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了千年的6匹馬,原是唐太宗坐騎,卻被盜墓賊賣了12萬美元

馬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夥伴之一,在人類的歷史上,馬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中華文化的歷史上,關於馬的成語也有很多,雖然現代的高科技逐漸弱化了馬的地位,但不可否認的是,馬在我們中華文明中,也是不可替代的。我們常常自稱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殊不知從中華民族文化誕生的那一天起,馬文化就跟隨著中華民族的進步而進步,我國成為了養馬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也是馬文化比較發達的國家之一。在我國的歷史上,有很多的名人都非常的喜歡馬,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關於馬的歷史文化古蹟。

存活了千年的6匹馬,原是唐太宗坐騎,卻被盜墓賊賣了12萬美元

戰爭,可以說是古代的家常便飯,一個帝王幾十或是幾百年的苦心經營,一場戰爭就可以將其毀於一旦,而戰爭除了大量的人力,馬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要說戰場上最能得到皇帝信任的,不是大將君臣,而是他們的坐騎——馬。唐朝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朝代,而說起唐朝的馬,就不得不說到唐太宗的六匹駿馬。在唐太宗統治的最後幾年,他不惜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同一時間征戰中國的三條戰線,伴隨著唐太宗征戰的,有六匹表現優異的駿馬。

存活千年的六匹駿馬

存活了千年的6匹馬,原是唐太宗坐騎,卻被盜墓賊賣了12萬美元

都說"時勢造英雄",有時候,戰爭也成就了駿馬,每一次戰局的逆轉,都離不開一匹佳騎。戰爭結束之後,唐太宗命宮廷工匠畫師將戰場上表現優異的六匹坐騎,製作成了浮雕,還將這些浮雕裝飾在自己的陵寢作為陪伴,而這些浮雕就是著名的昭陵六駿。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而六駿則被雕刻在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每塊石刻寬約為2米,高約為1.7米。六匹駿馬,每一匹駿馬造型十分優美,雕刻線條也相當的流暢,是古代珍貴的石刻藝術品,可以說,這是六匹存活了千年的駿馬。

昭陵六駿

存活了千年的6匹馬,原是唐太宗坐騎,卻被盜墓賊賣了12萬美元

眾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騎兵將領出身的,所以他對馬匹可以說是非常的熱衷。當時戰馬的主要來源是突厥,這從六駿的名字可以看出來,"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颯露紫"。有的名字讓人不知所以然,但若是以突厥語來翻譯,就不覺得奇怪了,比如"颯露紫",突厥語為"isbasa",意思為勇士。隨著歷史的變遷,這六匹原是唐玄宗坐騎的石刻駿馬也被保留了下來,直到上個世紀初,這段完整保存的歷史才被盜墓賊毀壞。

突如其來的災難

存活了千年的6匹馬,原是唐太宗坐騎,卻被盜墓賊賣了12萬美元

我國的近代史是一段曲折而艱難的歷史,不僅是對於我們而言,對於我國的文物也是如此,列強侵佔我國的領土,掠奪我們的文物。1912年,外國的侵略者教唆我國的文物分子,從陝西昭陵將二駿——"颯露紫"和"拳毛騧"盜出,索性在搬運的時候,又被截獲。輾轉反側後,二駿又流落到了我國的古董商盧芹齋手中。而這時候的二駿已經受到了損壞,盜墓分子為了方便運輸,將二駿拆分成了幾塊,英俊優美的駿馬就這樣遭到了突如其來的災難。

12.5萬美元的交易

存活了千年的6匹馬,原是唐太宗坐騎,卻被盜墓賊賣了12萬美元

1918年三月,當時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館長第一次看到被運往美國的二駿,非常的興奮,便致信盧芹齋,想要將其買下。盧芹齋作為一個商人,面對著利益,也表示願意出手,他叫價15萬美元。在籌集了兩年之後,二駿就這樣落入了外國人手中,最終成交的價格是12.5萬美元,時至今日,二駿仍然被收藏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博物館中。六匹唐太宗最喜愛的駿馬,六幅刻在昭陵的精美石刻,被盜墓賊盜走後,就這樣被肢解,以12.5萬美元賣出,流失海外,何不悲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