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譚雅玲:歐元未來悲觀偏多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12日電 題:《譚雅玲:歐元未來悲觀偏多》

作者譚雅玲(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中新經緯特約專家。)

近期金融市場中美元升值表現搶眼,而美元升值的實質則是歐元的貶值,美元指數要素中歐元佔比在一半之多。市場對歐元未來走勢的預期呈現兩極分化,歐元問題究竟在哪?未來前景如何?這值得深入討論。

歐元區經濟增長放緩影響歐元走勢

歐債危機後,歐元表現有驚無險。歐元兌美元匯率自2016年12月19日的低點1.0391美元逐漸升至2018年2月16日的高點1.2556美元,升值20.8%。而歐元則從2月16日高點1.2556美元下跌到2018年6月1日的1.1509美元,貶值8.3%。歐元走勢起起落落充滿不確定性。

從歐元區經濟走勢來看,儘管歐元區經過了一段經濟復甦,但長期來看歐元區主要國家的經濟競爭力比較薄弱,且歐元區各國經濟發展不同步、分化嚴重,或影響到歐元穩定。歐元區中兩個最大經濟體德國與法國的經濟增長均有所放緩,其中德國經濟從穩健漸入波動期,商業活動放緩至一年半以來新低。數據顯示,歐元區5月Markit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跌至53.8,預期和前值均為53.9。歐元區5月製造業PMI初值為18月以來新低,預示歐元區經濟疲軟勢態料漫延至第二季度。

目前整個歐元區增長指標已經退步至去年之下,5月初公佈的歐元區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初值同比增長2.5%,這是2016年第二季度以來最低水平。歐洲央行最新的會議紀要顯示,歐元區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已經上升,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在歐洲市場大幅震盪之際,儘管德國總理默克爾表態部分同意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改革提議,但德法兩國分歧在短時間內很難彌合,除非雙方做出更大讓步和妥協,歐元區改革前景不容樂觀。歐元走勢與歐元區經濟運行、合作機制密切相關,從經濟角度看目前歐元悲觀偏多。

 歐元區各國分化打擊歐元穩定性

英國退歐對歐元區合作形成巨大震動。英國不加入歐元區與退出歐盟對歐元打擊較大,示範性十分明顯。歐洲大陸合作基於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四國的核心作用,然而,德國一直有退出歐元區訴求、法國也開始尋求退出歐元區、意大利則明顯主張退出歐元區,歐元貨幣合作艱難,進而歐元解體風險隨時將會出現。

近期作為歐元區第三和第四大經濟體的意大利和西班牙接連發生政治動盪,這讓歐元深受重創。一方面是意大利基於經濟下滑局面而使其脫離歐元主張上升。意大利經濟並沒有受益於歐元,反之這種貨幣合作模式嚴重打擊意大利特有的經濟競爭力,意大利受匯率高企的打擊較為明顯。作為國際名牌產品集聚區,意大利出口因歐元升值所受打擊不言而喻,這直接打壓意大利經濟優勢和發展基礎。作為歐盟和歐元區的創建國之一,意大利多年以來面臨著經濟增長停滯以及缺乏改革措施的問題。意大利的經濟結構長期以來未從根本上進行調整,導致國際競爭力持續下降,國內收入不均,中下階層大量破產。根據貝倫貝格銀行公佈的數據顯示,意大利國內生產總值佔到歐元區內生產總值的15%左右,而其負債規模佔到歐元區負債總額的23%。因此,意大利遭遇債務危機時,整個歐元區都被其拖下水。

另一方面,西班牙經濟令人堪憂。西班牙政局因西班牙債務危機嚴重加劇動盪,緊縮財政政策雖有利於西班牙經濟復甦,但很多人的收入受到影響,失業人數並沒有下降,政局與經濟的不穩定對歐元產生影響。

歐元前景悲觀

當前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處在的難以抉擇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歐洲央行提高通脹的出路之一是降息,但這將不利於經濟信心和投資心理。歐央行貨幣政策要根據經濟情況判定,而歐元區經濟狀況到底如何很難界定。從統計數據看,歐元區經濟下滑比較嚴重,幾大核心成員國的基本數值在幾個月或一年以上處於不穩定階段,但從股市看則又有不同的感受,經濟下滑、貨幣貶值之外,歐洲幾大股市呈現上漲局面,這預示經濟並未有根本性的改變。作為以發達國家經濟體使用為主的歐元實力並非如此脆弱,經濟競爭力依然存在,這是歐元的特殊性所在。另一方面歐洲央行貨幣政策執行有難言之隱。寬鬆的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很難促進歐元區發展和消化當下的問題。因為貨幣政策的執行與實施對應的是經濟發展差異很大的各個成員國。希臘急需經濟援助,但權重佔比很小;德國經濟發展在歐元區一枝獨秀,但救助佔比很大。歐洲央行只能依據法律和規定採取執行寬鬆政策,但這進一步激化歐元區經濟矛盾與發展差異。

從更長曆史週期來看,歐元區經濟下滑以及競爭優勢退化是現實,歐元向心力因經濟不景氣而加重分離性。當前,歐元區的最大問題之一是沒有實現成立之初所期望的經濟趨同,相反諸多成員國經濟發展出現了分化。二是沒有一個共同的財政系統,統一財政政策的重要性不應忽視。歐元區還應促進跨境投資流動,包括擴展歐盟單一市場、完成銀行業的統一和深化資本市場的統一,這些可能才會決定歐元區的最終命運。

總的來說,歐元前景悲觀、難有樂觀,解體風險隨時會發生。預計歐元兌美元匯率年內依然具有上升到1.25-1.28美元的可能,因為市場意願是以美元為主,非歐元可以駕馭,其升值的理由依然是經濟比較性落差,並非根據歐元區實際的經濟基礎。但是歐元貶值趨勢依舊會發生,歐元貶值對此階段的歐元區經濟是有利的,但輿論恐慌或信心不足將加劇歐元顛覆性的風險壓力,歐元解體事件隨時有可能發生。

以上對我國經濟與貨幣改革發展的啟示在於:實體經濟是貨幣信心的重要支持,而貨幣的升值並不一定是經濟層面的反應,反之是傷害經濟的元兇。我們必須意識到貨幣升值會傷害經濟競爭力、貨幣貶值增強經濟競爭力。脫離實體經濟需求,尤其是脫離外貿實際需要的貨幣預期更加不利於自己當前所處階段發展的需要。我們必須明確:我國經濟仍處於發展不足階段,“過度金融化”的風險已經影響匯率,價格和價值取向偏離警鐘值得重視。(中新經緯APP)

譚雅玲:歐元未來悲觀偏多

譚雅玲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