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用硬笔横式写时为什么总感觉写不好看?

87米妮


看了题主的硬笔书法作品,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望继续努力!

上图为题主硬笔横写作品。

硬笔书法作品,用横写(从左向右)的形式创作,也是很有味道的。题主感觉写不好,说明题主对硬笔书法的学习有更高的追求。那么,硬笔书法作品横写怎样才能做到好看呢?我认为,一是用笔要符合法度。二是字的结构布局可根据章法需要进行变化。三是行与行之间要有呼应关系。四是字与字之间要产生呼应关系。五是字的大小、挺立、宽窄、点画的收缩与伸展可适当变化。六是在书写中故意制造矛盾,尔后解决矛盾。题主可按照以上所说六个方面试上一试,效果肯定会好的。

上图为互联网友的硬笔横写作品《兰亭序》。

建议题主多临摹古人的行书书法,特别要将《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兰亭序》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认真临摹上两年左右的时间,临摹时用横写的形式,并注重临帖作品章法的调整和科学处理,重点突出雅致度、耐看度、艺术性和可观赏性。

横写硬笔书法作品,一定要写出神采,不要把字写的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精、气、神。

章法布局非常重要,望题主一定要注重这个问题。记住,意在笔先者胜,意在笔后者败。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横写格式,是现代书写格式,来源于现代印刷格式。硬笔是现代书写工具,书写现代横写格式,内容与形式统一,显得十分会拍。

横写的具体章法,大致有横竖成行、横有行竖无列的方式。

横竖成行的形式,适宜于工整的楷书和隶书等。其行距一般大于字距,一行行横行整齐又清楚。横写可以用界格也可以用行线,但切忌字写得过大,撑满界格和行线,显得拥挤而不透气。

横有行竖无列的形式,整齐中有变化,尤适宜于流美的行草书。其章法讲究横贯气,要求左右要有伸缩的变化,顾昐的照应。

为了使行气生动,横写取势贯气同直写取势贯气一样,主要采取连写的方式,而连写则分笔连、意连、体连三种,分别如下。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抱庸硬笔,2009年)


横式书写与竖式书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行气,也就是与次字间的承接映带关系,竖式书写的行气是纵向的,以一条纵线上下通,单字之间是左右轻微振动;横式书写的行气是横向的,单字之前是上下轻微的振动。而运气运行的纵线与横线为纲,因方向不同,习惯不同,使书写整体的气蕴形态呈现出好坏的差异。

(横式,2018年)

(竖式,2019年)

无论横写还是竖写,单字结体的差别是微乎其微的,既然同样的字,而写出的效果大相径庭,根源不在书写水平上,而在于空间排列的技巧。所以一定要相信,横着能写好,竖着肯定也不会有问题,关键就在于一个空间布局的技巧及其熟练程度。

(抱庸硬笔,2009年)


不少书友认为硬笔只能横着写,这是没有根据的,横写竖写都是可以的。当然,考虑到日常工具性的问题,横写更普适一些,但如果上升到硬笔书法来学习研究,临的古帖本身就是竖式行文的,这并无任何不妥。

(抱庸硬笔,2009年)


抱庸浅谈。


抱庸詩書


非常高兴能来回答这个问题!

传统书法都是以竖为行,如果我们是从古贴中练习的钢笔字,自然是遵循了古贴的书写喜欢和结字布局,但是,我们现在实用的钢笔字是以横为行,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学习进行响应的转换。包括大小搭配,横纵取势要进行改变和尝试,更重要的一条事,古贴中中轴线的摆动的技巧一定要去掉,不能把他带入到横写中。同时,我们要在下笔前假定横向中轴线,这样就会提高美观程度。

壹庸随手钢笔字:





壹庸诗书文


汉字竖着写,是汉字经过几千年来自然发展形成的一种习惯,这里包含了汉字的结构、笔顺、笔势、美观等等内容,所以,作为书法作品来说,肯定是竖写更加自然、美观。而汉字横写,也就是解放以后才慢慢形成的,也算是一种舶来品。

第一,从主笔的设置来说

我们知道,汉字书写要漂亮,一定要注意主笔的问题。汉字的主笔较多应用的是竖、长横、撇捺、斜钩、竖弯钩等笔画,而这些笔画除了竖画以外,大多数是两翼方向的主笔,就是向左右水平方向伸展的主笔。

因此,这种汉字审美的需求,如果都是横着写的话,总是会给人以受限的感觉。例如上图是我节选的一部分小楷《灵飞经》的字,把它们搞成横向排列,是不是给人的感觉就很不如竖向排列的舒服呢。

第二,关键是笔势的问题

笔势是什么?就是笔画之间、汉字之间书写的时候自然产生的一种呼应、顾盼的关系,这种关系让人感觉整幅作品看起来非常的流畅、自然。而汉字的很多笔画的书写习惯也都是长期竖向书写形成的,而现在改为横向书写自然会总觉得有点别扭。

例如上图中的“天”字,撇捺是主笔,楷书的时候撇捺伸展,如果是竖写,捺画收笔的时候自然回笔,顺势就可以写下一字;而如果是横写,捺画末笔自然要向右上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挑出的尖,感觉比较别扭(当然,我这里写得稍微夸张一点,为了大家能看明白)。

行书的时候,“天”字末笔长捺改为反捺,收笔自然勾回,笔势向下一字的第一笔方向,给人感觉很自然;如果横写,则末笔还是要向右上挑出一个尖,感觉就很别扭。

上图“春花秋月何时了”几个字横写,如果要产生笔势连贯的连绵书那种感觉,就要每一字的末笔向右上挑出,有些字还算比较自然如“花”,但多数字就显得别扭了。而且“何”“时”“了”末笔就更难与接下来的右边的字产生笔势上的顾盼、呼应了。

而这几个字如果竖写的话,完全可以一笔写尽,即使中间有断开,因为笔势的呼应关系,也会给人笔断意连的感觉。

因此,横向书写确实不利于书法创作,而更加倾向于实际书写,毕竟实际书写的时候没有太多的讲究。如果硬笔书法也想横向书写,那关键问题还是要注意笔势的问题。在保证汉字书写自然美观的基础上,尽量做到笔势上的连贯和呼应。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传统书法文化的分享,希望大家能支持和关注哦,感谢有你。


翰墨今香


把竖式理解并应用到横式上





寅禾书法



翰墨书道认为与古代书法的书写格式的形成有关。因为古代数千年书法的书写就已经形成的故有的模式,竖写。这种方式,对书法的风格以及结构取势影响深远,书法的单字已经融入了这种基因,所以比较适合书写。如今我们的日常应用无论书籍或书写都采取了横写的方式,而书法的字形处理包括汉字中的那种书写已经形成的基因,还无法适应横写模式。传统的竖写形成的审美意识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取向,包括书写内容问题。特别是学习过书法的艺术爱好者,在审美和书写习惯都是以竖写为准则的,所以始终感觉横写没有竖写好看,横写在处理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上也非常困难,特别是不够贯气。关于贯气问题,竖写就非常容易。

实际上现代有不少的书法家基本上都注意到了这问题,通过改变字形和找准字与字之间衡写的关系,包括字的重心处理,使得横向书写的字与字之间的相互的重心发生相应的关系,基本上也是能够写出效果不错的作品。虽然如此,不可否认,仍然是感觉书写较横写横顺势与更和谐。




翰墨书道


中国字自甲骨文开始至约五四前,一直以竖写为主,中国字很多字最后一笔是向下,这与历史有关,而横写历史不过百年左右,是伴随钢笔铅笔进入中国开始,而这些笔是外国人书写英文字母而用,对于书写我们复杂的汉字其实不如毛笔书写流便。基本上大多数小写英文字母最后收笔都朝右,这也是英文横写便利的原因。


于泉祖书法学堂


献丑了



用户3150062812919


个人感觉,一篇汉字,横式不如竖式书写更有美感,是人的审美习惯使然。

竖写更利于发揮汉字谋篇布局的优势,使字与字,上与下,首与尾气脉贯通,收放得体,相得益彰。而横式较难做到气脉通畅,每一字的起笔与前面一字的收笔难以气脉承接相应,易形成字字如算珠独立。

当然,这种横、竖气势美感仅是在两者之间比觉而言。如若把写好的同一篇竖式硬笔文字,转成横式重排一下,恐怕不如竖式看起来舒畅好看,即是文字书写形成的气势之美打乱了中断了。

但是,文字横式排写,在阅读上更适应人的双眼横向接收书面信息的舒适性和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