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5G技术研发中,联想、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企业的贡献有哪些?

这个名字很好很棒很好听


联想不说了,一个投票给高通的企业。让很多中国人失望了。中国企业对5G技术研发贡献最大的当属华为。

华为5G研究始于2009年,当时华为在挪威奥斯陆布局第一个4G LTE网络,从那时起,华为关于5G标准的研究就开始了。5G标准阶段的研究预算是6亿美元,这个钱到现在还没有花完。”12月5日,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华为自2016年专门设立5G产品线,并于2017年投入40亿元(人民币,下同)用于5G产品研发,“这个钱今年是不够花的,因为华为5G产品研发是涵盖无线网、承载网、核心网、芯片、终端的端到端的研发,在投入上要比5G标准研究更多。现在我们正在做明年的预算,2018年5G产品研发投入规模肯定大于2017年,至少会达到50亿元。” 12月3日,华为3GPP 5G预商用系统凭借端到端的实力,获得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颁发的“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奖”。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在大会上宣布,“华为将于2018年推出面向规模商用的全套5G网络设备解决方案,支持全球电信运营商部署5G网络。同时,华为也将于2019年推出支持5G的麒麟芯片,并同步推出支持5G的智能手机。”徐直军的发言,无疑于吹响了华为5G从标准研究、预商用研发进入商用研发的号角。 杨超斌透露,在3GPP 5G R15第一个版本的国际标准中,“华为与全球组织合作,共同定义了标准。其中,Polar(极化码)、LDPC(低密度奇偶校检码)、F-OFDM(正交频分复用)、Massive MIMO-Type 2(大规模阵列天线)、3D Beamforming(3D波束赋形)、SoftAI统一空口架构(俗称“软空口”)、UCNC、Grant Free(免调度)、端到端切片等核心5G原创技术,都来自于华为。 那么,在3GPP 5G R15第一个版本标准中,华为5G原创技术到底占了多少比重?杨超斌在回答《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华为“知识产权部门还在做统计,因为要知道比重的话,前提是了解别人的贡献有多少,所以现在还没有具体数字”。业内有一种说法是,在给3GPP的有关5G的提案中,中国通信企业集体贡献的提案占到全部提案的40%。 3GPP 5G R15第一个版本的标准是面向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NSA(非独立组网)核心标准,该版本冻结后,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将开始建设一些5G预商用试验网,为最终的5G商用做准备。在此之后,3GPP将会于2018年6月继续完成面向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SA(独立组网)标准,最终将于2019年底完成面向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大规模物联网)、URLL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三大场景所有需求的完整版的5G R16国际标准的制定。 据了解,华为目前已经在全球数十个重要城市,与主流电信运营商一起开启5G预商用试验网建设,其中包括与中国运营商在北京和上海、与英国电信在伦敦、与德国电信在柏林、与日本NTT DOCOMO在东京、与韩国LG U+在首尔的5G预商用试验网建设。“目前,欧洲部分运营商已经向华为下订单,要求明年交付5G设备。”杨超斌透露,华为还有望与加拿大等国家的电信运营商合作,进一步扩大在5G预商用试验网方面的合作。



小卤蛋七号


在国内对5G投入研发的也只有华为、联通等通讯公司,而像联想、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是没有参与研发的。所以这些企业是没有直接贡献的。

虽然说没有参与研发,但是间接的贡献还是有的。联想为什么会投票高通?现在看来,还是想拿到当时蛟龙855芯片的首发,说白了就是受到高通的利诱而抛弃了国家的利益。但是,高通既然都找到联想了,估计高通也用同样的手段对和其合作更加密切的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但是小米、OPPO依然把票投给了华为。能说他们没做贡献吗?


但是对于联想投票高通,这个应该是反向贡献吧?对于联想的做法,我在这里就不做多评价了,相信大家都看在眼里。我只想说,想要在中国立足,想要得到国家的扶持,首先要爱国,只有先维护国家的利益,国家才会反过来维护你的利益!

不知道各位看官们是如何看待联想站队高通一事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让更多人看到您的观点,谢谢!


科飞猫科技公社


对于小米和OPPO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通信上的专利。但是联想有,而且不少。

还记得吗?2014年到2015年,国内手机里最大手笔,就是联想收购了摩托罗拉。

摩托罗拉,世界上第一款手机发明者。

旗下通讯专利超过2000件。

甚至WIFI上也有不少专利。

可想而知联想具备了多少技术。


如歌科技数码



目前关于5G技术存在的一个决定方向性的障碍是5G技术操作性开放标准的标准化制定,因为这个对于电信行业非常重要,但是还没有任何电信公司或标准订定组织正式制定5G通讯标准。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让我想到最近比较火的关于联想没有投票给华为的问题上,最近热传的这个,我们说的联想没有支持华为的5G标准其实是早在2016年的时候的事情了,当时3GPP在投票确定数据编码(分为长码和短码)的时候联想所支持的是数据编码无论是长码还是短码都采用高通的LDPC码,而反对华为的短码Polar方案,不过最后在这次会议上(86次会议)最终只确定了长码用LDPC方案,关于短码方案,是遭到华为和一些欧洲厂商的反对,并没有确定下来,所以留在了87次会议表决,因此第87次会议主要就是数据信道短码的表决,在这次会议上华为公司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最终胜出战胜了高通的LDPC码,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最终方案。但是现在来看,事件不知为什么目前的版本偏离些了事实。




至于题主的问题,目前在5G技术上的研究, 国内的领头者是华为和中兴,华为早在2009年就已经展开了相关技术的早期研究,只是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5G雏形,但陆陆续续投入超过6亿的技术研发资本(从前一段的华为退出开拓美国市场和5G技术的研究上来看,任老大的忧患意识可见一斑)。而中兴通讯在国内的5G商用的推广与华为相比也不遑多让,中兴主导了5G NR物理层关键技术NOMA的立项,并作为第一牵头人主导NOMA标准核心项目的研究工作,而中兴通讯的5G低频AAU是目前业界最小也是最轻的5G低频产品,满足目前第一阶段商用部署的多样场景化和市场需求量,只是最近因为美国的打击可能无暇顾及某些方面,但是作为能够推动未来万亿市场的5G网络的研发,中兴依旧存在优势。 而题主所说的,至于联想、小米和OV厂商是否也对5G网络的布局有什么贡献,就个人了解的情况而言,目前国内的定义的关于5G技术的正式商用都规划到2019年之后正式商用的,但是其实2018年也就是今年就已经着手布局支持5G网络的手机市场了,这其中知道的就包括华为、中兴、小米和OPPO,这些厂家其实都是参与到3GPP第87次会议表决中去的,只是当时的定位更多的像是一个掌握部分资源的技术人员,而华为和中兴则是这个技术团队的领导者和规则的制定者,所以可能显得国内的一些厂商没有什么贡献一样,但是并非这样,


就拿小米来说,目前小米的生态布局已经从手机延伸到生活、健康、运动等领取中来,并不断扩大着自己的物联网布局,实现自己的小米生态。实现这些就要依靠着强大的物联网,而实现物联网的基础也就是5G网络所支持的“万物互联”。目前小米能够利用目前自己初步建立起来的小米生态进行5G技术试验,并不断改进,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这就是小米的贡献,只是不像华为那样能够在规则制定上有发言权而已。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小米所参与只是其中的5G研发中的的某一项,或者一项中的某个环节。而且小米的野心也是不小,面前摆着一个利润在亿万级的大蛋糕,没有理由不去分一杯羹,而作为前期的项目参与者,所能掌握的更多技术将会是未来奠定小米生态的基础,这些内容我们普通人能想到,雷老板对此肯定也是清清楚楚的,只是目前前期的投入过于庞大,对于小米目前的生态链条来说,因为维持在低利润水平上,所以没办法像华为一样大资金投入研发。换句话说,华为和中兴作为国内的5G领域的领头羊,制定框架,小米等一众厂商则是框架内进行填充某片区域的空白和改进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部分核心技术,为自己的未来市场做铺垫,这些就是他们的贡献,当然可能还有部分隐藏的东西,这就不得而知了。

目前按照规划,5G技术会在2020年规模化铺设,而作为国内的知名手机通讯技术厂商,参与到其中不仅是响应国家的技术鼓励,也是为未来打开这个万亿级市场敲门砖,现在的竞争更趋向于知识和专利的竞争,也就是说“明争”我们是看不到的,暗地里的较量才是拼杀的厉害,但是这个竞争目前来看是良性的,就像战国的百家争鸣。总的来说,国内的厂商无论贡献什么,他们都是在实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当然中间顺便把钱也赚到了。


鸡蛋科技客


2017年全球研发投入前列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