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草书是不是最难的一种书法,怎样评价一个草书作品?

满血原地复活的南恩宠


草书确实是几种书体中最难的!

同时也是最能体现书家性情的书体。

草书第一难在技法元素:

草书是各种书体元素的融合。楷书的点画、行书的结体、隶书的块面、篆书的线条,都能在草书中得以体现。草书不是自身孤立存在的单一书体,写好草书尤其是大草需要各种书体的支撑。

草书第二难在章法和谐:

草书变化万千,如何能在变化中求得整体统一赏心悦目,是非常不易的。

草书第三难在才情:

光有技法元素和章法的融合还不够,还需要书家根据自身才情,打造属于自我的独特风格,形成自己的独特面目。

当前在草书的书写当中,我非常喜欢和看好两位书家,李双阳老师和后起之秀李茂江老师,他们都已在上述三点上有很大的突破。

附上两位老师的作品:






徐茂生书法


草书是最能抒发性情的艺术!

就像张旭,就像怀素,在喝醉的情况下还能把草书写精彩,甚至能发挥出平时不能达到的境界!原因是什么?是技能,是才气,是对书法的认知达到极高境界的体现!

有人说现代的书法家也可以达到写草书抒发性情的地步!是的!他们做到了抒发性情,可是,你看到了他们的败笔吗?别说是书法性情,即使是规规矩矩地写败笔都存在!基本功在哪里摆着呢!

草书需要高速书写能力,就像一辆跑车,在高速行驶中转向,刹车,加速,不会失控,不会失误,没有高超的驾驶技巧可以吗?敢吗?或许这个比喻不恰当,因为书法有人敢啊!不怕败笔的人敢啊!

狂草最难,个人感觉是技巧与力度与速度结合在一起的难!没有写几个方面的结合,就不难了!


一笑貫长天


草书是不是最难的一种书法?这个问题看从哪方面讲,要说识认角度讲,它是有难度,但要从书写的角度耒说,倒是比楷书好写的多。

草书的产生源于对正体字的快速书写的实用目的。比如,隶书的草写就是章草,而楷书的草写是小草,至于大草和狂草则已属于艺术化的范畴了。既然是为了快速,必然地不可能难度增加。倒是楷书的横平竖直是要经过练习才能做到的。


而说到草书作品的评价,从王羲之的《十七帖》,到怀素的《自叙帖》,再到王铎、傅山,乃至近代的于右任、林散之等等的各种草书,可以说风格不一、姿态万千,似乎没有个统一的标准,但其实不然。书法作为一种半抽象化的艺术形式,凡作品的评价都有两种方式,一是标准化,二是风格化。

标准化,就是参照标准的,历史的、大众化的审美方式来评价。比如,以欧颜柳赵以及田楷为参考来评判一幅作品。

风格化,就是从作品自身的角度出发,尝试体会和理解其风格线索或逻辑。当然,也可能由于其过于主观化而无法被人解读。


老陈聊书法


清翁方纲说:

空山独立始大悟,世间无物非草书!

草书不仅是最难的一种书体,还是世界上最难的一种中国人创造的最高的反映天道人格的笔墨艺术。

评价一件草书的艺术性,要看草书章法构成的难度,即草书挥洒的放逸程度,亦即狂度。

点画粗细之对比,字形大小之对比,线条长短之对比,结体疏密之对比,笔势收放之对比。

这五个对比度越大越好,否则非狂草,只是小草。



王乃栋说书画


范笑歌论高闲草书时诗云:唯草凭天纵,每书汗津津。

可见草书有多难,草书并不是随意性多的书法,相反,需要很强的法度意识,更讲究可控性。



艺国神殿


我喜欢草书。但除了张旭与怀素和毛主席的草书作品,其他的历代所谓的大家大师,余尽不纳眼里。

为什么?

因为第一、草书要讲究形式上的美,即使是怪石林立、惊涛骇浪,也要在美的原则下来体现,并与作品的内容相统一。例如《自叙帖》。不是说你写的是草书,就可以放浪形骸、放荡不羁。第二、草书固然是草,有它自身的规律与要求。但是力争做到字体的认识度,才是重要之要的。也就是说——一幅草书作品不仅阳春白雪喜欢,就是下里巴人看了也能看懂。实现雅俗共赏,才是草书上上经典之作。在这方面,草书练家、大家都要学习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和《七律长征》。第三、草书的情感表现、思想迸发,要遵从上述两个原则,并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作品整体。





元亨利贞


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

1“简单”是在不懂草书书法的人眼里,写草书是乱画,在他们看来自己也会,乱画就是草书。[呲牙][呲牙][呲牙]

2为什么最难呢,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 ,要想写好草书,难如登天。

李白的(草书行歌)写出了写好草书的最高境界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草书带有鲜明个人特点,一看就知道是谁写的。草书满纸烟云,神采飞扬,犹如佳人 ,使人不能自拔!一副好的草书作品,千古流传,百年不一定能出一件作品,所以草书是书法皇冠。👑





墨九三


草书是书法之最高境界,完全没有了方块字的横平竖直,点划撇捺之束缚,任由书者书意驰骋,笔走龙蛇,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狂草更是草书中之颠峰神品、仙品,完成了书法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渡与升华。狂草重在一“狂“字,怎么能狂起来?如杜甫长安八仙歌中之草圣张旭,三杯下肚,脱帽露顶,如疯似癫,腕底游龙惊蛇,满壁朝雾云烟。张旭的代表作《古诗四帖》凡四十行,一百八十余字,笔画丰满流畅,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张驰大度,狂得已没有了自我,唯见云烟缭绕笔力抛鼎,实乃狂草一族凌绝颠峰之篇。

草书难写吗?那是必须的。要写好草书,不但要具备坚实的书法功底,更要有深厚的文学艺术基础,有超凡的领悟性,想象力,抽象思维。否则既便付诸一生努力亦难望及项背。

为此余曾有《张旭》一诗以述崇拜之心,借此提问一并列出,敬请各位师友斧正。

七言· 张旭

颠狂挥毫起云烟,

草圣三杯不虚传。

前无古人尘埃定,

后无来者亦堪言。


双樵\n


看草书,其实无非几个方面。

第一步看章法,无论他的章法如何变化,首先要看是不是阴阳协调,墨色变化是不是丰富、顺畅。一幅好的作品,第一感觉就是舒服,舒服中带着丰富。

第二部是看字法,也就是草法。草书的用笔结字都是有规矩的。虽然很多人觉得草书千变万化,事实上它确实也能千变万化,但它有规矩,是规矩中变。

很多人是没规矩,瞎变,这就是不入门。也有些人如田蕴章一样,有规矩,但没什么变化,这就是比较普通的作品。

有规矩还能做到千变万化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能在书写中把字形的变化表现的丰富,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最后看笔法,草书笔法是非常难的。

主要是变化太丰富,用一面锋写跟用八面锋写,即便同一个字,同一个形,写出的水平也不同。

比如上边的连断,技术难度就不一样。

连着那个明显要运腕,而断开的那个只需要运指就可以。

技术的丰富性,是笔法的一个关键。

这就跟杂技一样,骑独轮车不算厉害,骑独轮车走钢丝就很厉害,骑独轮车走钢丝时还能扔五个球,就更厉害。

其实草书强调的就是规矩,规矩中带着丰富的变化。

谁能在严格的规矩下写出更丰富的变化,谁的水平就高,仅此而已。

当然,有些人变化不多,但意境深远,这则是更高的境界,比如董其昌。


一木半先生


应该草书的比行书难,难就难在千人千草,无章可循。

。阅读草书主要从以下几点,一,整齐布局,虽草,但行与行,字与字,基本要分清,字大小虽错落,但要有致。

二,圆润飞动,转角处要圆润,整个字要飞动。具体你看自叙帖,一个国字,方变圆了,润有,飞动也有了。

三是力度,恕我狂妄直言,林散之与于右任对照,林缺少力度,病秧子字。你对照一下祝允明所写曹植诗及赤壁赋,一比就知道了。

飞动圆润与力度应是有机的统一。有这点,字才有欣赏价值。

不要被专家天花嘴吹懵了,这三点,特别是圆润飞动,缺了这点字变得断头折笔,槎枒锋芒,再多的功力也给人丑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