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二月初春,小秦淮看柳


早春二月,大地复苏。


惠风和畅,水边的柳枝最早透示出春的信息。几阵温柔的雨丝飘洒过后,不经意间,枝条上便绽开米粒般的鹅黄色嫩芽。


嫩芽渐渐舒展,由浅变浓,绿色便溶化开了,渲染了枝枝丫丫,满目苍翠,随风飘荡,横无际涯,沁人心脾。

二月初春,小秦淮看柳


历来有“扬州宜杨”一说,或者说,扬州与柳树向来不分彼此。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浩浩荡荡的龙船队从洛阳到扬州。为了使拉纤女免遭烈日暴晒,下令堤岸两旁遍植柳树。隋炀帝一路赏柳,乐不可支,还赐给柳树姓“杨”,杨柳的名称由此传开。扬州旧城内有南柳巷和北柳巷,也有一则凄美动人的传说,与柳树相关。


扬州丰厚的土壤,向来是栽培柳树的沃土。在这里,种植柳树似乎极其容易:“冬月插之,至春即活,三四年即长二三丈……或五步一株,十步双树,三三两两,立园中”,应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浪漫诗句。


二月初春,小秦淮看柳

扬州城区看柳的地方很多,最佳处当数瘦西湖的长堤春柳和四桥烟雨。乾隆六次南巡江南,每次到扬州总不忘对如画的“柳烟”咏叹一番:“寂寞隋堤烟柳在”“傍岸烟低笼緑柳”“沿堤弱柳揺金缕”,屡次提及,不厌其烦。郑板桥说:“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道尽了柳树与扬州的亲密关系


碧水萦绕,绿柳环合,如诗如画。正当春雨菲菲时际,柳色笼罩着秀水,如烟似雾,好像一幅朦胧的山水长卷,绵延不断,晕染出一派绿杨城郭的旖旎景色。



旧城内看柳的好去处,首推贯穿市区南北的小秦淮,这里的葱翠柳色,袅娜玲珑,别有一番婉约风致。

二月初春,小秦淮看柳

小秦淮之名,不载志乘。清王文简《虹桥游记》云:“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为虹桥。”《平山堂图志》云:“小秦淮为小东门内夹河。”明清时期,它是扬州旧城与新城之间的界河,后来城市扩展,成为内河。


​有《小秦淮赋》云:“扬州城西而北,有虹桥焉,天下艳称之。其水号小秦淮,盖与金陵相较而逊焉者也。名之旧矣,而知者尚少。幽居多暇,因为赋之。其词曰:入名区而访胜,孰停骖而驻辙?惟一水之潆洄,抱高城之嵽嵲。尔乃源从蜀岭,委注韩溟,近穿廛閈,远入郊埛。镜流写月,剑卧涵星,映层峦而凝紫,照芳陇以呈青,延缘远岸,窈窕回汀,北界黄金之坝,西通保障之湖,南带潆而沼汇,东箭直于城隅。条四达而无碍,绵十里而有余。其中则有官柳连堤,野桃散谷;处处枌榆,家家桑竹;碧梧风袅,苍松雨沐…… ”

二月初春,小秦淮看柳

自北水关桥迤逦向南,小秦淮蜿蜒曲折,直抵古运河畔。沿岸边新砌的石板小道行进,摇曳多姿的柳树频频向你招手致意。缀满嫩绿新叶的枝条,随风飘拂,犹如临水照拂婀娜多姿的少女。绝无丝毫轻狂态,风一止,低垂粉颈,分明还带着怕与人语的几分羞涩。


这时,你一定会记起唐代诗人的吟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眼前楚楚动人的景色,不正是诗人们行吟放歌的蓝本吗?



小秦淮的柳色,衬托着风格迥异的小桥,彰显出她的柔曼和妖娆。一棵连着一棵的柳树,一缕牵着一缕的枝条,夹岸而立,舒展垂荡在水面上,步移景换,浑然是一幅幅清丽脱俗的中国水墨画。

二月初春,小秦淮看柳

河面不宽,两岸的柳枝相互映照,映绿了河水,映绿了河畔的水边人家,周围的景色因之愈发绿得浓郁。小秦淮畔成行的柳树,宛如扬州围着的一道绿色腰带,柔情万种,美不胜收,足以与金陵城烟笼堤岸的“台城柳”相匹敌。


工作繁忙的性情中人,白天忙于公务无闲暇看柳,趁着皎洁的月光,与小秦淮的柳色作一番亲昵接触。皓月当空,泛光灯掩映下,小桥流水边的条条娇柔柳丝,愈加体现出扬州自古温婉多情的情致,“予人以十分依恋之感”(陈从周语)。



徜徉于浓绿丛中,畅想随之飞舞:风流太守在平山堂前手植“欧公柳”,是小秦淮的柔枝碧叶启发了他的灵感;清代诗坛翘楚王士桢歌咏绿杨城郭,少不了这里绵延不断醉人柳色的贡献;乾隆的龙舟划破小秦淮的宁静,两岸柳树亭亭玉立、风姿绰约,痴情的帝王竟乐而忘返……

二月初春,小秦淮看柳

倏忽间,桥洞口飘出的一叶扁舟,打破了徜徉在回忆隧道中的思绪。一名身着鲜亮衣衫的中年女子站在船头,她手执专用捞网,左右挥舞,动作优雅,一网又一网的打捞漂浮在水面上的杂物,同时热情奔放地亮起了银铃般的歌喉:


烟花三月是折不完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文图/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