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大企業喜歡招名校畢業生?

隨筆即行


很簡單,這就是強強合作,強強聯手,是一種典型的企業戰略思維。

大企業與小企業最大的不同在於什麼地方?大企業不缺錢,不缺晉升通道,不缺前景,更不缺保障。有大批的名校畢業生供他們挑選,更有無數普通的大學生想要進入這些公司。

誠然,普通大學生裡面也有人才,乃至天才。但從用人單位的角度出發,從普通大學生中篩選出來的人才難度,顯然是要大於從名校大學生之中所篩選出來的成本的。這是因為什麼?因為,名校大學生本身就已經是經過層層篩選的結果了,這個篩選過程等於國家和他們自己,已經幫企業節約了一部分篩選成本。

1、從名校的入門門檻來看,各省的985錄取率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四左右,各省的211錄取率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說,能考上的已經是少數優秀的學生了。

當然,很多人對這個說法嗤之以鼻,認為他們只不過是會學習罷了。就和之前一直有人攻擊衡水中學的教育模式一樣。

但我想說的是,會學習這一點,已經表現了很多能力。至少,這類學生的專注力,理解能力,毅力,記憶力甚至包括臨場發揮能力已經較其他學生更為優異了。比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厭學者,誰勝誰負,一窺可知!

2、從名校的教育資源來看,所謂名校名校,自然不是隻涵蓋了一張文憑而已。而是因為名校本身的老師,教育資源,課程設置,講座資源等很多方面就已經比普通學校的資源要優出很多了。

在名校,你所學到的知識,你所感受到的校園氛圍,你所汲取到的校園文化都會成為你一生的財富。對比有的大學為了滿足同學們的需求而設置了專門的24小時圖書館。而有的大學,只有在期末複習期間和考研期間,才能夠有點人氣的自習室,就可以看出學習態度的顯著不同了。

3、從名校的人脈關係來看,名校的校友資源顯然是優於普通學校的,考入名校,你的師哥師姐可能已經在大企業之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成就,讓用人單位對這個學校出來的學生的工作能力充滿信心。而校友成為了你和公司之間溝通的橋樑,為你們提供溝通和了解渠道。

實習的內推,招聘的內推,都是這樣的渠道。對比起來,其他學校的畢業生在機會上就少了些。

有人肯定會問了,普通大學生之中會有適合這個公司的人才嗎?當然有,設定門檻肯定會將一部分人才拒之門外,但可以預見的是,更多的是淘汰了不合適的應聘者。 而且,身為大公司,用人單位不懼怕這種人才浪費,有大批的人才供他們選擇。除非你是什麼驚世之才、不然在名校大學生之中,他們更易於找到類似的人才。

那麼作為普通大學生,我們在起點,和入門門檻上已經輸了半籌。能做的也只是正確認識自己的競爭力,提高能力,讓企業看到自己的價值。


合偉說


不只是大企業喜歡名校畢業生,小企業也喜歡,只不過是小企業招不到或者不好招而已。

首先,從畢業生本身考慮,名校畢業生具有其他學校畢業生不具備的一些優勢。高考選拔時是優勝者,這就是說學習能力不差,努力程度不差,如果保持到工作中,當然更好。第二,名校師資力量更強大,博碩網點多,教學資源也比其他學校的豐厚,得到國家更多的支持,在校學習的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學習資源,可以更多的瞭解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這些對企業的發展都是有好處的。第三,名校學生進去企業後,可以憑藉曾經的師生關係得到學校中教授或者導師的支持,這些有名的知識分子的支持也是企業夢寐以求的,憑藉錢不能做到的,師生關係容易做到。

從企業的角度出發,名校畢業生佔有率決定了這個企業在同行業中的層次和領先地位。雖然名校畢業生可能要求的工資待遇高一點,但是直接帶來的影響也是對大企業深有益處的。

從學生的角度就業的角度看這個問題,無論你現在就讀於哪所學校,只要肯努力,別讓大學荒廢了,那麼,未來你會得到別人的肯定。中國的崛起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英雄不問出處,學習不問歲數。


學習的秘訣


說到底是個概率問題,就是做大概率成功的事罷了。

1、先看大企業

(1)流程嚴密、制度完善、崗位細分、人員繁多;

(2)所有的流程、制度、崗位都需要人來執行,並且是嚴格按照既定的路線執行;

(3)需要能夠認真執行並不斷完善的人;

(4)大企業的品牌決定了,他們的招聘自帶光環、趨之若鶩。

2、再看名校畢業生

(1)能考上名校,智商沒問題,如果是產品,大概率品質上乘;

(2)能從名校畢業,學習能力良好;

(3)名校的校友圈子決定了,這些人以後的人際圈子大概率層次較高;

(4)名校是積澱的結果,系出名門所以畢業生自帶光環。

3、雙方的對接

(1)大企業被畢業生追捧,所有他又挑選的籌碼;

(2)設置門檻既是討巧,充分利用社會化機制進行人員篩選,又是傳播,為已經耀眼的光環繼續加持;

(3)馬太效應,讓大企業獲得更多優質人才的親睞,也讓名校的品牌價值得到彰顯的機會;

(4)門當戶對,這是幾千年的傳統觀念和文化沉澱,大概率和大數據篩選的結果。

當然不排除非名校也有非常多的優秀畢業生,但是高考或者志願的失誤讓他們與很多機會擦肩而過,某種程度上,只能說運氣不好,大企業也許正是在選擇運氣好的人也說不定。


鏡頭iread我讀


經驗及實踐證明名校大學生更努力能力強

能考入名牌大學的學生都不是等閒之輩,最起碼在某一方面夠強,在企業沒有更好的方法準確判斷一個人的時候,學歷是篩選人才的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

1、考入名牌大學生已經證明我能夠做到吃苦努力。沒有高中的刻苦、辛苦,剋制青春時期的戀愛、玩樂,否則是不可能隨隨便便考上名牌大學的,他們已經在高中證明了我可以努力,而一般大學生你證明了什麼?

2、名牌大學生享受的教育是最好的。名師出高徒,國家的教育資源絕大部分都投入在名牌大學,他們有優秀的學生、老師、政策,向社會輸出的必然是優秀的學生。


當然有些人會舉例說見過某某名牌大學畢業生也就那樣,還沒一般大學生好,其實你見到的只是個例極少數,大學生努力、能力一定是和是否名牌成正比例關係的。


天才眼鏡小強強


大企業喜歡用名校學生,就像很多用蘋果一樣。

1是確實好用,能滿足各種需求。企業發展需要一批專業技術強的人才

2是顯得有身份有地位。時不時可以拿出來炫耀炫耀,企業在社會地位和品牌效應上產生無形資產。


星城韻味


因為名校畢業生在大企業管理者眼中有其獨特的優勢,說不定管理者本人就是出自名校,惺惺相惜囉!人與人是有差異的,優秀、一般是存在的,不要不服氣!但不論是出自名校或是出自普校,都應把人的品徳放在首位,沒有好的品德,學問越高能力越強對社會危害越大!特別是當今已步入智能化時代,倘若智能系統被壞人掌控,後果不堪設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