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有什麼矛盾?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矛盾要說真正的起源那話就長了。他們兩家來來往往打了幾千年了。《聖經舊約》第二章《出埃及記》(緊跟在,也就是神造出人類之後。可見這事情有多古老)就記載了摩西帶領猶太人逃出阿拉伯人的埃及後,越過紅海、穿過西奈在以色列建國的事。那時就叫以色列。這大概是公元前1000年的事。聖經這後面大量記載了當時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戰爭。就從那時起到現在那裡基本就一直沒太平過。就目前事態來說是這樣:加沙是巴勒斯坦的一個地區。原來長期被以色列控制。在巴以和談後以色列依據“土地換和平”政策主動撤出了加沙。目前被哈馬斯控制,不服從阿巴斯領導的巴勒斯坦中央政府。哈馬斯是“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的阿拉伯語縮寫。是個激進的武裝組織。在比較溫和的巴勒斯坦主流派別法塔赫與以色列簽訂停火協議後,哈馬斯還是堅持不實行停火。發誓要把以色列消滅。目前哈馬斯被美國、歐盟、澳大利亞等國家先後宣佈為國際恐怖組織。目前這場戰爭的起源就是前段時間哈馬斯每天從加沙向以色列南部打幾十枚火箭和迫擊炮。造成平民傷亡。惹得以色列這下發火了。所以要空襲,還要地面進攻。

猶太民族,三次失去了領土,長達千年的飄忽不定,但他們依然沒有被同化,沒有被真正征服,他們依然保留自己的文字、宗教、信仰、習慣。被排斥、被迫害、被指為異端,猶太的民族還在。自公元前1025年,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統一的希伯萊王國之後,經歷的繁榮、分裂,直到公元前722年,亞述亞帝國消滅以色列王國。

公元前586年,東方新崛起的巴比倫王國佔領猶太王國,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把數萬名猶太人作為俘虜押回巴比倫,開始了猶太曆史上的“巴比倫之囚”時代。第一次大的流散,就結束了猶太人巴勒斯坦立國的歷史。而亞述人和巴比倫人之後,巴勒斯坦先後被波斯、希臘、羅馬、土耳其等外族輪番佔領。公元前332年,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征服西亞大片土地,並攻佔耶路撒冷。亞歷山大的統治,打破了各民族和各國之間的隔絕狀態,各被征服國家的民族開始雜居交往。猶太人從此也逐漸疏散到南歐、北非、和中亞等地區,第二次大流散,猶太人從此失去了在巴勒斯坦的主體地位 。

公元前二世紀初,羅馬帝國不斷強盛,並向東大力擴張,於公元前63年先後侵佔了耶路撒冷和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為反抗羅馬人的入侵,曾舉行了三次武裝起義,史稱“猶太戰爭”。特別是公元115年的最後一次起義,曾給羅馬帝國以沉重的打擊,把羅馬駐軍趕出了巴勒斯坦南部,並佔領耶路撒冷。但起義於公元135年失敗。經過三次大起義和三次大屠殺,猶太人死亡150多萬人,倖存者幾乎全部逃離和被驅逐出巴勒斯坦,猶太人的第三次大流散徹底結束了猶太民族總體在巴勒斯坦生存的歷史。在這之後,猶太人漸漸的在政治、經濟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沒有什麼聯繫了。而阿拉伯人漸漸佔據了這片土地,在長達千年之久的時間裡成為了巴勒斯坦真正的主人。

19世紀末期,由於東歐的迫害加劇,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逃離此地,大多數投奔美國、加拿大和西歐。而歐洲對猶太人的迫害終於在大德意志帝國時期達到頂峰,發生了滅絕約600萬猶太人左右的大屠殺,幾乎徹底摧毀猶太人在歐洲2000年的文化歷史沉澱。但很少人知道在此之前猶太人已被迫害了一千多年,對他們的屠殺已不知有多少次。

復國是他們在絕望中最後的自救之道。1、歷史狀況: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幾個世紀,整個中東地區都歸屬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管轄,並沒有任何有主權的阿拉伯國家,只是有阿拉伯部落形成的地盤。猶太人被擄以來,聖地一直有猶太人居住,大約有八十萬猶太人住在這個地區。有五萬猶太人住在自己合法購買的土地或繼承的土地上。羅馬帝國侵犯以色列後,故意把以色列的名字改成仇恨非利士人的名巴勒斯坦,來嘲弄以色列。今日的巴勒斯坦人並非是聖經時代的非利士人的後裔,而且也不曾建立過任何主權獨立的國家。他們乃是一群住在猶太人臨近土地的遊牧民族。

2.以色列建國和衛國戰爭。1920年國際聯盟委託大英帝國管理這片土地,負責建立一個猶太國家。阿拉伯人發動暴亂,抗議猶太國建立,日夜襲擊猶太社區。因恐怖攻擊和石油價格的威脅,阿拉伯人迫使英國於1922年把原本留給猶太人的百分之七十八的土地,建立一個名為外約旦,後改名為約旦的阿拉伯國家,這個妥協並沒有平息暴動和恐怖襲擊,聯合國再次妥協,提出在這百分之二十二的土地上建立兩個國家,以色列只佔百分之十,其餘給巴勒斯坦。1948年5月14日下午4時以色列的總理大衛.班.古里昂宣告立國,發表獨立宣言,確實如聖經以賽亞書66章8節預言以色列一日誕生。當人們還在慶祝中,耶路撒冷就受到領過轟炸。裝備精良的阿拉伯聯軍包括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軍隊及其他阿拉伯的非官方部隊一起向以色列宣戰。

阿拉伯聯軍以100:1的兵力懸殊,圍攻以色列。耶路撒冷被不分晝夜地轟炸了27天。以色列當時人口60萬,義務兵48小時組成,沒有裝備,只有拼裝起來的幾種輕型武器。但這場獨立戰爭阿拉伯聯軍最後以失敗告終,1948年底他們撤離時,以色列面積竟比聯合國最初提議的更大。以後又發生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對以色列的攻擊,以色列都能以少勝多,轉敗為勝,取得神奇般的勝利,充分顯示以色列的神,是掌管一切,決定勝敗的神。尤其是1967年的“六日戰爭”,以色列奪回耶路撒冷的佔領權,取得關鍵性勝利。戰前,巴勒斯坦派出恐怖分子進入以色列境內破壞:埃及大軍佔領西奈,趕走聯合國保安部隊;約旦、伊拉克部隊歸附埃及大軍指揮。神賜給以色列人智慧,他們以閃電般速度同時轟炸埃及、約旦、敘利亞國內各機場,三小時內炸燬各種飛機452架,摧毀三國空軍主力,使聯軍節節敗退,6月7日取得耶路撒冷佔領權。9日拿回西奈半島,後又佔領戈蘭高地,長驅直入蘇伊士運河,俘虜回教族長。國土近一步擴大。阿拉伯聯軍不甘心失敗,1973年10月6日,藉以色列全國贖罪日,發動贖罪日戰爭。埃及從南面轟炸西奈的軍備,七萬軍隊和一千輛坦克越過蘇伊士運河;敘利亞四萬軍隊和八百輛坦克進攻戈蘭高地。伊拉克也參戰。因他們使用蘇制軍備來反制以色列的飛機和坦克,以色列損失慘重。神幫助以色列克服重重困難,反敗為勝。16日轟炸破壞了埃及後方導彈基地和設備,進攻到距離埃及首都開羅62英里的地方。在敘利亞前線也大獲全勝,進攻到距離大馬士革25英里的地方。當阿拉伯面臨戰敗時,蘇聯、美國共同號召停火。以色列已經成為世界關注的重點。3、伊斯蘭教背後的黑暗勢力用謊言攻擊以色列,欺騙世界輿論。

伊斯蘭教背後的黑暗勢力對以色列恨之入骨,他們編造各種謊言,煽動民族仇恨,用書籍、報刊、雜誌、電臺、電視等媒體,通過政府、機構、學校等各種渠道,為阿拉伯人洗腦,讓他們相信謊言,仇恨猶太人,說:猶太人慣於謀殺,他們用人血進行宗教祭奠;連烤逾越節的餅都要用血;猶太人是有豬和狼遺傳的劣等民族:十四世紀流行的黑死病,是猶太人帶來的,還將給全人類帶來瘟疫;猶太人想控制世界經濟等等。一些阿拉伯國家在媒體上不斷散佈消滅以色列的信息,全中東地區到處瀰漫著對以色列的仇恨和仇殺。原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宣言:“和平對我們的意義就是以色列被消滅”。電視臺、電臺每週都有伊斯蘭教士的講道,他們煽動和欺騙巴勒斯坦人“將炸藥綁在自己或兒子身上,走向猶太人群引爆,是要有福的”,誤導巴勒斯坦人充滿仇恨而成為恐怖殉道者。

他們製造假新聞,毀壞以色列的聲譽。2002年逾越節期間,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在拿坦尼亞賓館殺害一群沒有戒備過節的猶太人,幾天後以色列士兵進入珍尼市難民營追捕恐怖分子,摧毀其藏身處及武器。巴勒斯坦地方政府發佈簡報,說“珍尼難民營五百人被謀殺,連屍首都被推土機掩埋在瓦礫中,成了集體墳場”。該報道引起國際社會和基督徒的公憤,世界各大報紙輿論紛紛譴責以色列。經聯合國事後調查,沒有任何屠殺的證據,交火中打死五十二人,其中一半是恐怖分子,“集體墳場”純屬虛構。

其實從本質來看,巴勒斯坦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呆了上千年,早就應該建國的。但是直到二戰後,以色列在聯合國安排下建國,本來聯合國的意思是以色列國和巴勒斯坦國同時建國。但是因為在土地分配上,巴勒斯坦跟以色列矛盾很大,因此,在以色列建國的時候,巴勒斯坦拒絕建國。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有什麼矛盾?

此後更是一直遲遲不能建國,直到1988年,在阿拉法特的領導下,巴勒斯坦才在1988年11月建立國家,整整比以色列建國時間晚了40年。而且直到現在,巴勒斯坦國還不被聯合國承認,只是作為觀察員國,跟科索沃等國的地位一致。

以色列國防部長辦公室24日發表聲明,利伯曼將兌現承諾,在約旦河西岸擴建定居點;擴建範圍包括一些偏遠村落以及位於古城希伯倫的猶太人定居點。

利伯曼在聲明中說:“今後幾個月,我們將批准新建數千套住宅。”除先前宣佈的2500套,還將推進另外1400套定居點新房建設,而這些住房處於前期規劃階段。

聲明發表2天前,巴勒斯坦外交部長里亞德·馬勒基22日向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提交訴狀,要求徹查以色列的“戰爭罪行”,包括非法擴大定居點、開採自然資源、殘暴應對巴勒斯坦示威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