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107火箭炮是什么,主要性能有哪些?

蓝色宇宙1


早前,有人关注疑似155mm卡车炮进入高原的图片,并就此进行了全面预测。

诚然,中国陆军新一代52倍口径155毫米轮式自行火炮,让全球侧目,堪称世界“火炮大王”。外媒认为这种火炮的射程可达到惊人的53千米,是世界同类型火炮中射程最远的一种。

其实,这款炮的投放量要远低于中国另一型火炮,被誉为火箭炮界的“AK-47”的数十年前中国生产的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炮。这款炮威名远播,虽然看起来有些简陋,粘上泥土后竟然分不清是兵器还是农具其貌不扬,但在其服役期间的50多年中,却屡屡创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今天使用它的武装力量遍布世界各地。

107mm火炮

看看以下基本数据就清楚这款107mm火炮有多好用了:

行军状态全重:385千克

战斗状态全重:613千克(约半吨)

行军状态长:2600毫米

行军状态宽:1400毫米

行军状态高:1100毫米

定向器长:900毫米

全弹重:18.8千克

初速:31.4米/秒

最大飞行速度:372米/秒

最大射程:8500米

发射间隔0.6-0.8秒

高低射界:0度-60度

方向射界:左右各15度

炮班人数:5人

在当时,一次性发射12发相当于一个榴弹炮营,在当时普通火炮根本无法企及。其对野战条件下的使用更是令人叫绝。在必要时,107毫米炮弹可以不需要发射装置,直接放在地上,瞄准后用几节普通电池和两根普通铁丝或导线就可以发射。曾经有报道说阿富汗人用石头把107毫米火箭弹的后盖砸掉,在地上摆成一排,然后用火直接点燃发射。

方便部署

某种意义上说,解放军研制和实践卡车炮已有多年,也产生了许多好产品,但107mm火炮更像AK47火炮,受到热烈追捧!


军林纵横


107火箭炮是中国制造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是一种快速发射的覆盖火力,一个配备6门107火箭炮的炮兵连,最快可以在9秒内完成一次齐放,72枚火箭弹对目标形成恐怖的火力覆盖,打击效果不弱与24门100毫米迫击炮的三轮发射。107火箭炮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灵活,可以拆成单管发射或者是无炮管发射,将火箭弹发好后用电池接通导线就能发射,甚至是可以用火柴点燃弹尾的信管的方式发射。

(明火发射107火箭弹)

1972年8月1日凌晨1时,美国空军在越南边和机场遭遇了越南特工营174营的突然袭击,美军74架美军战机被摧毁,其中包括著名的空中堡垒B52战略轰炸机,伤亡上千人,油库被击中引发大爆炸,炮兵阵地和通讯中心也被摧毁了,该基地直到美军最后撤离越南时都没有重新修建好。而美军在这次袭击中损伤的战机和人员数量超过了后来的整个海湾战争中。是什么武器中创了美军?答案就是中国制造的107火箭炮。

(107火箭炮齐射)

我国制造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没有华丽的外观甚至可以说相当的简陋,有人甚至说他像农具。与什么高科技、数据化、人性化和智能化丝毫不沾边,但是就只这样普普通通的107火箭炮,在50年的征战中创造了很多奇迹。与AK47步枪和RPG火箭筒并列称为平民军队的三件宝。107火箭炮的战斗全重为613公斤,火箭弹飞行速度每秒372米,最大射程为8500米。由于重量轻体积小,两个人就可以拉着它迅速转移,所以使用灵活很适合打游击战,而且拆卸简单易于组装。12个发射管可以单独拆下来使用或者背负转移,所以被称为游击神器。

(装在皮卡上就能发射)

在苏军入侵阿富汗之战中,装备107火箭炮的阿富汗士兵给前苏联的军队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在游击战中让苏军苦不堪言。在阿富汗战争中107火箭炮的的功劳甚至超过了美国提供的“毒刺”防空导弹,他是富汗游击队赢得了战争的大功臣。有苏军将领表示,每次突然听到107火箭炮的呼啸声就知道伏击开始了,每次都是107火箭炮拉开伏击战序幕的,每次都会给苏军的运输车队造成巨大的损失。

(齐射的107火箭弹)

如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107火箭炮依旧很活跃,而且战果依然辉煌,美军和在越战时期一样,对这款武器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能像107火箭炮这样让美苏士兵都曾感到过恐惧的武器并不多。2005年10月14日,107火箭炮袭击了阿富汗南部的一个美军基地,基地中的两架鹞式战斗机被毁。之后不久,107火箭炮又袭击了美军的军用舰只,火箭弹差点击中了“阿希兰”号两栖登陆舰,越过了舰艏的火箭弹打中了一个码头上的仓库。

(107火箭炮如今还活跃在世界各地)

107火箭炮目前仍然是世界上一些武装力量爱不释手的武器,其依旧在不断地发挥着自身的优点和特点,创造着作战奇迹。


区域拒止


107毫米火箭炮就性能上来说,属于中下游的武器,远远谈不上优秀。但在这五十年代,很多战场都出现了这款武器,甚至被称为“游击队手中的唯一重武器”。这是怎么回事呢?听萨沙说一说。

107毫米火箭炮是实战的要求

人民解放军研发和装备火箭炮的历史很悠久。早在1948年解放军专家钟林在河北组建了火箭技术室,开始研制A3式6管102毫米野战火箭炮,后转五二工厂继续研制。1951年,中国研制成功427式和488式102毫米火箭弹,最大射程5公里。

这些火箭炮对于解放军来说是划时代性的,解决了有和无的根本问题,但性能均比较落后,没有装备部队,而是援助给了北越军队。

很快朝鲜战争爆发!面对强大的美军,我军在火炮方面有极大劣势。由于火力上的差距,我军伤亡是远大于美军的。以上甘岭战役为例,我军在已经装备大量火炮的情况下,仍然伤亡1万人,而美军伤亡不到2000人,南韩军伤亡5000人。

根据中苏协议,苏联在朝鲜战争爆发以后,陆续提供了60个师的武器装备,其中炮21师、炮22师(共9个团)装备的是БМВ火箭炮,也就是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炮是经历过二战残酷考验的,在朝鲜战争中也表现优异。喀秋莎入朝第一炮是第203团打响的。1951年9月1日,该团奉命支援第27军79师235团反击进占我后洞里阵地的美7师的两个营。当晚进入阵地,迅速按观察所昼间作业的射击诸元和与步兵预先协同的时间,全团24门喀秋莎火箭炮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同时齐放射击。瞬间,384枚火箭弹如无数条火龙,疾速飞向后洞里美军阵地,把美第7师两个营全部覆盖在我弹群之下,顿时毙伤敌700余人。

激烈的山地战中,解放军军官逐步发现了火箭炮的优势。火箭炮和山炮的重量其实差不多,相比传统的山炮来说,火箭弹精度较差,但有着山炮无法比拟的强大火力。火箭炮一次齐射的火力,相当于8到10倍数量的山炮部队,是非常优秀的压制杀伤火炮。

远的不说,就拿2010年延坪岛炮击事件来说,朝鲜人民军使用落后的122毫米40管冰雹火箭炮,仍然压制了韩国的6门先进的K9自行火炮。战后,韩国在这里紧急增加了美制M270多管火箭炮,就是尝到了教训。

鉴于朝鲜战争的经验,战争结束以后,解放军开始加速火箭炮的研究工作。针对当年解放军仍然是以徒步步兵为主,优先考虑轻型火箭炮。

1958年,解放军开始研制130毫米多管火箭炮,研制工作由247厂杨文才等负责。经过长达5年的艰苦研究和实验,该炮于1963年设计定型,命名为1963年式130毫米火箭炮。这种火箭炮性能比较优秀,大体相当于苏联同类火箭炮。

它装备在越野车底盘上,有19个发射管,全重4900千克,发射直径130毫米涡轮火箭炮,最大射程10千米.一个营12门火箭炮一次齐放,可在十几秒钟内发射288发火箭弹,形成大面积压制火力。它有很好的火力、不错的精度,直到1979年中越战争也在使用。

不过,1963年式130毫米火箭炮是传统的火箭炮,和喀秋莎一样,它是安装卡车上的,这也就决定了它难以适应山地战。

-------------------107毫米火箭炮最厉害的是火力猛烈。一次性发射12发相当于一个榴弹炮营,这是普通火炮无法企及的。它是涡轮火箭炮,火箭弹底部是没有尾翼的,仅仅靠从倾斜喷管喷出的燃气,使火箭弹绕弹轴高速旋转,产生陀螺效应,保持飞行稳定。在当年涡轮火箭炮性能尚且算先进,近年来逐步过时。

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炮的诞生

在研制1963年式130毫米火箭炮的同时,科研人员还研制轻型山地火箭炮。847厂吉松英等从1961年开始研制、在 1963年设计定型。这就是 大名鼎鼎的1963年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炮。

这种火箭炮12个发射管,全重只有613公斤,行军时卸下所有火箭弹只有385公斤。可以由一辆吉普车或2匹骡马拖曳,运动灵活。

更重要的是,该火箭炮还可以很轻松的拆卸,分解成多个部分,由骡马甚至人分别背负。

发射管可以任意组合,实现两管、四管或八管简易发射,非常适合山地、丛林和水网作战。

就107毫米这个口径来说,该炮威力和射程还算不错。它发射涡轮火箭弹,最大射程8 千米。在7-9秒内完成一次齐射,相当于一个普通山炮营一次齐射的火力,相当惊人。

该火箭炮重新装填需要50秒,只要弹药充足就可以连续发射,进行长期的压制性炮击。

它的结构很简单,只有管式定向器、上架、瞄准机构、下架、瞄准具和发火系统组成。发射时,仅需固定火箭炮,进行瞄准,然后发射火箭弹即可,即便民兵也可以轻松胜任。

发射火箭弹时,发火系统利用电缆将发射按钮盒与火箭炮相连,发射按钮盒上每一个按钮用于发射相应的一发火箭弹。发射间隔由炮手控制,发射所需电源由7.5~8v直流手摇发电机提供。

操作非常简单,整个炮兵班只有5个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中,63式火箭炮主要属团级支援武器(实际往往下到营一级),每个步兵团配有6具63式;有些步兵师会增配18具强化近距离支援火力。

107毫米火箭弹威力不错,重量为18公斤,大约相当于105毫米榴弹炮弹。如果正面击中敌人的工事、建筑物、轻型装甲车辆等等,都会造成相当的损伤。

它毕竟属于杀伤爆破火箭弹,不是破甲弹,更不是穿甲弹,不能对付敌人的重型装甲武器、永久性防御工事、大型军舰等等。

1963年式107毫米火箭炮投入部队以后,深受基层官兵好评。官兵们认为这种武器很轻便,可以有效跟随步兵前进,弥补了基层部队在山地、水网、丛林战中没有火箭炮的空白。

不过,官兵们仍然认为,1963年式107毫米火箭炮还是偏重,尤其拆卸的少数零件重量较大,只能用骡马背负,单兵很难背的动,要几个人一起扛才行。这就大大影响了作战效率。

官兵们提出,希望1963年式107毫米火箭炮进行减重,保证每个零件重量低于30公斤。这样一来,即便单兵也可以轻松背着走了。

科研人员听取了官兵们的建议,花费2年时间苦心研究,终于在1967年设计定型了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投入批量生产。后来,应空降兵部队的要求,还产生了一批大架改为折叠式的同型炮。

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和1963年式107毫米火箭炮性能基本一样,又大大减轻了重量。它的全重只有区区398公斤,卸下火箭弹以后仅有170公斤,一头骡子轻松拖着就走。

客观来说,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并不算一款先进武器,性能也很一般。就正规战来说,它不算优秀,目前解放军野战部队已经完全淘汰了它。但它却非常有特点。让设计者也没有想到的是,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居然大红大紫了50年之久。

根据统计,该炮生产超过2万门,销售遍及全世界,今天伊朗陆军就有至少500门。更多的107毫米火箭炮却并不在正规军的手中,而是数不清的游击队重装备!仅仅官方统计,各国游击队手中107毫米火箭炮就有2000门,火箭弹不计其数。著名的苏联入侵阿富汗、阿富汗内战、利比亚内战、叙利亚内战、两伊战争、非洲无数的内战,都有107火箭炮的声音。甚至,最近伊拉克政府军和民兵大举反攻IS恐怖分子,他们用来打头阵的居然不是先进的美苏火炮,就是中国的107毫米火箭炮。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实在是为游击队和民兵度身定做的武器。

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最大的特点在于重量轻,另外,它的射程较远,威力较大,操作简单,更重要的是价格低廉。

以上所有特性,都完全符合游击战和民兵的需要。

-------------------在当年,107火箭炮算是不错的武器,即便在正规军也堪用!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107火箭炮是对越作战部队的主力火箭炮。解放军也在老山地区的山岳丛林地形中充分发挥107火箭炮的优势,灵活机动的杀伤越军营规模以下的反扑,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重量轻

重量轻的原因,第一就是该炮本来就是设计作为山地战、丛林战、水网战使用的,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重量必须轻。

第二该炮设计的时候,正好赶上林彪鼓吹解放军骡马化,要求火炮一律可以用骡马背负或者拖曳。所以改进的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不但强调一匹骡子就可以拉着走,甚至将可拆卸部件减轻到最低,普通士兵也可以背着走。

以上的两点本来和游击战无关,却客观的满足了游击战的要求。

有意思的是,为了实现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的减轻重量,研究人员费劲了心思。

杨荫桐担任火箭弹总设计师时,给它的命令就是,新式火箭炮的所有零件和火箭弹,都必须:上不过颈(便于抬头),下不过臀(便于跨步),宽不过肩(便于通过),重心贴身(防止扭腰);重量不超过30公斤;火箭弹重量小于20公斤。

这个指标在当年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达到这个标准。

经过长达9年时间的苦心研究和实验,杨荫桐研究团队才达到了这个要求,花费了无数心血,绝非一蹴而就的。

重量轻是107火箭炮最大的特点,也成为游击队最需要的东西。

什么叫做游击队?首要就是要不断的移动,躲避敌人的搜索和歼灭。游击队不能拥有高机动性,就很容易被消灭。以苏联入侵阿富汗战役为例,阿富汗游击队虽有自己的地盘,但始终是在不断移动的,以防止遭受苏军的袭击。

自然,游击队并不只是需要经常移动,还必须在移动中隐藏自己。不然,堂而皇之的行军,反而增加自己被发现的概率,还不如躲在哪个山洞或者森林里。

那么,游击队一般很少在公路上行军,多翻山越岭,走正规军不会走的路线。这样一来,游击队的武器就必须要轻。

1980年代的阿富汗战争中,阿富汗游击队也装备了不少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在山地伏击时,游击队往往先用107毫米火箭炮进行一次齐射,然后再用火箭筒机枪扫射苏军辎重车队。

只要107毫米火箭弹能够落在苏军车队中,最低程度可以击毁大量的卡车,造成苏军瞬时的大损失,是最好的突袭方式。

一度,苏军士兵最怕听到107毫米火箭弹的呼啸声,因为随之而来的就是死亡!

最初美国人曾经通过巴基斯坦,将自己的120毫米迫击炮援助给游击队。在美国人看来,100毫米以下口径迫击炮的威力有限,难以对机械化摩托化的苏联造成严重损失。

没想到,阿富汗游击队员基本都是山民,文化程度非常低,难以掌握迫击炮的精确炮击技术。有了无法得心应手操纵的迫击炮,还是等于没有迫击炮。

相比起来,火箭炮就要简单的多。一次发射很多枚,总有几发会命中,非常适合这种兵员素质低下的部队。

而且,107火箭炮重量很轻,尤其火箭弹重量只有18公斤,一个阿富汗成年战士可以轻松背着在山中到处走。相比起来,前苏联和现在俄国的122毫米、140毫米火箭弹重量都在40公斤甚至60公斤以上,即便俄罗斯壮汉也无法背着长距离行走。

苏联的122毫米火箭炮,也曾经研发过单管式样,便于山地部队作战。只是由于火箭弹重达60公斤,行军时被迫分解成两段,作战前再组装起来。显然,与其有这种闲情逸致用2个士兵携带一枚火箭弹,还要反复装卸,还不如携带反坦克导弹了。

至于比利时70毫米火箭炮之内,火箭弹重量倒是不大,不过火箭炮本身无法拆卸,不能用于山地作战,而且火箭弹的威力太小,实战性能很差,比不上107毫米火箭炮。

-----------------107火箭弹重量不大,18公斤而已,单个士兵搬运和背负都完全没有问题。而苏制火箭弹往往重达60公斤,需要两个壮汉一起搬运装填。下图是利比亚武装的107火箭炮,打垮了卡扎菲的豆腐军,这是一款群众化武器。

射程较远

游击队缺乏射程较远的武器。AK47也好,RGP7也好,射程都不过几百米。这种射程的武器,只能用于在很近距离伏击敌人,在战术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还是以阿富汗战争为例,只有轻武器的游击队多在公路两边伏击苏军辎重车队。如果敌人行军的公路两边地形较为开阔,可视距离超过几百米,那么游击队就难以有效伏击了,只能放弃。

另外,必要时,游击队也需要强攻敌人的一些仓库、基地、军营等等,这就需要射程较远的火炮作为支援,单靠轻武器是很难成功的。

就游击队来说,他们很需要射程较远的武器。一来,这可以大大改善游击队的战术局限,二来在较远地方攻击,可以减少游击队自身暴露的可能,减少伤亡。

而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就完全符合这一点。它的射程高达8公里,远远超过游击队现有武器的射程,满足了战术上的需要。

2005年8月,停泊在约旦亚喀巴港的美军两艘大型军舰"阿希兰"号与"奇沙治"号,突然遭到火箭炮袭击。3枚火箭弹呼啸而来,其中1枚从"阿希兰"号两栖登陆舰上方不到1.5米处飞过,将码头仓库屋顶炸出一个直径2.5米的大洞。另外两枚则落在海中。

"阿希兰"号和"奇沙治"号遭遇袭击以后,立即高速冲出港口躲避。

亚喀巴港是一个重要的港口,里面驻扎着数量不少的约旦军队和美军。正常来说,任何恐怖分子不可能对军港进行攻击,还没靠近港口就被击毙了。

美军对这次攻击非常惊奇!事后经过分析,恐怖分子发射的就是107毫米火箭弹。发射地点居然是8公里外的一个山头上的仓库。

采用简易发射方式。由于距离港口较远,虽港口有很多美军和约旦士兵,都没有发现这几个恐怖分子。万幸的是107毫米火箭弹精度有限,并没有击中。如果被击中,"阿希兰"号恐怕就会被重创。

显然,如果恐怖分子没有107毫米火箭弹,他们是无法在远距离对这么大型的目标发动攻击的。

----------------伊拉克军队也用107毫米火箭炮作为主要火炮,猛烈打击IS!非洲黑叔叔很多部队也用这种武器!早年毛泽东时代曾经无偿援助一批107毫米火箭炮给坦桑尼亚等国,这是107毫米最早在非洲出现。

威力大

道理相同,游击队缺乏有威力的武器。以美越战争的北越游击队来说,他们最强有力的武器,不过是RGP7火箭筒和重机枪。这些武器,都不是火炮,难以对敌人造成较重的打击。以40毫米口径的RGP火箭筒为例,虽然有一定的破甲能力,也可以对付轻型工事,对于较为坚固的工事,基本是无效的。

即便不谈攻坚,伏击时的游击队也需要火力强大的武器。枪械都是点射杀伤武器,口RGP火箭弹是破甲弹,威力有限,很需要威力较大的火炮支援。

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就不同,它的威力很大,相当于105毫米榴弹炮。107毫米火箭弹战斗部重8公斤多,爆破杀伤弹爆炸半径高达12.5米,一炮下去就能造成人员车辆严重的伤亡。

二战中的德军,不怕苏联的任何武器,就害怕的就是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

在美越战争期间,中国曾经大量援助武器给北越,其中也包括107毫米火箭炮。相比其他火箭炮,107毫米几乎是唯一适合游击队的重武器。在越南的丛林中,每个游击队员背负一枚火箭弹或者零件,就有了他们自己的重炮了。

1972年8月1日凌晨1时,北越游击队的174特工营,突袭了美空军的边和军用机场。

北越游击队在距离美军只有800米的地方,架设了大量迫击炮和4门单管、2门12管107毫米火箭炮,突然发射。美军在机场驻扎了1个伞兵营,1个坦克连,1个炮兵连,还有南越1个步兵营配合,连一条狗也无法接近机场。美军却没有想到,装备落后的北越游击队会采用炮火袭击。

北越军队公布:短暂的炮击下,机场遭受很大破坏,有5架轰炸机、1架攻击机、4架直升机被击毁,另有15架轰炸机、3架攻击机被打成重伤,1个油库和1个弹药库被摧毁,美军伤亡200人。

美军方面公布数字小得多:有约10架飞机不同程度受损,1架攻击机正好起飞,被击中坠毁,美军官兵死亡不过10人。

不管怎么说,也是对美军机场造成了很大损失。

事后,美军发现北越游击队发射了85枚迫击炮弹,却不是主要的火力。真正对机场破坏极大的,就是100多枚107毫米火箭弹。

北越军队在几分钟内,发射了大量107毫米火箭弹和迫击炮弹,然后高速撤退。美军追出来的时候,连一个影子都没有看到。

为什么呢?因为107火箭弹,最适合火力急袭,打了就跑。

-------------------上图是最简单的自行火箭炮了,骆驼自行火炮,只有107毫米火箭炮才能办到!下图用小卡车,甚至皮卡都可以!

操作简单

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操作极为简单,不需要接受正规炮兵的长期训练。火箭炮发射之前,主要是进行概略瞄准,使用瞄准具由瞄准镜与接杆组成,瞄准镜采用1956年式无后坐炮配用的瞄准镜,使用非常简易方便。游击队员训练个1到2周,就可以熟练操纵火箭炮。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是极少见的涡轮火箭弹,它还可以进行简易发射,不需要任何发射管。

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的火箭弹,没有采用美国和苏联的火箭弹模式,而在飞行稳定采用涡轮旋转方式。火箭弹的尾部有6个火箭喷口,每个喷口与火箭弹的中心线都偏转一个小角度,火箭点火后,燃气一面推动火箭弹旋转。

对于游击队而言,简易发射方式是他们最常使用的。

资料中写到:必要时,107火箭炮弹可不需发射装置,直接放在地上,瞄准后用几节普通电池和两根普通铁丝或导线就可以发射。但这种发射方式的精度较差,原则上距离目标不能超过2公里。解放军进行简易发射的时候,一般筑成一个简易的发射平台,只需要用工兵铲挖一些土,拍实即可,最好在最上端中部挖一个凹槽固定火箭弹,但不挖也是可以。对于发射平台的要求,就是要台面平整,长度超过火箭弹,以保证火箭弹发射时候的稳定性。自然,火箭弹也可以在任何水平的地方发射,比如阳台、窗口、屋顶、车顶,甚至挂在树上发射。发射的时候,务必主要躲避火箭弹的尾焰。火箭炮的火箭弹不同于便携式火箭筒,发射以后火箭弹还要自行燃烧很长时间。如果不注意躲避,有可能造成射手严重烧伤。

有意思的事,这种简易发射方式还可以瞄准。107火箭弹的壳体上有一条与火箭弹飞行方向一致的白色标线,用于简易发射时瞄准。同时厂家为107火箭准备了一个极轻便的卡尺式瞄准具,上面有距离和方位刻度,把它卡在火箭弹上与白色标线对齐,"三点一线"精确瞄准,就可以在简易发射时保证射击精度。

美国驻阿富汗军方发言人克拉特上校称,2002年10月9日,美军特种部队在距阿富汗东部贾拉拉巴德东北160公里处的阿萨达巴德,遭到一枚107毫米火箭袭击,1名美军士兵被炸成重伤,1名被炸成轻伤。

他说:不幸的是,我们无法找到发射这枚火箭的嫌疑人的所在位置。火箭弹采用简易发射,可以从任何地方发射出来。但是可以确定是,这枚火箭弹的目标是美军。

----------------简易发射,被游击队发挥到极致!107毫米火箭弹用几节电池就可以发射,真是平民化的武器。

价格低廉

除了贩毒的游击队以外,大部分游击队都很穷困,不会有什么钱,只能购买廉价武器。而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价格非常低廉。对于友好国家,每发火箭弹售价仅仅6000人民币!!!而全炮售价,才24万元人民币,堪称低价倾销了。

要知道,解放军出口的M-80型273毫米联装火箭炮,在国际市场已经很便宜,也要360万人民币。

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是低技术的玩意,没有高精尖的零件。易于制造,售价很低,也可以仿造。诸如南非等国就曾经大量仿制107毫米火箭炮,终于也有别国侵犯我们的知识产权了,哈哈!

该炮仅仅中国就生产2万门以上,火箭弹不计其数。

--------------游击队把简易发射,发挥到了极致!上图是阿富汗游击队袭击的场面,很让人无语!

其实107毫米火箭炮性能平平

就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自身性能来说,现在早已落后。它最大的问题在于精度不够,射程有限。

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在山地战丛林战一般都是用迫击炮。先进的迫击炮的射程、威力、重量都远远强于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射速稍逊一些,差距也不大。最关键的是,迫击炮具有很高的精度,这是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无法相比的。

涡轮旋转火箭弹的特点是可以采用简易方式,直接发射火箭弹,简易发射精度较高,缺点就是精度就低了。

正规发射时,即便瞄准的很完美,在8公里最大射程上,107毫米火箭弹可以偏差100米。所以,它不能做精确单发炮击,只能采用群射放射,以提高对目标的毁伤。

尤其简易发射时,即便再优秀的射手也不能保证精度。估算无论如何都有误差,而对于火箭弹来说,即便1度的误差,发射时就有100米的偏差。简易发射也需要一次发射很多枚,以保证有能够击中目标。如果只发射1到2枚,击中目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距离只有几百米。

相比起来,迫击炮的精度远远高于107火箭炮,优秀的迫击炮精度都可以控制在几十米内。

如果是野战,双方炮弹供应充足,迫击炮和107火箭炮的差距就不算明显。既然都是定为于山地作战,弹药显然不可能充足。107毫米火箭弹弹药基数只有60发,显然迫击炮的作战效率更高。发射同样的炮弹,迫击炮造成的损失要大的多。

这几十年来,107毫米火箭炮遍布世界,却很少听说有什么重大战绩。北越偷袭美军机场那次,就是了不起的战果了。

另外,涡轮火箭弹受自身技术特点限制,射程有限。同为122毫米的火箭弹,涡轮火箭弹的射程仅有15公里,而低旋尾翼稳定火箭弹则高达30公里甚至40公里。

在越战中,我军被越军老式的БМ-21式冰雹火箭炮修理的很惨后,也立即仿造了这种武器,淘汰了原有的130毫米涡轮火箭炮。

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性能平平,已经逐步从解放军序列中淘汰。

------------------阿拉伯人和黑人叔叔把107毫米火箭弹的改装,发挥到让中国人不敢看的地步!

目前西方基本没有类似的武器,中国仍然是独树一帜。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1963年一1式107毫米火箭炮在游击队手中,仍然是惊人的法宝。


萨沙


一句话,这货是游击战三大神器,是中国早期出口全世界的经典武器之一。

107火箭炮被誉为火箭炮界的AK47,最大的特点是皮实耐操,价格便宜,操作简单等等,特别适合那些没有受过培训,或者只收到过简单培训的作战人员使用,因此被很多国家的游击队使用。

这货的官方名称是63式107毫米火箭炮,用以发射107毫米火箭弹,既可以集中使用,进行火力压制,也可以拆开单独使用,进行冷枪冷炮的打击。

107火箭炮第一个优点是重量轻,一枚火箭弹全重18.8公斤,不说使用牲畜,就是一个人都能扛一颗,这对于在山地或者丛林作战的游击队而言,是相当好的。

第二,这货操作相当简单,单管发射的时候,无需发射支架,工兵锹挖一个平台,几节干电池就可以搞定,这就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后勤等部件。

第三,107火箭炮发射起来火力相当威猛,一个标准的107毫米火箭炮采用12发联装,发射速度快,重新装弹时间短,火力突然猛烈,是攻击近距离目标的精良武器。一轮齐射下来,其火力猛烈程度是一般榴弹炮难以达到的。


墨者善狩


107火箭炮,是中国的63式、口径107毫米,牵引式火箭炮,发射初速31,4米/秒最大飞行速度372/秒,发射间隔0.6~0.8秒,高低射界0~60度,方向左右各15度,最大射程8500米,发射速度快,火力猛,可一次性发射12发。必要时,107毫米炮弹可以不需要发射装置,每人扛一发直接放在地上,瞄准后用几节普通电池和两根普通铁丝或导线就可以发射,方便快捷。


YM一米阳光YG


中国目前并没有全面淘汰107火,西部战区还有数千门63-1式107火,对于西藏这些环境简单的老家伙更实用,摩托化部队两人一辆全地形车就能带一门12联装107火和48枚炮弹再加一挺14.5高机,想一想如果对方空降兵和陆航突然投送大量该配置的摩托化步兵,你作为敌人心理素质得多好才能稳住。不过这种配置的缺点就是高机和火箭炮不能同时使用。


星星坠落的小


主要打面不打点。射程记不太清,好像是在八千米至九千五百米。弹头材质是D60碳结钢。分战斗部和推进部。战斗部由引信(瞬时和延时两种)爆炸(弹头)。推进部由(燃烧室可以理解为相当于子弹壳部分)、喷管(六孔喷焰推进)等


说不说由你信不信由我


107火箭炮顾名思义107毫米口径火箭炮,游击战三大神器之一。主要优点:便携性好,火力凶猛,傻瓜式操作易上手,价格低廉,重量轻。火箭炮可联装发射也可单发操作。缺点是精准度相对差点,适合火力覆盖射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