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女兒是明太祖朱元璋兒媳,兒子卻是孫女婿,明皇室腦洞大開的操作

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公元1395年),左軍都督府左都督袁洪的女兒被冊封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岷王朱楩的王妃。根據《明史》卷七十六志第五十二職官五的記載,左軍都督府左都督是正一品高官。也就是說如果沒能封爵,那麼左都督就已經是武官的最高職位了。

因為藍玉案的緣故,一大批的開國悍將被殺。對於能躲過屠刀的開國功臣們,由於數量不多,老朱還是很珍惜的。袁妃冊封之後的同年四月,老朱又將袁洪的兒子驍騎右衛指揮使袁宇升職為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指揮使是正三品,都督僉事正二品,屬於越級提升。

但是九月份的時候老朱又封袁洪另外一個兒子袁容為宗人府儀賓,他迎娶的是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長女永安郡主。這就有點尷尬了,袁容看到岷王朱楩的話,從永安郡主這論他得尊稱朱楩為十八叔,袁妃為十八嬸。可是袁妃是他姐姐(妹妹?)啊,這輩分完全亂了,只能像《夏洛特煩惱》中那樣稱呼,我管你叫嬸孃,你管我叫弟弟。。。


女兒是明太祖朱元璋兒媳,兒子卻是孫女婿,明皇室腦洞大開的操作

駙馬都尉、廣平侯袁容畫像

袁洪,最早是跟著朱元璋外甥李文忠混的。明朝建國前發生的金華之亂,大將胡大海被害。李文忠率軍平叛之後,負責鎮守金華的就是袁洪。明朝建國之後平定四川,袁洪出任成都衛指揮,並在洪武六年平定四川筠連州滕大寨蠻酋編張等人的叛亂中立下戰功。此後袁洪被調往太原,出任晉王朱棡護衛軍太原護衛的指揮使。洪武九年,又升任晉王左傅,當時的王傅可是從二品高官。但到了洪武十三年,王傅被下調為正三品。此後王傅官職又被取消,袁洪於是仍舊出任太原右護衛指揮使,直到洪武十九年升任正二品的山東都司都指揮使。

洪武二十三年閏四月,就在太師李善長案爆發前的一個月,朱元璋將袁洪召回南京出任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雖然都指揮使和都督僉事是平級,但一個在地方上,一個在中樞權力中心,個人感覺老朱是為了對付李善長而將信得過的心腹調回京城。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皇太子朱標去世。九月,朱標之子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蹊蹺的是就在冊封儀式前的一個月,宋國公馮勝、潁國公傅友德等為首的大明帝國高級將領們被打包前往山西檢閱民戶,開耕屯田,袁洪也是隨行人員之一。年底的時候馮勝等人才回到南京,然後直接出任皇太孫的東宮師保官。史書中沒有記載袁洪是否隨同回京,但第二年洪武二十六年的二月爆發了藍玉案,大批的武官勳貴被屠殺。根據朱元璋《御製紀非錄》的記載,當時在山西的晉王朱棡負責抓捕和殺害了大批留在山西的武勳,再從袁洪曾在晉王手下任職十年來推斷,當時他應該留在山西協助晉王辦案。另外一個證據就是當年七月,袁洪就從正二品的都督僉事超升正一品的左都督。十一月,他的兒子袁宇則被授予驍騎右衛指揮使的高官。再後來就是他的一子一女成為了岷王妃和燕府儀賓,相信這一切都是對袁洪的回報。


女兒是明太祖朱元璋兒媳,兒子卻是孫女婿,明皇室腦洞大開的操作

成全了袁洪的藍玉雕像

此後袁洪再沒有出現在史書記載中,不知何時去世。而他的兒子袁宇洪武二十九年三月升任從一品的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洪武三十年七月轉左軍都督同知。而在靖難之役中袁宇已經升任了左都督,建文三年六月的時候燕軍曾經打到沛縣,袁宇率馬步軍三萬迎戰,結果被打得慘敗而歸,史載斬首萬餘級,獲馬三千匹,宇僅以身免。—《明太宗實錄卷八》

靖難之役後因為兄弟袁容的關係,袁宇並沒有受到清算,還在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七月受命陪姐夫岷王朱楩一起出鎮雲南。可惜這兩人都是扶不起的阿斗,朱楩鬥不過西平侯沐晟,被朱棣削去三護衛調回南京。袁宇也因為在雲南的時候佔據官軍屯田一千餘畝私役軍人耕種,侵支官屯子粒,擅用軍器顏料受到御史彈劾,最終朱棣只是追其所侵物入官了事。此後袁宇未在出現在史料上,去世時間不詳。

岷王妃袁氏在永樂五年四月去世。而她的兄弟袁容算是混得最好的,永樂元年五月,袁容以守城功受封廣平侯,子孫世世承襲。宣德三年十二月,駙馬都尉、廣平侯袁容去世。追封沂國公,諡忠穆。史書對他的評價是容通敏有才智,蒞事周密而謙和接物。—《明宣宗實錄卷三十四》

袁容去世後兒子袁禎襲封廣平侯。


女兒是明太祖朱元璋兒媳,兒子卻是孫女婿,明皇室腦洞大開的操作

永安公主墓

另外我看到《壽州袁氏宗譜》中記載壽州袁氏再興公四世(孫)袁洪,字仁長賜名義,明朝開國元勳榮祿大夫右柱國左都督府左都督,歿後追封威遠候,諡號沂國公。

同時指出《明史》卷一百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二中的袁義就是袁洪。根據《袁義傳》記載袁義從沐英徵雲南,克普定諸城,留鎮楚雄。蠻人屢叛。義積糧高壘,且守且戰,以功遷楚雄衛指揮使。凡事就怕認真二字,筆者翻閱了《明太祖實錄》果然發現了對於袁義的記載。《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三甲午日條記錄:

(洪武十五年閏二月甲午)置楚雄衛指揮使司。以羽林右衛指揮同知袁義,為指揮使。

此外在卷二百六甲寅日條記錄:

(洪武二十三年十一月甲寅)賜雲南楚雄衛指揮使袁義白金五百兩、文綺二十匹、鈔二百錠。

也就是說至少從洪武十五年到洪武二十三年,這位袁義一直出任的是雲南楚雄衛指揮使。而從上文可以看到袁洪從洪武九年到洪武十九年一直出任晉王府太原護衛指揮使,此後調任山東都司直到洪武二十三年被召回南京。這兩個人絕不可能是同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