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獨領風騷閻先公

聞說閻先公先生要出版捐贈畫集,甚為欣慰。閻先生把幾十年的心血之作,455件作品無償捐獻給政府,是次義舉,值得慶賀!

當今,在別人一切都向錢看的時候,視自己作品如寶貝,他卻做出了驚人之舉,義無反顧的把目光焦聚在家鄉的陶瓷發展,併為之做些貢獻,這是一種重拾青史的舉措,叫人們要為之點贊,喝聲好。我和先公都屬創作型的畫家,對他的藝術人品十分欣賞尊重,對他的經歷也略知一二。

當今,齊國大地畫家如雲,各種學派,院校高才生盤據畫壇,鮮有自學者出人頭第,然而閻先公先生卻是另類,那是因閻先生有他的獨具的魅力。對文化藝術的偏愛與生俱來,是一種天分。作為農村的孩子,小學時別人都在課餘頑皮,他仍俯首與課桌畫畫。在家務農,他仍沒放下畫筆,從生產隊會計到生產隊長,他都沒放棄報考科班藝術學校,但種種原因使他三次與學府失之交臂。不得不走自學之路,1968年,因繪畫的影響。而被區裡調到文化館,當了館長,又幹上區美協主席,他是一路畫來。八十年代他就大手筆畫大型壁畫,幾十年的積蘊造就閻先生成為一位獨具風騷的畫家。

繪畫雕刻,從來只有兩種手法,一種是再現手法,一種是表現手法。閻先生用的是表現手法。而美的形式也有兩種。一種是典型的美,另一種是浪漫的美。典型的美是沒有個性的,而浪漫的美是有個性的美。閻先生的作品形式是浪漫的美,是有個性的美。閻先生的作品有一種別開生面的形象,讀者可以從他六,七十年代所畫的素描速寫中看到,閻先生再現手法所表現的典型性的美是如何精華,而他為使作品生動而創造的形象是如何的活潑,自然。也有人認為,他所創作的形象,因作品的內容而有寫實和變形,孰孬孰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來美學現象眾口不一,閻先生仍然走自己的路。孔子說:“學然後知不足”,閻先生七十多歲仍孜孜不倦的翻閱典籍和作畫,為此,再為閻先生點贊,喝一聲好。

文/李克昌 (中國亞太工藝美術大師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旅澳著名畫家)

獨領風騷閻先公

獨領風騷閻先公

獨領風騷閻先公

獨領風騷閻先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