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幾乎每本巴黎的導遊書裡,都會提到盧氏紅樓。這座位於富豪雲集的八區的五層公館,是整個巴黎最地道的中式建築。想當年,二十世紀上半葉最大的中國古董商盧芹齋,將這裡打造成了充斥著中國古代藝術品的夢幻之地。如今,裡面的藏品乏善可陳,但紅樓這座建築,卻連同盧芹齋複雜的一生,一起成為見證時代的大古董,永遠矗立於巴黎的藍天白雲之下。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巴黎紅樓

一、篡改的出身

盧芹齋的身世,在很長時間內都是撲朔迷離的話題。根據其來遠公司出版的小傳介紹,盧芹齋1880 年出生於浙江的名門望族。家族成員中有軍政要員,也有成功的商人。但因太平天國運動,盧家家道中落。1902年,在巴黎從事貿易的盧芹齋遇見了張靜江,兩人合夥成立了通運公司。1908年,他與張靜江分道揚鑣,成立“來遠公司”,專事古董經營。

可後來《盧芹齋傳》的作者羅拉女士兩赴湖州,調查到盧芹齋其實出生在一個貧苦之家,原名盧煥文,其父因吸食鴉片和賭博破產而亡,母親自盡。盧煥文未到成年,便被堂叔送到南潯張家做僕人。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盧芹齋(左)與張靜江

南潯張家,不僅是南潯有名的“四象”之一,在全國也是數得上的豪門。1892年,家主張頌賢去世,留下 1000 萬兩白銀,而光緒十五年(1889年),清朝全年的稅收也只有 8000萬兩白銀,可見張家之鉅富。張頌賢去世後,張家分為“南號”和“東號”。盧煥文進入最強勢的“東號”,開始在伙房幫廚。1902年,東號二公子張靜江出任法國公使參贊,盧煥文被挑選為隨行家僕,成為其一生的轉折點。

盧煥文對於自己身世的篡改,體現了他深深的自卑和虛榮。他將與張靜江的主僕關係描繪為合夥人,甚至將張家杜撰為自己的家族藍本。直到去世,也不曾對法國子女承認中國尚有親人。

二、在巴黎的脫胎換骨

1903年,張靜江在巴黎成立了“通運公司”,主營茶葉、絲綢、古董等中國商品。其中,古董業務很快就成為通運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在那個國內形勢混亂複雜的特殊時期,張靜江請來了他的舅舅,“收藏甲於東南”的收藏大家龐元濟為他主持貨源,使通運公司總能拿到高規格的珍貴藏品。

例如 2017年西泠印社春拍,一件 632.5 萬成交的“尚藥局”款定窯蓋盒,是目前唯一確認的北宋皇室瓷器。而它最早的拍賣圖錄,清楚地顯示藏品主人購自通運公司。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1905年北宋皇家定窯蓋盒拍賣圖錄

通運公司經營的文物,不僅規格高,數量也多得驚人。據其賬房先生李力經回憶,當時每兩個月需要到中國進一批貨,一年週轉六次,其獲利潤之巨無法估計。而張靜江將絕大部分利潤都用於資助孫中山的革命事業,甚至不惜變賣海外產業。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故宮博物院創始人李煜瀛在他的筆記裡寫道:

“有一次,張先生接到國父的電報,催匯更大的鉅款。立即約集一個秘密會,我亦在座,臥禪(張靜江字)遂決定出賣茶店,以所得供給革命餉項。……”

張靜江以極大地熱情投身革命,頻繁回國聯絡起義。這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更需要極大的精力。公司大部分業務都交給妻子姚蕙、妻弟姚叔來、盧煥文諸人。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盧煥文聰穎好學,很快在公司中成長起來。他說得一口流利的法語和英語,逐漸可以獨當一面。但是盧煥文沒有政治理想,志在謀財。這種經營理念上的分歧,使他與張靜江分道揚鑣。1908 年,盧煥文在巴黎成立了“來遠公司”,並改名“盧芹齋”,經營他最擅長的中國古董。

單飛後的盧芹齋並未和張靜江鬧翻,反而保持著極為密切的聯繫,兩家公司經常互通有無,甚至還幫忙照看張靜江的女兒。盧芹齋很懂得借用張靜江的影響力,尤其在1911年國民政府成立後,張靜江就任民國財政部長、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與蔡元培、吳稚暉、李煜瀛並稱為“國民黨四大元老”,還與蔣介石結拜為兄弟,大力扶持蔣的上位。所以,儘管在 1913 年和 1914 年,國民政府連接出臺了控制古董出口的法令,但盧芹齋依然肆無忌憚的販賣了大量高規格的中國文物,正是囿於張靜江這一強大後盾。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張靜江與國民黨高層的合影。他居中而坐,紅圈內為蔣介石

當時的巴黎,經營中國文物的除了通運與來遠,還有山中定次郎,馬歇爾·賓等人。但是盧芹齋與生俱來的經商天賦,以及中國人的身份,使得他一方面能用最地道的中國方式尋找購買貨源,一方面又能在巴黎以西方人的方式推銷售賣古董。他靈活轉變自己的角色,將無法計數的珍貴文物傾銷到了海外,獲得了驚人利潤。現存於上海博物館的一份拍賣賬單,清楚的記錄著來遠公司1913年一次拍賣的詳細情況:

買入總價是1015185 法郎,賣出價2049125 法郎,毛利1033940 法郎。

1910年,三十歲的盧芹齋與十五歲的法國姑娘瑪麗·羅斯結婚。

藉助張靜江的關係,盧芹齋從中國到法國,從僕人到職員,再到國際知名的大古董商。他通過販賣祖國文化,在人生的上半段,完成了脫胎換骨的轉變。

三、在紐約的功成名就

一戰前夕,隨著歐洲局勢的不斷緊張,巴黎亞洲文物中心地位遭受重大打擊。同時,美國作為新興市場,逐漸取代法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中國藝術品收藏中心。上海港中國藝術品出口數據顯示:

1916 年至 1931 年期間,上海港出口到美國的文物總額是 723 萬兩,佔全部出口總額的 63%;第二是法國,110 萬兩左右,佔總額的 9.7%;其次是英國,110 萬兩左右,佔總額的 9.6%。

敏銳的盧芹齋在此時將生意中心從歐洲轉移到美國,他在歐洲積攢起來的聲望和人脈,使他很快打入美國收藏界,成為許多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的供貨商。

1923 年,佛利爾博物館的首任館長約翰·洛奇提到:

“這裡(美國)除了盧芹齋,沒有任何古董商手中有足夠重要的藝術品……我聽說,他與一位中國政要之間有著可以利用的關係。所以比起別人,他不僅能拿到貨,並且更容易的運出中國。”

很顯然,洛奇所說的這位中國政要就是張靜江。藉助這一關係,盧芹齋很快在美國開拓了無與倫比的市場。甚至可以說,盧芹齋在美國的中國藝術品收藏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個人影響。也正是在此時,盧芹齋將“昭陵六駿”之中的“二駿”,賣給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成為其一生的最大汙點。盧芹齋在這一時期販賣的珍貴中國文物數不勝數。陳夢家編著的《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青銅器集錄》,總共收錄了 845 件青銅器,其中 312 件都是經過盧芹齋之手銷售到美國的。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西安碑林博物館中的昭陵六駿,其中“颯露紫”和“拳毛騧”為複製品

來遠公司達到頂峰的標誌,就是1925年,盧芹齋在巴黎修建了紅樓。一戰後,歐洲市場逐漸復甦,盧芹齋往來活躍於中、法、美三國,並一度在倫敦開設了另一個分公司。他不停的將貨物從中國運出,傾銷到歐美各國,逐漸成為頂級中國藝術品的代表。可以說在中國與西方之間、在供應和銷售之間,盧芹齋為自己贏得了至關重要的戰略地位。

四、客死他鄉

俗話說盛極必衰。經過幾十年的盜掘和戰爭破壞,中國文物遭到巨大的流失。國民政府終於開始正視這一問題,並於1935年加強了對出口文物的管制,令盧芹齋文物來源逐漸枯竭。1940年,盧芹齋在《中國石雕展》前言中,遺憾的說到“中國石雕的收藏已經接近尾聲。”1947 年,來遠公司一批包含二十多件出土青銅器的貨物,被上海海關截獲,並最終移交給上海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新中國成立之後,盧芹齋由於盜運我國珍寶數量巨大,被我國鎖定為堅決打擊的文物走私要犯,永遠不敢回國。其國內分店內的庫存統統被查收,海外公司失去貨源,盧芹齋從此一蹶不振,1950年3月,他發表了一條宣佈退休的消息:

“我已年過七十,經營中國古董長達半個世紀……新成立的新中國政府查封了我上海的大批文物,其中包括我至關重要的藏品。這令我意識到,我的古董生意已經山窮水盡,無以為繼……因此,我不無遺憾地決定,從此退出古董交易行業。”

1957年8月15日,疾病纏身的盧芹齋病逝於瑞士。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自1908年巴黎來遠公司開業起,盧芹齋就與張靜江的通運公司,日本的山中商會並稱為二十世紀初亞洲文物三大巨頭。

能做到如此輝煌的地位,其國內龐大的供貨網絡功不可沒。

一、盧芹齋的國內兩大辦事處

在舊中國,上海的五馬路與北京的琉璃廠,一南一北兩大古玩市場交相輝映,是當時著名收藏家和古董商的集聚之地。盧芹齋在巴黎來遠公司成立後,很快就在這兩大古董聚集地設立了辦事處。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如今的五馬路(上)與琉璃廠

上海辦事處由吳啟周主持,其母是張靜江之弟張增鑑的乳母,與盧芹齋淵源頗深。他們還先後籠絡了管復初、黃壽芝、張雪庚等人加盟,都是上海古玩界響噹噹的人物。

北京辦事處由藏書家蔣汝藻主持,後換成葉叔重、張雪庚等。我國首批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被譽為當代玉器鑑定第一人的張永昌先生,年少時就曾拜師於葉叔重,學習瓷器、銅器、玉器等古玩鑑賞業務,他回憶道:

北京公司第一進院主要是接待一般的客人,第二進院是會計室及員工住處,併兼有較講究的會客廳,第三進院則為庫房。北京公司並不做買賣,只是負責在北京收購文物,並將其運到上海。

北京和上海兩個分公司的負責人都是當時著名的古董商,他們交際廣闊,與國內外的收藏家、古董商、學者多有往來。如魯迅早年在北京時,就曾數到訪前門外的“來遠京號”,與蔣汝藻關係密切。王國維也曾請來遠公司為兒子在海關的工作作保。

二、蒐羅皇家貴族珍藏

從1911年清政府覆滅,再到新中國成立,中國經歷了半個世紀的動盪,大量皇室珍寶流入民間。1912年,“恭親王”溥偉將王府中除字畫外的所有文物,以僅僅34塊大洋的價格一次性賣給了山中商會。而那些沒有賣給日本人的字畫,很多落入盧芹齋之手。例如南宋畫家馬和之的《松巖覓句圖軸》、元代畫家錢選的《觀鵝圖》等。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元代畫家錢選《王羲之觀鵝圖》

三、蒐羅收藏大家的珍藏

從收藏家手中直接購買,是來遠公司最重要的獲取文物渠道之一。

張珩,出身於南潯張家“南號”的著名書畫鑑定家。其父早逝,張珩一直隨祖父張石銘生活。張石銘最好收藏古籍與金石碑刻,是西泠印社的發起人和贊助人。張珩在祖父的影響下,從小耳濡目染,過手的文物不計其數。又因其家底豐厚,購買時往往不計價格,所藏書畫不僅聞名上海,更是聲動京華。但令人心痛的是,張珩的書畫收藏幾乎全部流散,而且相當一部分是通過盧芹齋賣到海外,令鄭振鐸發出“滄江虹散”之嘆。其中包括了唐代畫家周昉的《嬰戲圖》等重要文物。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唐代畫家周昉《嬰戲圖》

四、盜墓者的重要銷售渠道

民國時期,海外強勁的古董市場和政府的鬆散管理,導致中國大陸盜掘橫行。以來遠公司為代表的“洋莊”,則是盜墓分子銷贓的主要渠道。其中最為臭名昭著的,就是盧芹齋主持的“昭陵二駿”的盜賣。雖然國民政府連接出臺了控制古董出口的禁令,但絲毫沒有影響到擁有強大政治靠山的盧芹齋,反而成了他鼓吹得來不易、提高文物價格的籌碼。當時來遠公司的往來信件和電報,經常使用密語暗電,如在1914年6月20日一封信中,特別提醒:

“……倘有此等事,勿用西密,請改用吉密或明碼上好。”

可見盧芹齋和來遠公司的囂張氣焰。

五、文物掮客的販賣

中國是收藏大國,歷朝歷代不乏以經營古董為生的掮客。特別在二十世紀初,古董掮客分佈在全國各地,將收集到的藏品運到北京、上海、天津這些大城市的古玩集聚地。

盧芹齋的北京、上海分公司,天天舉辦流水席,為各地來的古董掮客提供免費食宿,以此獲取各地出土文物的最新消息,搶先獲得高質量古董的購買權,可見其深諳中國古玩經營之道。據盧芹齋的後人回憶,來遠公司財大氣粗,經常能給出比其他競爭者高出許多的價格。而這一切,都有賴於將國寶販賣到外國所帶來的巨大利潤。

六、來遠公司的職業尋寶人

來遠公司有一群專門下鄉收貨的職業尋寶人,盧芹齋在《北宋壁畫》圖錄前言中寫道:

1923 年,……一個專門下鄉淘寶的員工告訴我,在河南與山西交界處一個破舊寺廟中,有一些壁畫,我們有機會能夠得到……

在《中國古玉展》圖錄中,盧芹齋也提到了公司下鄉淘寶者的重大貢獻。

當然,盧芹齋公司的國內購買渠道不僅限於上述幾種。這些渠道互相交錯,構成了精細的文物收購網絡,從而將源源不斷的藏品販賣至海外。而海外銷售文物所獲得的暴利,又使盧芹齋在國內收購文物時更加財大氣粗。如此循環往復,將盧芹齋推向了中國文物走私大佬的位置。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不得不承認,盧芹齋於經商一道有著卓越的天賦。他將中國文物以西方的推廣銷售方式,推介給當地市場,從而獲得了前人無法匹敵的銷售成就。

一、出版圖錄

二十世紀初,古董界開始流行出版銷售圖錄,盧芹齋自然也不例外。僅1915年至1957年,盧芹齋邀請藝術學者編撰的圖錄就有 34 本,包括了中國瓷器、玉器、書畫、青銅、石雕等各個門類,幾乎是每年一本。這些圖錄印刷精美,編排得宜,且大多由國際頂級學者執筆,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在每一本圖錄扉頁的正中央,都有一個非常醒目的繁體“盧”字,這既是盧芹齋的姓,也是公司的商標。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中國古代玉器展》圖錄扉頁

不僅如此,盧芹齋還積極為學者提供自己的藏品以供研究,並不遺餘力的在其他方面給予幫助。如《歐美重要私人珍藏遠東藝術陶瓷》、《中國玉器三千年》等重要專著,都包含了盧芹齋的藏品。而這一切,都對盧芹齋的古董銷售起到了極大的積極作用。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盧芹齋來遠公司出版圖錄門類比例表

二、舉辦展覽

工業文明興起之後,歐美國家非常流行舉辦博覽會,以展示各國的經濟、文化、技術成果,並藉此開展貿易。在1905年比利時黎業斯萬國博覽會上,作為通運公司代表的盧芹齋不僅擔任了中國評獎委員、茶葉類副議長,而且獲得了清政府頒發的榮譽獎。嚐到了甜頭的盧芹齋開始在其後的經營生涯中,不斷以展會形式推介自己的商品。《藝術新聞》在1931年 1月7日頭版高度評價了盧芹齋的展覽:

“囊括了中國藝術的各個方面,從新石器時代的陶罐,到17世紀的漆器屏風。他精選每個時代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品,讓美國的收藏家和學生們對人類文明的燦爛歷史有一個全面的瞭解。”

1934 年盧浮宮舉辦“中國青銅器展”,盧芹齋積極參展,並偶遇故宮博物院派來的傅振倫等學者。傅振倫在日記中回憶道:

“蘇州古玩商盧芹齋,也在倫敦參加文物展,以推廣銷路,並恬不知恥地向我說明經他盜賣給外人展品的原來價錢。如高 45.5 釐米的商代雙羊大銅尊,以4000英鎊售於尤莫佛蒲拉公司……”

三、報紙廣告

二十世紀上半葉,最佳信息傳播工具就是報紙。當時關於亞洲藝術的報紙主要有《藝術新聞》、《紐約時報》、《帕納索斯》、《東方藝術》等。盧芹齋明白,這些重量級專業藝術期刊上的文章,都將轉化為可觀的經濟價值。因此,盧芹齋的每一次展覽銷售,都伴隨著大規模的新聞媒體報道。

1924年12月5日,盧芹齋舉辦“盧芹齋公司藏中國古代青銅器展”,12月13日他即在《藝術新聞》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宣告商代青銅鷹形尊由美國駐瑞典大使羅伯特·布利斯先生購買。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外交官買了中國古代青銅器 ”新聞版面

四、捐贈

盧芹齋經常向博物館捐贈藏品,顯得非常大方。因為此種行為本身就是絕佳的廣告,目的仍然是為了帶來更多的銷售。

1916年,盧芹齋贈送給波士頓美術館一件站立羅漢像,捐贈的附加條件是,需要在站臺上擺放一個大型的、永久可見的標籤:“紐約來遠公司盧芹齋贈”。1935年,盧芹齋將一件約 6 米高、二十噸重的隋代阿彌陀佛像贈送給大英博物館,條件是需要明確的介紹詞:“提供者:盧芹齋公司”。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大英博物館藏隋代阿彌陀佛像

1947 年,著名考古學家應陳夢家,在美國耗費一年時間,寫下了《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青銅器集錄》一書。盧芹齋在陳夢家的整個調查過程中給予了最大限度的幫助。也許是受到了陳夢家的觸動,盧芹齋最終同意了這位學者的請求,向清華大學文物陳列室捐贈了戰國青銅重器“令狐君嗣子壺”。這是罪孽深重的盧芹齋為數不多的一次自我粉飾;是盧芹齋內心矛盾糾葛的體現;也是盧芹齋捐贈給國內博物館的唯一一件藏品。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令狐君嗣子壺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2012年,紐約蘇富比“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專場中,一件盧芹齋舊藏的東周青銅蟠虺紋壺(即“陳侯壺”),以153.85萬美元成交,位列青銅器類拍品價格之首。中國藝術品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以來,是如何為為歐美收藏家所接受,並逐漸與西方重要收藏品價格並駕齊驅的?不能否認盧芹齋這樣的商人,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東周青銅蟠虺紋壺

於是有人說,盧芹齋啟蒙了西方對中國藝術品的認識和欣賞。中國藝術品在西方各個博物館中,就像是一位位無聲的宣傳大使,傳播著璀璨的中國文化。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新舊政府的多條禁令之下,盧芹齋持續不斷的走私了大量珍貴文物,其本質目的是赤裸裸的功利行為,與保護文物無半點關係。

盧芹齋死前,雖然承認自己造成了大量珍貴文物的流散,但仍然為自己辯解道:

“我的確非常羞愧,因為我是這些國寶流失的源頭之一。但是我唯一感到欣慰的是:這些文物沒有一件不是在公開的市場上與其他買家競爭購買得到的……”

也許,盧芹齋在死前,內心是愧疚的。但是倔強的虛榮心,依然讓他死咬著最後一點可憐的遮羞布。“丈夫遭際須身受,留取軒渠付後生。”盧芹齋的所作所為,讓他與吳梅村一樣,難免被後人唾罵的結局。

盧芹齋的一生,是中國近代文物外流的縮影。他在最嚴峻的時代,腳跨大洋兩岸,將數量巨大的中國文物運出了祖國。他割裂了中華文化的傳承,給中國文化遺產、中國考古研究、中國文物鑑定事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這是個人的悲哀,更是中國的不幸。

“留取軒渠付後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物走私犯:盧芹齋

《清末至民國文物外流之原因分析——以上海古玩市場為觀察中心》

《古畫留真——美國中國繪畫接受史中一段隱沒的歷史》

《倫敦中國藝展始末》

《拍賣圖錄引出的故事——盧芹齋與來遠公司》

《關於昭陵六駿被盜真相的幾個問題》

《盧芹齋文選》

《海外中國青銅器圖錄》

《中國拍賣古文獻目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