子面、面疙瘩等制作烹饪上,展现的也是粗、硬、实在,南方则是柔、暄(松散、松软之意)。深有感触的还有餐馆的菜量,人家开玩笑说同样一盘菜哈尔滨能是南方的三倍以上。

还有南甜北咸。北方师傅做花卷喜欢加点盐,南方师傅做馒头喜欢在面团加点糖,北方肉包子、水饺馅儿以咸味为主,南方做馅儿喜欢用糖来吊鲜增味。可能在炒菜的口味上这种差异更明显,记得有个作家在谈到无锡人喜甜的时候,写到: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肉馅儿也放糖,没法吃!

其实少数民族南北在点心上也有个明显差异,不知道大家感觉没有?就是以奶制品为主的民族和以稻米为主的民族。北方,内蒙、青海、新疆、宁夏,喝的是奶茶、奶酒,吃的是奶片儿、奶饼,南方如云贵地区,逢年过节以糯米舂粉,制作年糕、糍粑、粘米糕,还有各式的糯米饭。


GSN


亚洲食学论坛


而今当下南北面点已然大同小异。所谓南甜北咸西酸东淡,大都上辈子人的唠嗑回忆。试想,还有哪家面摊老板无视“众口调和最大化”?早年去苏州,偏爱观前街的头浇面;再说西北的泡馍、拉面,乃至东北的水饺、冷面,惟有五花八门风情,惟有三教九流习俗,品尝到的何止地大物博中华百味,个中更有浩瀚乡土无尽情怀。精明老食客,话中多哲理:家乡的面点未必最香,妈妈的味道却是最美。那日打工路过五角场,居然发现了三国荆州特产锅盔。价格不菲,尚未腹鸣,却也咬牙跺脚买了一枚。俺钟情于三国英雄好汉,咬一口喷香清脆锅盔,你猜咋滴,眼泪叭叭往下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