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三尺貓美食日記:一碗揭西擂茶,幾許客家鄉愁

三尺貓美食日記:一碗揭西擂茶,幾許客家鄉愁

【揭西擂茶】

揭西的客家人素有煮擂茶的習俗,

夏秋季節,天氣酷暑,人們勞作之後,

經常不大想吃飯,往往以擂茶為午餐。

中午時候,客人來訪,

主人家必定要煮擂菜招待。

此外,

姑娘出嫁之前,凡是接受喜糖的鄰居,

也要煮一缽香擂茶請新娘吃,以表示祝賀;

家中病人新愈時,

也要煮些邀請曾經照顧過病人的友鄰吃,表示感謝

三尺貓美食日記:一碗揭西擂茶,幾許客家鄉愁


據說揭西擂茶有這樣一個傳說

傳說是為了紀念一位善良的老太婆而得名的。

明朝時,這裡雖是荒涼之地,

但卻又是陸豐、揭陽、普寧等地的交通要道。

往來人馬每到了這裡,口焦,

但要找一口水喝都不容易。

—天,來了一個姓何的老太婆,

在這裡搭起了一座茅屋,砌起一座灶臺,

先用精選的白米燜好一鍋乾飯。

用茶葉、花生、油麻、苦棘心等東西倒在陶缽裡,

用一根“擂茶棍”將它們搗碎。

然後,把先炒好的蝦米、蘿蔔乾、青菜和米飯倒進陶缽裡,

再泡上開水,攪了攪,香透百里。

何太婆就在這裡賣起了客家擂茶。

過往的行人來到這裡,精疲力竭。

走進茅屋,喝上一碗擂茶,充飢又解渴。

於是,人們奔走相告:“何婆的擂茶真好喝!”

四鄉六里的人知道了,有事沒事的時候,

總是招呼親朋好友:“走!到何婆那裡喝一碗!”

有經濟頭腦的人一看:

呀!這裡走動的人挺多,是個做生意的好地方。

於是,這個擺上一籃雞蛋,那個賣上幾把青菜。

賣東西的人多了,就形成一個墟集。

但是,這個墟集一直沒有名字,

人們想去那裡總習慣說:“到何婆那裡。”

後來,人們便乾脆將“何婆”作為該處的名字,

但後來不知為什麼卻把“何”寫成“河”了。

這就是河婆鎮名字的來由,

也是揭西擂茶有名河婆擂茶的原因。

三尺貓美食日記:一碗揭西擂茶,幾許客家鄉愁


客家人 的一生

可以吃掉3到4根擂茶棍

喝擂茶

已經成為客家人的習俗了

三尺貓美食日記:一碗揭西擂茶,幾許客家鄉愁

倒入一些炒熟的花生

喜歡的話

也放一些

應季的蔬菜

用擂茶棍沿著順時針磨碎

一圈一圈

磨出了鹹香甜苦

三尺貓美食日記:一碗揭西擂茶,幾許客家鄉愁

三尺貓美食日記:一碗揭西擂茶,幾許客家鄉愁

三尺貓美食日記:一碗揭西擂茶,幾許客家鄉愁

三尺貓美食日記:一碗揭西擂茶,幾許客家鄉愁

揭西擂茶

配上一些小菜

滿滿的舀一勺

三尺貓美食日記:一碗揭西擂茶,幾許客家鄉愁

一口喝下去

汩汩流進深喉

清香爽口,蕩氣迴腸

簡直不能在滿足了~

三尺貓美食日記:一碗揭西擂茶,幾許客家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