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我們還需要魯迅嗎?害怕魯迅的人在害怕些什麼?

引言

近年來,不時可以看到反對、否定及批判魯迅的言論,雖然其中很大一部分不過是在娛樂化的大環境中消費魯迅,但不可忽視的是“反魯”聲潮中也確實有一些“真”的聲音。

這些“真”的聲音可分為兩類:一是從價值相對化的角度出發,認為魯迅的價值在於啟蒙,其思想側重於破壞而非建設,因而不利於當代社會;二是從自身立場出發,發現魯迅揭露了太多個人的、社會的陰暗面,因而產生了一種害怕魯迅的心理,於是變著法兒批判魯迅。

我們還需要魯迅嗎?害怕魯迅的人在害怕些什麼?

魯迅先生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類“真”的聲音內在是統一的,它們都指向了一個問題:我們還需要魯迅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也並不難,只需將魯迅的思想對照當下現實,看看魯迅當年指出的問題當今是否還存在,看看魯迅當年提出的方法當今是否仍有益。

那麼,魯迅當年主要指出了哪些問題?下文筆者即從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和對國民性的批判兩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魯迅對封建社會的批判

談到魯迅對傳統社會的批判,大家應該都會想起《狂人日記》中的這段話: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我們還需要魯迅嗎?害怕魯迅的人在害怕些什麼?

《狂人日記》插畫

事實上,《狂人日記》不僅指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還進一步揭示了“吃人者”與“被吃者”之間的關係,並最終痛苦地發現: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與之相為呼應的,則是《燈下漫筆》中對古代歷史的概括:一個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一個是想做奴隸而做不成的時代

此時出現了一個重要問題,“吃人”和“做奴隸”的根源是什麼?從《狂人日記》和《燈下漫筆》來看,“吃人”是不把別人當人,“做奴隸”是不把自己當人,結合在一起就是不把人當人。此時我們還要進行追問,為何傳統社會的人竟然會不把人當人?

在《學界的三魂》中,魯迅其實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答:中國的國魂裡面大概總有官魂和匪魂,而民魂是很不發揚的。值得注意的是,官和匪如同“吃人”和“被吃”一樣是有轉化途徑的,正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於是,傳統社會的人們在盛世想著如何做官,在亂世便不得不鋌而走險做匪。而作為一個普通人該如何在社會中生存,如何能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基礎上謀求發展,這種民魂意識卻存在根本性的缺失。

我們還需要魯迅嗎?害怕魯迅的人在害怕些什麼?

不難看出,魯迅對封建社會的批判指向的是人的價值的喪失,也就是封建社會的人根本不把人當人看,也不知道該如何做一個合格的人,更不知道作為一個普通人該如何尋求發展。那麼,人的價值該如何重新確立?這一問題,魯迅通過國民性批判給出了回答。

二、魯迅對國民性的批判

國民性問題是魯迅創作的核心,也是魯迅從年輕時就開始思考的問題。根據許壽裳的回憶,在留日期間魯迅經常和他討論三個問題:怎樣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麼?它的病根何在?魯迅之所以棄醫從文、譯小說辦雜誌、孜孜不倦地進行創作,即是為了指出並解決國民性問題,因為“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那麼,魯迅指出了哪些國民性問題呢?綜觀魯迅的創作,筆者認為主要有麻木、自欺欺人和看客心理三點。

我們還需要魯迅嗎?害怕魯迅的人在害怕些什麼?

1. 麻木,容易做奴隸,也容易欺壓別人

在《燈下漫筆》一文中,魯迅這樣寫道:

假如有一種暴力,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不算什麼東西;待到人們羨慕牛馬,發生“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嘆息的時候,然後給與他略等於牛馬的價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了別人的奴隸,賠一頭牛,則人們便要心悅誠服,恭頌太平的盛世

這種麻木心理使得人從不正視人作為人的價值,其價值判斷標準隨形勢變化而變化。有權時無所不為,失勢時卻奴性十足,對羊顯兇獸相,對兇獸顯羊相,容易做奴隸,也容易欺壓別人。就像《阿Q正傳》中的阿Q一樣,不敢反抗欺壓自己的人,轉身即去欺壓比自己更弱的人。

我們還需要魯迅嗎?害怕魯迅的人在害怕些什麼?

2. 擅長自欺欺人

在《論睜了眼看》一文中,魯迅這樣寫道:

中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是正路。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

在《立此存照(三)》中,魯迅還對這種自欺自人的心理做了進一步的揭示:

中國人是並非“沒有自知”之明的,缺點只在有些人安於“自欺”,由此並想“欺人”。譬如病人,患著浮腫,而諱疾忌醫,但願別人胡塗,誤認他為肥胖……改口說這的確是肥胖。於是他得到安慰,高高興興,放心的浮腫著了

我們還需要魯迅嗎?害怕魯迅的人在害怕些什麼?

這種自欺欺人的心理發展到極致,無疑會變得阿Q那樣,從屈辱中尋求快感,用“精神勝利法”戰勝一切。至於現實的進益和發展,早就被拋到九霄雲外了。

3. 看客心理

在《娜拉走後怎樣》一文中,魯迅這樣寫道:

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犧牲上場,如果顯得慷慨,他們就看了悲壯劇;如果顯得觳觫,他們就看了滑稽劇。北京的羊肉鋪前常有幾個人張著嘴看剝羊,彷彿頗愉快,人的犧牲能給與他們的益處,也不過如此。而況事後走不幾步,他們並這一點愉快也就忘卻了

我們還需要魯迅嗎?害怕魯迅的人在害怕些什麼?

魯迅演講時的畫面

這種缺乏憐憫心和同情心的看客心理,使得看客完全失去了共情能力,悲劇也就變成了笑料。於是《藥》中的夏瑜之死成為了茶館眾人的談資笑料,《祝福》中祥林嫂的不幸成為了魯鎮人們用來消遣的故事。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看客心理還使人們養成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敢為天下先的處事態度,正如魯迅在《這個與那個》中揭示的那樣:人們也就日見其卑怯了,既是“不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恥最後”,所以雖是一大堆群眾,略見危機,便紛紛作鳥獸散了

結語

魯迅並不僅僅是為了批判而批判的,他的批判指向的是立人,也就是重塑國民性、重塑民族魂。魯迅曾指出社會存在以官、權、錢為重的不良風氣,指出人存在麻木、自欺欺人和看客心理等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如今還存在,那麼我們就還需要魯迅。如果明知當今還存在問題,卻說魯迅已經過時,那無疑就是魯迅所批判的“瞞和騙”,或是為了騙自己、或是為了騙他人。

參考文獻

  • 魯迅 《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
  • 許壽裳 《亡友魯迅印象記》.當代世界出版社.2015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