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曾國藩30歲前一無是處,高僧傳授四字訣,從此平步青雲

曾國藩,晚清第一名臣,被譽為中國近代唯一完人,實現了中國傳統文人最高成就——“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他的為人處世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連毛主席都對他讚譽有加:“獨服曾文正!”

曾國藩身居高位數十年,位極人臣,朝野上下無不敬佩。但他的經歷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在初入官場時,常常因自己的性格感到自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曾國藩30歲前一無是處,高僧傳授四字訣,從此平步青雲

曾國藩30歲前一無是處,高僧傳授四字訣,從此平步青雲

曾國藩出仕翰林院時已經30歲,在當時來說年紀不小。他出身不高,來自湖南的小鄉村,骨子裡常有自卑感。加上他身上患有癬疾,經常渾身發癢,一抓身上的皮屑嘩嘩的往下掉。甚至天氣熱的時候,身上還有一股怪味,因此不敢靠近別人。加上他平時性格木訥,不善言辭,因此在同僚眼中,曾國藩是個傲慢的後輩,因此經常排擠他。

同僚認為他恃才傲物,在上司面前參了他一本,於是他被命令賦閒在家。曾國藩認為造成如今的處境,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己的氣場不夠強大,因此總是受到同僚的排斥。

曾國藩30歲前一無是處,高僧傳授四字訣,從此平步青雲

曾國藩30歲前一無是處,高僧傳授四字訣,從此平步青雲

有天,無所事事的他去了寺廟,請教高僧如何提升自己的氣場。大師不說話,在紙上寫了四個字——神、敢、怨、傲。

曾國藩十分不解,這四個字和提升氣場有什麼關係?大師解釋道:“人的氣場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後天的修養提升,做到這四個字,你的氣場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上升一個層次。”究竟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聽聽大師如何解釋。

曾國藩30歲前一無是處,高僧傳授四字訣,從此平步青雲

曾國藩30歲前一無是處,高僧傳授四字訣,從此平步青雲

第一要有神。無論工作如何繁重,在人前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讓別人感受到你精神飽滿的狀態,讓別人覺得你是個精力充沛、做事認真的人。

第二要敢為。大丈夫做事有擔當,不推脫,別人才會認為你是有責任心的人。一件事所有人都猶豫不決,你自告奮勇承擔下來,自然能在別人面前贏得威望。

曾國藩30歲前一無是處,高僧傳授四字訣,從此平步青雲

曾國藩30歲前一無是處,高僧傳授四字訣,從此平步青雲

第三不要怨。遇到困難,想辦法解決而不是怨天尤人。抱怨是懦夫的行為,只會讓別人看不起,真正成大事的人,與其花時間抱怨,不如想辦法解決問題。

第四不要傲。心高氣傲目中無人,會讓人覺得你難以相處,進而對你疏遠,慢慢會被孤立。保持謙遜的胸懷,才能發現他人的長處,博取眾人之長,成就自己,才是智者所為。

曾國藩聽了大師的建議,回家後認真反省,痛下決心改正缺點。果然在四字訣的幫助下,他的修為日新月異,每天都有新面目。從此仕途平步青雲,成為一代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