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郜永華:是什麼導致了陝西經濟發展一直處於中下游水平?

寫在前面的話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是因為我對著土地愛的深沉!——艾青

人們所談論和關注的話題,與自己有多多少少的關聯,這種關聯可以是生活裡情感裡碰到的,進而進行關注和論述,閱讀的方向。


郜永華:是什麼導致了陝西經濟發展一直處於中下游水平?


我還要更正一個互聯網上對我本人身份描述的一個觀點,14年前我在自己的博客當中發表過一篇《文化落後是陝西落後的重要原因》,彼時,那篇文章閱讀量在一天之內竟然超過了百萬。那篇文章後來在互聯網上不斷流傳,我看到有人對我的介紹是,旅美華人作家,很抱歉,我必須更正,我不是旅美華人,我是的的確確的中國人,而且還是陝西人,只是從上大學開始,我的生活軌跡就與陝西若即若離,大部分時間裡我生活在外地,與陝西的交集除了父母,似乎越走越遠。我承認一個作者的身份屬性能影響到文章的閱讀量,可如果因為一定要閱讀量而編造自己的身份,那就有違文章的初心。理性的思考與認知,不僅針對名人們,也適於我們這些芸芸眾生。這些年雖則常在外地工作,但偶爾也能接到來自陝西的邀請,在這些溝通中,總能感覺認知上的不同,在溝通完,偶爾也會思考,是什麼導致了陝西經濟發展一直中下游的水平這個問題,思而不得就放著,但有一天在回答某讀者的問題和查詢資料的時候,我似乎有了那麼一點點答案。分享在這裡,供參考。


內斂是種好品質嗎?


陝西人的性格當中,有種品質叫作內斂,其實不但是陝西人,就是整個西北地區的人,骨子裡似乎都有種內斂存在。在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這是一種好品質,可是在今天互聯網時代,內斂反倒成了一種經濟發展的累贅,所謂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你原本優秀,可是你不表現出來,外人總會依據你的名聲,你的直接溝通表現來給你打分,依次給你相應的資源或報酬。


2015年5月份,Casey Brown 凱西·布朗在TED做過一期分享,她說:一個人的酬勞能有多高,在於你對自我價值的判斷。沒有人會按照你真正的價值付你酬勞,只會按照他們對你的估值來付你酬勞。大家都不喜歡自吹自擂,喜歡用成績說話,可是在溝通中你不表達出你本身的能力和水平和清晰的定位,對方就只會把你當個普通人對待,結果就是你的勞動價值將會大打折扣。這看起來是說報酬和待遇的,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告訴讀者,你要學會表達。內斂是把雙刃劍,尤其是在當下的狀態下,內斂並不利於自我發展。放在內斂的陝西人身上也並無不過。說完了陝西人骨子裡的性格之一內斂,我們進入正題。

撤縣設市,是陝西在經濟發展中錯過的最大趨勢


談到經濟,人們通常會拿地理位置說事,諸如中國經濟重心一直在南方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南方有地理之便,可以快速的出口,享受到了海洋所帶來的貿易繁榮,但有一點我相信,沒人可以否認,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左右經濟的發展,缺乏爭雄心是則所有落後地區共同的特點。


當我們今天回頭看中國百強縣的時候,你就會有一個明顯的感覺,越是經濟繁榮和發達的地方,百強縣就越多。相反,經濟越不發達的省份,百強縣就很少,偶有幾個,也全是佔據資源之便。長期競爭的結果就是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如果說省域經濟還在逐步上升,這與省域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沒有太大關係,與中國的綜合國力提升有關,大河有水小河滿的體現而已。那麼陝西錯過了什麼呢?

1、錯過了撤縣設市的機會:在第一輪國家啟動撤縣設市的時候,陝西並沒有抓住這樣的機會,加大撤縣設市的力度,從而釋放縣域經濟的活力,這是陝西省域治理中錯過的最大趨勢。縣域經濟是最容易搞活經濟發展的一個區域單位,而撤縣設市無論是從規劃上還是制度還是財政的支持上,都遠比純粹的縣城的力度要大的多,雖然它也是縣城,可是縣城與縣城不可同日而語,正如東部一個稍強一點的鎮所創造的GDP也遠大於中西部的一個縣,這就是明顯的差距。截止2018年,陝西一共有71個縣,6個縣級市。這還是已經啟動撤縣設市之後再加上的幾個縣級城市所致。換言之,2018年之前,陝西的縣更多,而不是縣級市。

2、一步慢步步慢,最基層的縣域經濟發展活力不足,又導致了整體省域競爭力不強。如果說省域範圍是一家集團公司,那麼分公司都發展得不好,總公司就不可能發展的更好。限於招商,管理,政策乃至於財政權和本身的能動性不足,發揮空間缺失。只有要發揮的空間,那麼縣域經濟的活力就很容易凸顯出來。可是,只是這些又恰恰限制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浙江、江蘇、山東等三個經濟強省就是明顯的案例,尤其是以浙江為主的縣域經濟就能很好的說明。那麼反觀陝西,縣域經濟其實一直處於低效狀態在運營,這就是為整體的不強埋下隱患。

3、在做強地級市的共識下,縣域經濟不強,是繞不過去的坎和必須要補的短板。中國經濟現有情況已大為改觀,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從當初的一窮二白進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城市競爭,體現的更為激烈,從單個城市到城市群都市區為主。尤其長三角和珠三角在建設所謂的灣區,這既是時代趨勢也是發展趨勢。

在這一輪中,陝西政府也規劃了所謂的關中城市群。但從我的直觀出發,這很有可能也就是個規劃,從規劃的落到實現,時間遠比規劃時間要長。當縣域經濟起不來,陝西的整體經濟就無法取得大的突破。陝西的最大的問題在於,縣域經濟沒起來,地級市也沒做得多強,都是兩弱狀態,那麼它的整個經濟就不會特別好看,也就是為經濟排名不搶眼埋下了隱患。

換言之,當長三角和珠三角開始佈局城市群和灣區建設的時候,陝西想要更好的發展,做強縣域經濟是繞不過去的坎,縣域經濟突飛猛進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一來整體排名好看,二來也容易著手城市群的建設,是兩強局面。

千萬人口的西安和金華義烏的區別在哪裡?


寫到此,我想在這裡回覆一下之前關於金義都市區的文章《金義都市區,對金華和義烏既是選擇題還是道填空題》中貌似是陝西人一直不斷的在下面的評論,,他們總是複製黏貼在評論裡面刷屏,內容如下:"這兩市離這遠,城市規模又小,怎麼融合,就西安上千萬人口城市都融合不了一個二十公里外的咸陽,何況金義!"。那麼我在這裡進行正式答覆,從規模上來講,西安的確是千萬人口的城市,可是西安有自己的弊端,別總拿西安的人口來說事,西安到底有多少外省人?西安是個適合創業的環境嗎?回答了這個問題,對這個問題有清晰的認知,就相當於知道了答案,我不否認西安人口多,我可以打個比喻,還像工地搬磚,你用一堆民工和一臺機器去比較,誰會搬的更快一點,無疑是機器,而不是民工。這就是兩個城市之間的差距,

雖則金華和義烏的無論是體量還是人口都不配與西安相比,可是這種由內而外的源生髮展動力是西安不具備的。

如果對東部沿海有著簡單的瞭解就能清楚,城市化城鎮化是當下的發展趨勢。這與經濟活力有關,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縣域經濟本身就發達,尤其是浙江,隨著經濟和競爭能力的提升,縣域經濟已經不具備超強競爭力,那麼就需要提升,就需要強化地級市。這也是我想在此說明的,陝西經濟錯過了什麼樣的趨勢?

在2018年我撰寫的關於特色小鎮的文章中,也就有人問過,陝西的特色小鎮你覺得靠譜嗎?我就給了否定的回答。就是由於經濟結構導致的經濟基礎,所以我並不看好中西部的特色小鎮,更容易淪為一地雞毛。

在所有的分析文章當中,得出一個結論和看到一個問題是相對來說可能是最為簡單的。但是給出解決方案則完全考驗運營管理者的能力。夢想到現實的距離是我們運營中所謂的落地執行方案,一要魄力二要與眾不同貼合人性三要掌握規律驅動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