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479岁的中药企业广誉远,到底牛不牛?

肺炎属于中药疫病范畴,

国家卫建委将安宫牛黄丸,正式列入武汉肺炎的诊疗方案。


于是广誉远向红十字会捐赠了200万元的双天然安宫牛黄丸,用于武汉疫情的防疫。于是我开始了解这个成立于1541年、于1885年开始量产安宫牛黄丸的广誉远。


479岁的中药企业广誉远,到底牛不牛?


一、广誉远好像很牛的样子


我年前写了篇文章《哪些企业越老越香》,里面提到了云南白药、片仔癀和东阿阿胶,接着有人评论说广誉远看到你这话都哭啦,我不比他们年头久啊!可你怎么不提……


是我孤陋寡闻了。

广誉远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中药企业与药品品牌,曾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广州陈李济并称为"清代四大名店"。


年岁多资历老,广誉远具有成为中药黑马的优势:


第一,它的龟龄集和定坤丹都是国家绝密配方,这保密配方全国只有5项。

第二,它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龟龄集、定坤丸和安宫牛黄丸。

479岁的中药企业广誉远,到底牛不牛?


凭借绝密配方,龟龄集一直在提价。

十多年前龟龄集几十块钱一盒,现在京东上500ml*2的龟龄集酒的报价是498元。广誉远其他药品的价格可参考2018年年报披露的中标价格。


479岁的中药企业广誉远,到底牛不牛?


一家好公司必须有一道护城河,来保护它的投资能得到很好的回报。

这道屏障可能是低成本优势,也可能如可口可乐这样的强大的品牌。这些护城河可以帮企业排除经营中的不确定性,让企业拥有定价权。广誉远片仔癀、东阿阿胶、贵州茅台一直在提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是独一无二的,拥有定价权。


随着产品涨价,广誉远的毛利率也在提高。一家中药企业毛利率能到80%,挺牛的了。


479岁的中药企业广誉远,到底牛不牛?


二、牛气的广誉远,问题有点多


我们习惯性采用欲抑先扬的写作方法。先把你夸一顿,再指出你的不足。广誉远的问题太多了。


1、 业绩突然下滑


根据广誉远业绩预告,2019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60%,扣非净利润将下滑65%。

这个瓜可不小。公司给出的原因是由于医保控费、处方药监管、西医不能开中药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公司为了改善应收账款主动控制发货,从而导致销售收入下滑。


但是广誉远的业绩下滑出现的太意外了。2018年的时候广誉远的收入利润增速都在30%以上,到了2019年就来了个大变脸。


479岁的中药企业广誉远,到底牛不牛?


2、 应收账款占比高,现金流紧张


打开广誉远的现金流量表,乍一看还以为自己看错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年年是负数,这跟广誉远越来越高的应收账款占比遥相呼应。2018年广誉远的应收账款占比达到了51.29%。


前面广誉远说为了改善应收账款主动控制发货,那么当初广誉远为什么要把应收账款放在这么高的水平?是为了增加收入和去库存吗?

但是广誉远的存货占比已经从2014年的5%增至2018年的12%。难道说公司已经出现了销售不畅才使得存货水平一再提高?


479岁的中药企业广誉远,到底牛不牛?

479岁的中药企业广誉远,到底牛不牛?


广誉远这个公司就是个奇葩。

正常公司的产销量增速不会像广誉远这样大起大落。


2018年和2017年,广誉远很多商品产销量变动动辄在50%以上,像珍藏版的龟龄集2018年产量下滑了1倍,销量下滑了50%,这反映了产品在经营层面有很大的变动;像牛黄清心丸,2018年它的产量增长了120%,销量增长了94%,库存增长了12倍!这样变动极大的产销量数据,暴露了公司的战略有问题,广誉远就像一个情绪变动大很莽撞的人,没有固定的策略和章法,想一出是一出。


479岁的中药企业广誉远,到底牛不牛?


三、 广誉远最根本的问题出在哪里?

前面提到的问题,不论是产销量数据大幅变动、应收账款过高还是现金流紧张,它们虽然可以帮你排除企业来避险,但它们都不是我们要找的根源性的问题。为什么广誉远要放宽信用政策?为什么广誉远的收入和经营数据变动都这么大?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第一个原因是中药本身的属性。

虽然说这次安宫牛黄丸被纳入武汉肺炎的治疗方案,但是中药真的能治疗肺炎吗?在信中医的人眼中,中医似乎无所不能什么都能治。我也不想跟谁杠。或许养生是未来中药的发展方向,治病就罢了吧。


第二个原因是广誉远定位的问题。

你去看下广誉远年报中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的章节,里面提到了"全产业链打造广誉远高品质中药战略",公司要做"传统中药+精品中药+养生酒",看上去挺清晰,但是中药这个词太笼统太宽泛,我看了后就只记得养生酒了。


第三个原因,我还没想好。

我现在脑子很混乱的,但我想的是如果把广誉远放在江苏连云港,给它换个管理层,广誉远会不会更好一点。

文末划重点。

有趣又有料的干货财经,

小北读财报”与您共同学习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