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引导宝宝开口学说话?

果小果育儿


引导宝宝说话,家长参与很重要,我家宝宝很小的时候开始,我每天都会跟他说很多很多话,一个是给他语言环境,还有就是传达爱意,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宝宝开口说话后,不要太在意宝宝的发音,你在适当的环境下重复用正确的发声音与他沟通就可以,不要在他说完后,强调他的错误,并要求改正,这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时间长了他会自己调整改过来。我家宝小时候管出租车叫秃塔秃,不知道从哪学来的发音,刚开始我执意纠正,后来发现,他再看见只是指不说了,我就在讲故事的时候多次重复,后来慢慢就学会了


沐耳发声


其实不用着急,只要孩子肯听懂你说的话,就是正常的。早几个月晚几个月开口都没关系的。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你会发现,当初早开口还是晚开口已经不重要了。

我儿子就是那种开口晚的孩子,1岁1个月的时候也只是会喊妈妈。直到快2岁吧,他才开窍了,突然开始说很多我以前教给他的词,没几天又开始数数,从1数到10;然后慢慢开始说超过5个字的句子,但是有时候说得还是不清楚,但是会去说,不清楚他也愿意去说,有时候还会结合动作,边说边用肢体语言表达。

孩子开口说话的确有早晚,父母应平常心对待,不必过于焦虑

其实孩子的成长发育个体差异很大,我甚至见过有个孩子3岁才开口说话,之前也是只爸爸妈妈这样简单的词语。

还有就是“男孩开口晚”我挺赞同的。我儿子和我外甥女差了10天,但是1岁1个月的时候,我儿子还只会爸爸妈妈,而我外甥女就已经会爷爷奶奶等等其他词语了。整体上,女孩就是开口早一些,男孩开口晚一些。

如何引导宝宝开口说话?

父母不要过度焦虑,但也不要不作为。除了平日里教孩子喊人名,物品名等等,父母还可以做哪些呢?

1、不要立马满足孩子的需求,“逼”他说话。

我见过一个奶奶,吃饭的时候还不等孙子说话,只要孙子把眼睛看向那道菜,或者用手指一指,奶奶就已经把菜夹到了孩子嘴边。这样肯定是不行的,所以生活中,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在孩子有需求的时候,给与孩子表达的机会,而不是看到孩子一指,就立马给孩子完成一件事。

2、多给孩子读绘本。这个办法我儿子非常受用。

我开篇就说过,我儿子说话就挺晚的,后来我就特意每天中午和晚上睡觉前,给他读绘本,就是那种简单的认知绘本,我儿子只是听,不开口说,可是我就还是坚持给他读,等到后面他开口说话后,突然有一天,指着绘本上的大灰狼,羊妈妈,叽里呱啦跟我说了好久😄你看,虽然读绘本的时候孩子没开口说,但是他已经将词汇储存在脑子里了。

总之,孩子开口说话急不得。父母做了引导的情况下,慢慢来,顺应孩子发展。

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我是格格斗,2岁男孩的妈妈,喜欢读书,热衷儿童心理学研究,育儿路上与宝宝共成长。欢迎你关注我的头条号@格格斗爱baby)


格格斗爱baby


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发展水平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宝宝一岁多就会说话了,有的宝宝两岁多了还不会说完整句。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有的宝爸、宝妈发现孩子说话晚很焦急,会担心是不是自己家的宝宝没有人家的宝宝聪明,其实这个是没有必要紧张的。宝宝说话早晚跟智力是没有关系的。

宝宝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发音是很困难的,当他发出一个单音节字的时候,你千万别笑话她,或者置之不理,你要跟她一起不断地发那个音,我孩子子小时候,嘴巴里最先发出的声音是“婆”,刚开始的时候是无意识的,后来她爸就跟着她学“婆”,然后她就看着她爸爸的嘴巴不停地说“婆”,练了几天以后,宝宝知道看大人的口型了,当大人的嘴巴开始发“婆”的音时,她先发了出来。发出声音以后她会很开心,然后她又开始发“婆阿”的声音,我们就继续练,练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就引导她发"阿婆”的音,慢慢地我就指着年龄大一点的长辈让宝宝叫“阿婆”,宝宝就开始“阿婆阿婆”地叫了,人家表扬了她以后就越叫越起劲。

我侄子小时候,没有人跟他练习发音,所以学说话比较晚。因为他刚刚开始发音的时候,她妈妈就笑话他,像个小哑巴,呀呀呀呀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你别看孩子小,他其实是听得懂大人说的话的,以后他一说话赶紧将头藏进妈妈的怀抱里,很难为情的样子。

所以,孩子学说话语言环境还是很重要的。假如带他的大人平时话不多的,孩子晚说话的比较多。家里的大人都很健谈的,一般来说孩子说话都比较早。

还有孩子刚学说话时你要反复跟他练习,不要怕麻烦。一旦他开口了,他一下子就爆发了,平时积累在小脑袋里面的东西激活了,叽叽喳喳说个没玩,像个“话痨”,这就是所谓的语言爆发期,语言爆发期的时间每个宝宝也是不一样的。

宝宝不愿意说话,还有一招就是物质奖励,拿出他喜欢的食物或者玩具逗引他,逼着他说话了才给,这种方法也是奏效的,不妨一试。

我是佳期有遇 欢迎互动留言


佳期有遇


我是末末宝贝的娘亲,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家宝宝现在一岁半了,也刚开始学说话,而且我发现宝宝最近学的很快,那就我最近的观察和实践分享给大家。

首先,要给宝宝多说话。宝宝自己每天哇啦哇啦的说很多话,虽然我们听不懂,可是我们父母不要也哇啦哇啦的回复宝宝,要给宝宝慢慢的说他附近所看到的东西,给他讲那是什么,说的时候语速要尽量放慢。

其次呢,每天给宝宝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叠音的词语,看到一个亲人就让宝宝叫,慢慢的宝宝就会自己开口叫了。

还有,一定要让宝宝和别的小朋友玩,我家宝宝就是跟着邻居姐姐玩,姐姐说什么他都愿意学,而且还学的很快。

这就是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到大家。





末末宝贝的娘亲


我的两个孩子都是一岁左右开始说话,到一岁半的时候词汇才丰富起来。所以要顺其自然,我们可以在宝宝开口说话前做些利于宝宝说话的举动

1.在宝宝面前多说普通话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件事,大宝一岁左右,婆婆指着绘本上的鸭子,告诉大宝:“看这个小扁嘴,有四个爪子 ”我们都笑喷了,事后再也不敢让婆婆给孩子讲绘本了。别看孩子不会说,她都记在脑海里了

2,多在宝宝面前重复说话

之所以宝宝容易开口说出妈妈,是因为我们经常在宝宝面前重复这个词。每看到一个物品,一个工具,一件事情,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边指边教,

3,多让宝宝和孩子接触

婴语的世界我们不懂,两个有小朋友在一起就会彼此开心很多。让两个孩子互相学说话,效果也是很不错的,不试试怎么会知道。


芹泽妈妈


平时每做一件事都要和宝宝说说,虽然他不会说,但是会听,听着多了也就会有意识的想开口说话。

我家宝宝也快一岁了,家里人有一点点事都喜欢和宝宝说,宝宝眼睛大大的望着,有时会微笑一下。现在跟着舅舅学“啊”“哦”,数手指1-10,数一就是一抓,学不到舅舅那样一,二,三...的勾手指,他就急得啊哦叫。





明月崩滴崩


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现在孩子说话晚的很多。我也是亲身经历过孩子不说话时那种焦虑。我家老二是快三岁才开始会发音说话,半年的时间已经能说整句的话,现在能很好的表述清楚他想说的。

我们并没有报什么语言班,也咨询过一些机构,真心的是贵呀。如果最父母的完全相信那些机构,还不如信自己。因为没有睡谁比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还不如每天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论在家还是在外都要跟孩子交流。

首先,一定要多跟他说话,不论什么时候,反复强调孩子做的事或者父母自己做的事。例如:“宝宝要喝水呀?你说喝水”“妈妈要给宝宝倒水了,你说倒水”“妈妈要去给做饭,你自己玩一会好吗?你说好。”不论宝宝回不回应都要跟他说,然后在重点强调一下这个事的词。因为目前就是为了让宝宝先学会发音,在孩子面前说话就要简单明了。

反复的强调一个词或字。让他知道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我要口渴,要说“喝水”,我要打开盒子,要说“打开”,我要开电视要说“电视”等等这些。

您家宝宝刚一岁多,只要您和家人坚持不懈的配合宝宝,宝宝开口说话就不是问题。还有一定要相信孩子,父母也要摆好心态,切记不要急躁!



安闲散人


我儿子2岁多了还只会叫妈妈,然后突然就什么都会说了!老人说,有的孩子就是嘴巴比较懒哦。不过呢,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坚持跟孩子说话,读故事,聊天,读绘本,即使孩子不说话,他也是能明白能懂得。放松心情哦,慢慢来别担心!



成长无限可能


您好,我是小海豚的奶爸,希望答案可以帮助到您。

孩子一岁一个月,正是学说话的时候。有些孩子会学的快些,有的则慢。

另外,让宝宝开口学说话,多培养孩子听的能力,孩子听多了才会学着说。

听力的训练是语言的启蒙教育,父母在生活的细节中,培养孩子的听力。

1)找声音:在孩子周围,一切声音都可以成为孩子的教材。比如,给孩子准备不同的东西,分别使它们发声,并暗示孩子“这是什么声音?”

2)听故事:孩子很喜欢听故事,故事也可以培养孩子语言发展的能力。如果有条件,可以每天晚上给孩子讲一些故事。在讲的过程中,注意表情、语气、情感、眼神的交流。

3)听歌曲:父母可以给孩子选择或者亲自唱一些优美、欢快的歌曲。音乐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听觉感受、促进孩子情感体验、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孩子语言能力。

父母在锻炼孩子表达能力时,不仅要教孩子一些词汇,还需要注意说话的方式、音调、面部表情和形体手势等。

1)学说话:平日中,父母要多和孩子说话,孩子才容易学习到一些词汇量。比如,在喂奶时、洗澡时、哄睡觉时,父母使用亲切的语言、柔和的声调、愉快的表情和孩子说话。当孩子“咿咿呀呀”说话时,父母要注意听、别打断孩子、随时给予孩子回应,并加以鼓励。

2)“逗”孩子:当孩子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时,比如“咳、噢、啊”时,父母要创造一些机会,逗孩子发出声音。比如用手拍桌子,并拉着孩子一起拍。一边拍一边“配音”,鼓励孩子学说话。

3)多聊天:在聊天中,孩子会积累词汇量。但是由于孩子年纪小,语言表述不连贯,出现用词不当或重复的现象。这时,父母不要去批评孩子。只要多多示范,孩子渐渐就会掌握语言的技巧。

4)词语接龙:再经过几个月后,孩子逐渐会掌握一些词汇。这时,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比如:“妈妈看病需要到——”“肚子饿的时候需要——”“你最喜欢吃——”结合孩子知道的词汇,父母做出提问。一方面可以巩固他知道的词汇,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会增加新的词汇量。

另外,给孩子创设理想的语言家庭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生活中,给孩子摆放他喜欢的玩具、物品,让他们边探索边学习他们的名称和功能。可以带孩子去商店、公园、动物园等场合,提高孩子语言表达的意愿。鼓励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去交往,在交往中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

父母在培养孩子说话能力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地方

1)多鼓励孩子可以提高孩子说话的积极性。不要因为着急让孩子喊出一些词语,便强迫、批评,甚是是开一些没必要的“玩笑”。“笨死了,连这也不会说;等等。”

2)避免家人包办的情况出现。现在的孩子一张嘴、一抬胳膊,家长就能明白孩子是什么意思,然后尽快满足孩子的欲望。但是,这样会削弱孩子的表达欲。父母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孩子用语言去表达。

3)尽量给孩子营造交流的环境。有一些父母本身比较内向,回到家后很少跟孩子交流;有些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玩手机、游戏、电视剧上面,孩子会缺少交流的环境。这也会让他们出现语言发育缓慢的现象。

关注小海豚的奶爸,每天分享育儿知识^^


小海豚的奶爸


1岁1个月的宝宝能够理解你说的话了,这个时候你要帮他增强理解能力,多和他说话,虽然他回应你的时候会不多,但是你要尽可能的告诉她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比如你要给他洗澡时,可以简单明确的跟他说:“妈妈现在要给宝宝洗澡了”,比如喂东西时,可以说:“今天的红苹果很好吃哦”等等,通过日常的生活来加强他的语言学习。

同时说话的时候要注意以下:

1.用词语表达他熟悉的玩具和物体的时候要一致,比如今天说这个宠物是“猫”,明天就不要改成你给宠物猫取的名字如“喵喵”,减少他学说话过程中的混乱。

2.跟他说话时一定要放慢语速,吐字清晰,尽量用简单的字词和短句子。

3.用图画书可以帮助强化语言学习过程,和他一起看书学习的时候要时不时创造机会让他参与进来说话,比如提问题给他,等他回答,或者当他说什么的时候你就跟着重复,加强双向活动。

4.男孩子一般语言发育速度比女孩子慢一点,不管他何时开始说话,他最先学会的应该就是熟悉人的名字、喜欢的东西、身体的部位等

了解以上几点后,希望能带着你的孩子开心的一起学习!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