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抗生素”真的能防治蝦病、控制偷死嗎?

近年來,一些細菌性疾病給蝦業帶來了損失,尤其是急性肝壞死病、白便、偷死等。在飼料中的環丙沙星和磺胺類藥物,是治療蝦類細菌性疾病的常見選擇。抗生素有殺菌抑藻效果,並直接快速成本低。但抗生素的使用帶來的種種問題,我們不禁要問,抗生素真的對南美白對蝦養殖有好處嗎?

以下是近年針對湛江、吳川、廉江、徐聞、遂溪、陽江、茂名等對蝦主要養殖區,共150個養殖戶,關於南美白對蝦使用抗生素調查反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有53%的養殖戶表示對抗生素完全不瞭解。所以,我們真的有必要與各位養殖朋友普及一下,南美白對蝦使用抗生素的種種問題!

“抗生素”真的能防治蝦病、控制偷死嗎?

抗生素對南美白對蝦的影響

1、抗生素大多是好壞通殺(即廣譜抗菌)

有些甚至能直接殺藻,過量或頻繁的使用很容易導致水體菌相、藻相失衡,甚至嚴重的會直接導致倒藻、缺氧、中毒。所以一般外用過抗生素的池塘水色都非常難看(而鏡檢藻相卻往往是正常的),那是因為藻類受藥物抑制影響了正常的生理代謝功能,所以細胞內的色素體也出現異常變化。這種情況須要先連續用水維康氧化水體,破壞掉抗生素的藥殘影響,再少量多次的潑灑活菌製劑(如生物解毒劑、EM菌、益生菌等)慢慢調理。

2、消化功能衰退

抗生素能破壞對蝦體內菌相,直接導致消化功能減退。只能長期的拌喂濃縮EM菌、益生菌、生物解毒劑等恢復腸胃消化功能(腸道若有變粗就要換另外的活菌使用)。
3、菌相失調

抗生素會阻礙肝胰腺發育,損傷肝細胞,甚至導致肝臟壞死。須用膽汁酸內服兩個療程(一個療程七天)

4、棉花蝦前期

抗生素會影響營養吸收,尤其鈣、鎂、磷、鐵等元素的吸收,不僅影響蛻殼硬殼,還會直接影響生長(變成棉花蝦)。

5、造成養殖前期抗病能力弱

抗生素刺激南美白對蝦的應激,前期使用抗生素會影響到蝦苗前期的免疫系統的組成,以及增強耐藥性對於南美白對蝦的後期生長好壞有很大關聯!

“抗生素”真的能防治蝦病、控制偷死嗎?

使用抗生素真的能控制偷死?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地方爆發偷死病症,特別是高位池更加嚴重,損失更大。今年特別跟蹤部分高位池從而對比發病池的“疑點”,發病池塘的共同點都是水質理化指標均正常,對蝦腸道和肝臟都不同程度的發炎壞死等,水質用肉眼觀察發現,池塘裡都是有藻相,但是用顯微鏡觀察卻都沒有藻類,水質一般呈暗色、暗紅色,即有陽光時看到明顯的有益藻類所應有的水色,但沒陽光時都呈暗黑色,其中藻類主要以鞭毛藻類為主,或者有益藻類很少。

因水質都有明顯的相同點,首先從水質入手,建議高位池養殖朋友首先大量的換水,連續兩天的排換水量都在總水量的一半左右,前提是應激一定要做好,換水完之後超量的使用芽孢菌和沸石粉來淨化水質、底質。使用保肝類膽汁酸拌料,如若有三黃或杜仲葉提取物之類的中草藥加在一起更好。按此方法嘗試兩口池,其中有一口很明顯的控制,死蝦從之前的每天十幾斤降低到幾條,病情基本控制。發病時間拖長之後更難控制,很多人基本該用的都用了,漂白粉、土黴素、呋喃唑酮等等都用過了,都沒起到明顯的效果。

“抗生素”真的能防治蝦病、控制偷死嗎?

(偷死的對蝦)

我認為:由於之前發病時使用過多的抗生素,對蝦的機體破壞嚴重,再加上惡化的水質,對蝦機體的自我修復更難,有些對蝦死亡跟人為的用藥有直接關係,用藥不當造成了一些續發症,即抗生素用過多後造成肝臟萎縮、水體惡化,從而導致對蝦免疫修復系統損壞,對營養的吸收、轉換、消化等都不能獨立完成,造成對蝦只能消耗自身的能量來維持生存,從而形成肌肉萎縮的蝦,這可能也是非疾病造成“海綿蝦”的原因之一。

開始很多養殖朋友把這些病症指向弧菌為真兇,形成一定的誤區,從而過多的使用抗生素來壓制弧菌,反而忽略了對蝦機體的損害和水質環境的惡化,從而治標不治本,導致後面一系列的問題惡化,最後無力迴天。

“抗生素”真的能防治蝦病、控制偷死嗎?

抗生素在水產養殖病害防治中有顯著的應用效果,但其利弊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如果的確需要用到抗菌素時,應適時停藥勿過分投餵,平時不要有定期拌喂抗菌素的習慣,更不要在有病流行時人云亦云做預防用大量抗菌素的做法。

一旦用過抗菌素,在停藥後應拌喂膽汁酸護肝。

南美白對蝦護肝思路

1、養藻吸毒、強氧除毒。維持良好的養殖水環境,減少與避免產生有毒物質。

2、合理用藥。儘量少用毒副作用較大的消毒劑及減少使用次數,主要是通過增氧與育藻來改善水環境,破壞病原生物的生長環境,競爭抑制病原生物的繁殖,達到減少病原生物的目的。

3、合理投餵。選擇優質飼料並添加維生素C,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加料一般每隔2-3天才加一次,每次加10%左右。

4、膽汁酸,保肝新概念---保肝護肝解毒。肝臟是解毒器官,當水中或飼料中有毒素時,容易受到傷害的器官是肝臟。所以養肝護肝是要解毒排毒,就是要清除水中毒素肝臟中的毒素排出體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