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三個帝王,一個比一個狠毒

在我國古代,有許多精通馭下之術的帝王,他們既能夠讓賢臣充分為自己所用,也能夠排除許多奸臣可能帶來的威脅。這種能力,在開國君主身上最為常見,他們能夠建立政權,自然又特別之處。不過,即使是他們,也難以光靠馭下之術便穩定政權。

於是,有些時候帝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便只好採取比較極端的手段,那便是誅殺位高權重的大臣。

對於皇帝而言,這些大臣雖然或多或少曾為自己的統治做出貢獻,但一旦他們威脅到了皇權,清理是逼不得已的手段。

在我國的歷史上,論起做這樣"過河拆橋"行為的帝王和領袖,這三個人絕對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

第一位,或許說他是帝並不準確,但他確確實實是春秋時期名義上和最高統治者周天子同等地位的"王",他便是越王勾踐。勾踐在歷史上因為戰敗後"臥薪嚐膽"激勵自己,最終成功復仇的壯舉而聞名,但與此同時,他也是一個堪稱絕情的君主。當年越國被吳國擊敗,勾踐被迫俯首稱臣,是大臣范蠡、文種支撐著他度過難關。

此後,范蠡與文種幫助勾踐暗中發展、麻痺吳王,才有了後來勾踐的成功復仇。吳王夫差兵敗自盡後,勾踐立刻封了文種為相,而范蠡則主動表示不想當官,只想歸隱。在離開越國後,范蠡曾給文種寫信道:"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三個帝王,一個比一個狠毒

然而,文種卻沉醉於高官厚祿,不聽范蠡的勸告。

越勾踐二十四年(前273),朝中有人誣陷文種將要作亂,勾踐立刻賜文種寶劍一把,並留言道:"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意思是說,當年你給我出了七條計策,我用了三條就擊敗了吳國,你還剩四條,就拿去給先王試試吧。文種聞言,在悲憤和後悔中被迫自盡。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三個帝王,一個比一個狠毒

勾踐殺文種,是因為二人政見不合、文種能力又強,勾踐不願分其榮華,也害怕自己難以駕馭住他。

在勾踐之後七八百年,中原大地上也出現了一位精通過河拆橋之術的帝王,他便是隋文帝楊堅。

說到楊堅對功臣的過河拆橋,或許很多人並沒有太深的印象,這一方面是因為楊堅所殺者沒什麼名氣,一方面也是因為楊堅對這些臣子的清理,多少有其正當理由。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三個帝王,一個比一個狠毒

細細數來,楊堅所誅殺的功臣足有七人之多,其中大半在隋朝建立時都曾經立下了功勳。楊堅出身關隴集團豪族,憑藉外戚之便從北周皇室手中奪走了政權。雖然過程看上去簡單,但各大家族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在楊堅所誅殺的大臣中,多數是出身大族。

首先我們看宇文忻,其父在北周官至太保,他則是在北周當上了大將軍。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三個帝王,一個比一個狠毒

宇文忻與楊堅關係很好,當年楊堅擅權導致尉遲迥作亂,正是他前去平定。隋朝建立後,楊堅本想對他委以重任。高熲進諫說:"忻有異志,不可委以大兵",於是楊堅便對他有些冷淡。

宇文忻自認為開國有功,卻得不到優待,於是心生怨恨,和有著類似情況的梁士彥、劉昉一同謀劃叛亂,但因事情敗露而被殺。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三個帝王,一個比一個狠毒

楊堅過河拆橋和其他君主有所不同,因為楊堅之所以要拆橋,是因為大部分的"橋"想要加害已經過了河的自己。當然,不將昔日功臣廢黜而是直接誅殺,也算是楊堅仁慈不足。

最後要說的帝王,他過河拆橋的本事和事蹟都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便是明太祖朱元璋。

當年,朱元璋在許多部下的幫助下擊敗張士誠、陳友諒。最後統一全國、登上帝位,完成了從和尚,乞丐到帝王的轉變。可以說,功臣們的努力至關重要。

然而,朱元璋登基後只在最開始對功臣們感激和禮遇,隨著年齡的增長,朱元璋越來越害怕自己的皇位被他人奪去,所以開始了對功臣的大清洗。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三個帝王,一個比一個狠毒

洪武年間,朱元璋接連發起四大案,前後牽連誅殺了數以萬計的官吏,百姓。而諸如藍玉、胡惟庸、李善長這樣的開國功勳,都被扣上"謀反"、"知情不報"等罪名誅殺。

此外,像胡美、傅友德、周德興等明初名將,也都被各種各樣的理由株連而死。

關於朱元璋到底殺了多少功臣,後世有著各種傳說。就算達不到"十去九八"的誇張程度,也有著至少十幾位比較著名和位高者伏誅,我國自古以來過河拆橋的帝王中,還得是朱元璋最為狠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