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北方民族的遊牧搖籃,南遷大澤

北方民族的遊牧搖籃,南遷大澤

徐佔江

南匈奴歸漢,北匈奴西遷。但是,呼倫貝爾永遠不會是空白,接踵而來的是鮮卑人的一支——拓跋鮮卑的祖先。他們是公元前209年被匈奴擊潰逃到額爾古納河和大鮮卑山一帶大興安嶺北部密林中的東胡部落聯盟的殘部。經過長期休養生息已經強盛起來,號稱鮮卑。《魏書》記載:“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首領毛“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

至東漢光武帝建武年間(公元25-55年),鮮卑部落出現了一個有遠見、能謀善斷的首領——推寅,也稱第一推寅。他看到盤踞在呼倫貝爾草原的北匈奴西遷,便決定率眾走出森林,南遷大澤。大澤,就是今天的呼倫湖。鮮卑人扶老攜幼,驅車趕畜,來到了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伊敏河、哈拉哈河兩岸和呼倫湖畔安家落戶。他們騎馬射獵,遷徙牧畜。水草豐美的草原和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使鮮卑人過著比森林居住時期更加美好的生活。

鮮卑人在呼倫貝爾是怎樣度過這草原歲月的呢?年代久遠,後人難知。辛勤的文物工作者為我們在根河畔的拉布大林、伊敏河畔的孟根楚魯和伊敏車站、呼倫湖畔的扎賚諾爾、海拉爾河附近的陳巴爾虎旗完工等地,找到了當年鮮卑人留下的墓葬。

拉布大林的鮮卑墓群位於額爾古納市拉布大林西北山坡上,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鐵器、銅器、樺皮器、石器、珠飾、金飾等。在完工墓群裡,主要有箭頭、鳴鏑、匕、錐等骨器工具,鐵器僅有少量鏃刀、帶扣、環等。在扎賚諾爾附近達蘭鄂羅木河東岸的東漢鮮卑墓群裡,銅器和鐵器不但數量多,而且種類多樣化,主要有鏃、矛、環首刀、馬銜等,陶罐中殘存的穀子是呼倫湖畔較早的農產品。從完工墓群的陶鬲、海貝、珊瑚、絹、麻衣到扎賚諾爾墓群的角器龍紋、規矩紋銅鏡、“如意”織錦、飛馬和奔馬銅牌等,可以看出他們與中原有著密切的聯繫,而雙耳銅鍑、鹿紋銅牌飾及銅環、銅釦等小飾件,則是由於同匈奴人交往增多並接受了匈奴的一些先進文化影響的產物。

鮮卑人勇猛剽悍,兵強馬疾。新巴爾虎左旗吉布胡郎圖出土的“馬狼搏鬥”的青銅牌飾,也正是鮮卑人這種精神的反映。

拓跋鮮卑人在呼倫貝爾草原生活了200多年,完成了從狩獵民到遊牧民的轉變。拓跋鮮卑人跨上馬背,是走向新歷史的一次大跨躍。草原駿馬把拓跋鮮卑人載向了一個更廣闊的生活空間和彪炳史冊的政治舞臺。到酋長的職位傳給一個叫鄰的人時,鮮卑人也稱他為推寅,即第二推寅。當時鮮卑部有個叫檀石槐的著名首領,在今山西省商都縣建立牙帳,兵強馬壯。他南抄漢邊,北拒丁零,東劫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鮮卑部落軍事大聯盟。檀石槐把所據之東西二萬餘里,南北七千餘里的地區劃為東、中、西三部,呼倫貝爾被劃在東部之內。第二推寅率眾參加了這個聯盟,成為東部大人之一。後來部落聯盟瓦解,第二推寅命令他兒子詰汾率領鮮卑人繼續南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