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淮軍的五連發“新利”步槍遠勝日軍裝填黑火藥的“村田”單發步槍

淮軍成立於1862年。當年春天,太平軍李秀成率部東征,勢逼上海,蘇、常官紳迫不得已到安慶曾國藩處請兵。在湘軍部將曾國荃、陳士傑不願前往的情況下,派李鴻章徵募軍前往。

淮軍成立之初共13個營,計6500人,士兵部分從湘軍中調撥,部分由李鴻章在安徽募集而成。

淮軍的五連發“新利”步槍遠勝日軍裝填黑火藥的“村田”單發步槍

淮軍主要將領

軍事編制

淮軍的基本戰鬥單位是營,每營置營官1名,下轄5哨,分“前、後、左、右”哨以及“親兵”哨,一哨由6到8隊組成,每隊編有10到12名士卒,除去營官和幫辦人員外,全營有士兵500人。以現代軍事編制眼光看,淮軍的一個營與現代軍隊中一個營的人數相當,哨相當於連,隊則相當於班,全營沒有排的編制。

營以上的軍事長官稱統領,統領管轄的部隊總稱為“營頭”,每個營頭下編幾個營十幾個營甚至幾十個營,各營根據統領的名號命名,如淮軍將領劉銘傳的部隊通稱“銘字營”或“銘軍”,周盛傳的部隊稱“盛字營”或“盛軍”

淮軍初期的裝備

由於清朝奉行閉關鎖國和弱兵政策,自康熙以後就停止了軍事技術革新的步伐,因而遲至十九時候中葉,晚清軍隊的火器水平仍僅與明朝持平,甚至還有所不如

。淮軍初期的裝備,也只是冷熱兵器混合使用,在一營所轄的38隊中,有槍炮19隊(劈山炮2隊,抬槍8隊,小槍9隊),刀矛19隊,全營火器共127件,其中小槍99杆,抬槍24杆,劈山炮4門。

淮軍的五連發“新利”步槍遠勝日軍裝填黑火藥的“村田”單發步槍

抬槍

小槍,即鳥槍,又名鳥銃或線槍,是明代仿製外國火器製成的火繩槍,重約8斤,有效射程在120—150米之間,射速為每分鐘1一2發。抬槍則是大型鳥槍,重約23—24斤,射程可達200多米,需4人抬射。至於劈山炮,臺灣學者王爾敏認為該炮是在明代紅夷炮基礎上改進而成的前裝滑膛炮,重300餘斤,炮彈是所謂的“群子”,每炮可裝100到300粒,噴薄而出殺傷敵軍,最大射程達1公里左右,數分鐘始能施放一次。

這些火器不僅射程近、威力小,而且裝填較慢,假如完全據此作戰,那麼己方軍隊很容易被敵人的衝鋒擊垮,因而在火器射擊時,還需刀矛手從旁保護。正因為如此,淮軍在戰術上就只能因襲湘軍,採用穩紮穩打的防禦戰法。


淮軍的五連發“新利”步槍遠勝日軍裝填黑火藥的“村田”單發步槍

劈山炮

這些武器裝備,落後西方2—3個世紀,鳥槍、抬槍、劈山炮等火器不僅無法與內刻線膛、銅帽發火的前膛來復槍相匹敵,甚至在部分裝備滑膛火器的太平軍面前也無法佔到便宜。李鴻章率軍進入上海後不久即發現了這一問題,並由此啟動了淮軍軍事改革的進程。

第一次換裝

時間:1862—1868年

1862年二月下旬,上海官紳僱傭七艘英商輪船,溯江而上到安慶迎接淮軍。

此時保衛上海的,有江蘇巡撫薛煥的五萬綠營軍隊,有英、法兩國駐紮在上海保護僑民的少量軍隊,也有美國人華爾率領、中外僱傭兵組成的洋槍隊——常勝軍。常勝軍新式火器的強大烕力給李鴻章留下了深刻印象。立刻著手購買西式火器,開始大規模換裝。

淮軍的五連發“新利”步槍遠勝日軍裝填黑火藥的“村田”單發步槍

來復槍

換裝後的淮軍,一營共有28個洋槍隊,10個劈山炮隊。每營裝備的來復槍,多者400餘支,少者300餘支,是湘軍陸營的2—3倍;劈山炮40門,是湘軍陸營的10倍。就性能而言,當時的洋槍大都使用膨脹型子彈,並用銅火帽擊發,每分鐘可發射子彈3發左右,有效射程達二三百米,裝填簡單且不受天氣影響,各方面性能都優於舊式的鳥槍、抬槍。因此就火器而論,淮軍戰鬥力已遠遠高於湘軍。

淮軍裝備的洋槍,大多可通過香港購買轉運,但由於英、法政府對武器出口的限制,新式火炮仍難以購到,這使得李鴻章不得不與常勝軍統領華爾拉近關係,請他幫忙在國外代購,當時應用於中國戰場的西洋火炮,以青銅製的前裝滑膛炮為主,分長短炸炮兩種。長炸炮類似現代加農炮,其身管長度約為口徑的16—25倍,規格以炮彈重量來區分,有12磅、24磅、32磅多種。12磅以下的屬輕炮,多用於野戰,有效射程1000米,最大射程3500米。24磅以上的為重炮,多用於攻城或裝備要塞。

淮軍的五連發“新利”步槍遠勝日軍裝填黑火藥的“村田”單發步槍

青銅製的24磅前裝滑膛炮

當年8月淮軍進攻蘇州時,劉銘傳、程學啟部正是憑藉這些新式火炮摧毀了蘇州城外太平軍的工事,隨後又轟塌了嘉興和常州城牆,保證了戰爭的勝利。

1865年春,淮軍奉命調扎三河尖鎮壓捻軍起義,此時全軍6萬多人,裝備洋槍4萬支。到1868年8月捻軍起義被鎮壓時,淮軍已全部更換洋槍,並淘汰了劈山炮,率先在中國軍隊中完成了火器裝備的近代化。

第二次換裝

時間:1868—1884年

捻軍起義被撲滅後,淮軍本應解散,但在李鴻章的努力下,淮軍各部雖進行了裁剪,但仍保留了89營50000餘人的精銳力量,分遣直隸、山東、江蘇、湖北四省充當防軍,擔負起對內鎮壓叛亂,對外支撐國防的重任。

淮軍登上晚清政治軍事舞臺的同時,正是世界軍事技術突飛猛進的時期。50年代中期,法國軍隊和德國軍隊就首先裝備了使用米尼式子彈的後膛槍。70年代之後,集火藥、子彈和銅帽於一體的金屬定裝彈得到推廣,更進一步簡化了步槍的裝填程序,火器性能得到極大提升,這一時期的步槍已經能夠達到有效射程500米、射速每分鐘10—20發的水平,戰場上甚至出現了每分鐘發射幾百發子彈的機關槍。

火炮方面,膨脹型彈丸的應用同樣使得後膛炮進入實用階段,由此提升了火炮的射擊效率。金屬冶煉技術的進步則使火炮質材由青銅過渡到了鋼鐵,這意味著炮膛可以承受更多的裝藥,射程更遠、耐用性更好。

1871年普法戰爭爆發,交戰雙方都使用了新式後裝步槍。李鴻章通過與淮軍中的外國軍官、駐外公使李鳳苞以及德國商人斯米德的交流,得知西方新式步槍中雖然價格不菲,但確實性能強大。

1875年之後,西方軍火市場進一步向中國開放,此時性能更佳的溫切斯特、毛瑟、哈奇開斯、李式步槍等先後輸入中國,淮軍加緊更換,僅1875年一年,李鴻章就向德國毛瑟公司訂購了26000支步槍。到1884年,淮軍陸營都裝備有毛瑟、哈奇開斯等帶彈匣的連發步槍,騎兵則全部裝備溫切斯特十三連發步槍。

淮軍的五連發“新利”步槍遠勝日軍裝填黑火藥的“村田”單發步槍

毛瑟步槍

到1877年,淮軍共購買克虜伯後膛鋼炮114尊,並仿照德國炮營建制成立新式炮隊19營,每營裝備鋼炮6尊,編入兵勇144名,戰馬155匹,可獨立遂行作戰任務。1888年前後,淮軍購買裝備的火炮更是創紀錄地達到了三百七十多尊,除克虜伯外,還兼購了阿姆斯特朗和格魯森等品牌的火炮。

第三次換裝

時間:1885—1894年

中法戰爭後,世界火器發展進入新的局面。1884年,法國化學家保羅雖勒合成了新型燃料—無煙火藥

第一,無煙火藥燃燒時不產生黑煙,不會輕易暴露射手的埋伏位置,士兵在戰場上更加安全。

第二,無煙火藥燃燒時產生的氣體是黑火藥的三倍,使用這種推進劑的子彈可以將初速提升近50%,這就意味著火器射程的增加和射擊精度的提高。

第三,使用無煙火藥不會產生使用黑火藥時的槍管淤塞現象,步槍使用起來更加可靠。

第四,根據動能定理,子彈的能量與質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子彈初速的增加,意味著質量可以適當減小,同時也意味著步槍重量的減輕和士兵帶彈量的增加。到19世紀80年代末,世界各國紛紛轉而試製和裝備性能更好的小口徑連發步槍。

另一方面,1884年,英國人馬克沁發明了利用火藥燃氣能量連續制動的機關槍,其子彈發射速率達到驚人的600發/分鐘。在改用無煙火藥作為推進劑後,這種高速武器便在戰場上大顯身手。1893年,津巴布韋警察用4挺馬克沁機槍,擊退了5000名祖魯士兵的猛烈攻擊,擊斃3000餘人。1898年恩圖曼之戰,11000名伊斯蘭教托缽僧被英軍屠殺在馬克沁機槍陣地前。

淮軍的五連發“新利”步槍遠勝日軍裝填黑火藥的“村田”單發步槍

馬克沁機槍威力驚人

到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戰役中,德軍使用馬克沁機槍抗擊英、法聯軍的進攻,一天之內竟使英軍陳屍6萬。馬克沁機槍的驚人殺傷效能改變了戰爭面貌。《武器裝備百科全書》甚至寫道:“馬克沁機槍的出現,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法國於1886年首次裝備使用無煙火藥彈的小口徑步槍時,即實施嚴格的保密管制,不僅控制槍械的出口,對無煙火藥的配方也秘而不宣。即便是歐洲化學工業最為發達的德國,也只是到1889年才仿製出無煙火藥。

軍械進口的道路並不暢通,李鴻章轉而將希望寄託在軍械仿造上。1885年,李鴻章即對仍處於試驗階段的馬克泌機槍產生了濃厚興趣,制定金陵製造局進行仿造。1888年金陵製造局生產出了仿製品。1890年,江南製造局仿製成功英國小口徑步槍,命名為“新利”

在無煙火藥的研製上,江南製造局申請購買了製造無煙火藥的機器,並僱請外國專家來廠指導技術攻關,但是成本高昂,所以淮軍主要裝備的還是80年代末從國外購買的大口徑毛瑟步槍、哈奇開斯步槍、加特林機槍和克虜伯火炮,江南製造總局仿製的小口徑火器只在小範圍內列裝使用。

小結及感悟


淮軍的五連發“新利”步槍遠勝日軍裝填黑火藥的“村田”單發步槍

日軍村田步槍(單發、黑火藥)

淮軍的五連發“新利”步槍遠勝日軍裝填黑火藥的“村田”單發步槍

淮軍“新利”步槍(無煙火藥、5連發)

通觀淮軍的火器換裝歷史,可以看到,從滑膛槍炮的購買到後膛槍炮的換裝,再到連發步槍的引進,淮軍始終緊跟世界軍事技術發展潮流,部分新式火器甚至先於西方國家列裝。淮軍甲午戰爭中的勁敵一一日本,此時大量裝備使用的,也只是發射黑火藥彈的村田式單發步槍和青銅火炮,整體水平遠不如淮軍。但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不僅僅是裝備。

甲午一戰,中國在擁有主場優勢、裝備優勢、兵力優勢的情況下完敗、慘敗給日本,背後的問題確實值得感慨和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