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同處一個時代,誰能笑到最後?

近代有詩云:“昔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可知,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宗都是了不得之大人物,可稱之為大帝,“千古一帝”。那麼,如果可以假設,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同處在一個時代,他們彼此相互展開角逐,誰才能笑到最後呢?

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同處一個時代,誰能笑到最後?

考慮到同處時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均不可能佔有全國之地,故而先給他們劃分地盤。秦始皇,奮鬥六世之餘烈,祖先基業雄厚,佔據關中平原,有潼關、武關之險。漢武帝,繼承四代家業,控制漢中、四川,有劍閣、三峽之險。唐太宗李世民,家底不算豐厚,地盤僅限於晉陽(太原)周圍,險要之地更是無從談起。然而,李世民突厥血統濃厚,有遊牧民族基因,兇狠好鬥,為達目的可不擇手段。宋太祖趙匡胤,佔據開封富庶之地,無險可守,是一塊肥肉。不過,趙匡胤秉著“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之原則,也是雄心勃勃之君王。江南一帶則是其他小軍閥,當個土皇帝還行,問鼎中原就免了。

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同處一個時代,誰能笑到最後?

劃分好地盤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四足鼎立,雄心勃勃,都想吞併對方,統一全國。李世民集團,戰將有李靖、李績、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恭、尉遲敬德、侯君集、蘇定方等,實力不容小覷。趙匡胤集團,戰將有曹彬、慕容延釗、田重進、石守信、楊業等,也是一流戰將。李世民兇狠好鬥,趙匡胤則“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雙方衝突不可避免。年輕人就是火爆,李世民直接揮兵南下攻打趙匡胤,雙方在黃河一帶廝殺;李世民部騎兵為主,趙匡胤部步兵為主。誰會勝利呢?答案是李世民,趙匡胤必敗無疑。原因很簡單,騎兵優勢明顯,後來李克用父子就是這麼幹翻後梁朱溫父子的。此外,趙匡胤玩不過遊牧民族,李世民可以滅了東突厥,唐宗武力值稍微高一點。

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同處一個時代,誰能笑到最後?

幹掉趙匡胤後,李世民也是元氣大傷,必須要休整。要知道,李世民集團都是大家族居多,皇權之權威時刻受到挑戰,此戰過後,李世民要穩定內部,否則就會被別人端掉。秦始皇雄才大略,麾下蒙恬、蒙毅、王翦、王賁、李由、章邯等驍勇無敵,謀略過人;秦兵在“軍功授爵位”制度下,戰鬥力爆棚,悍不畏死,連匈奴都被打殘。正當李世民與趙匡胤展開決戰,即將取得勝利之時,秦始皇派遣王翦、王賁父子率兵出潼關,直搗晉陽,攻打唐軍後路。李世民聞訊,急忙率兵返回參戰,結果損失慘重,如同當年被薛氏父子痛扁一樣,毫無懸念。李世民戰敗,內部大家族離心離德,如同他們之前拋棄隋煬帝一樣,離開了李世民,另謀出路。如此一來,唐宗、宋祖出局,退出遊戲。

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同處一個時代,誰能笑到最後?

搞定唐宗宋祖後,秦始皇乘勝追擊,吞併山西、河南,佔領中原地區,秦軍士氣如虹,銳不可當。漢武帝呢?此時在幹嘛呢?他玩“推恩令”,削弱劉姓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內部秩序。漢武大帝,雄心勃勃,麾下有衛青、霍去病、李廣等不世出之名將。然而,漢武帝集團弱點太多,硬實力不足。衛青、霍去病打匈奴聞名天下,可漢武帝集團沒跟匈奴接壤,他倆潛力沒能發揮,戰鬥經驗嚴重不足,這是個硬傷;先帝實行“無為而治”政策,漢軍幾乎沒有接受過戰鬥洗禮,平定“七國之亂”算其一。如此一來,漢武帝直接面對強大的秦始皇大帝,壓力可想而知,想要取得勝利,希望相當渺茫。對此,漢武帝深知,他必須先搞好關係,不能去刺激秦始皇,不想惹禍上身。

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同處一個時代,誰能笑到最後?

秦始皇,何許人也?明朝思想家李贄對其評價:“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祖龍是千古英雄掙得一個天下。”秦始皇,公認的“千古一帝”,不是吹出來的,實力擺在那裡,誰敢不服。為了統一全國,建立大一統帝國,秦始皇不可能容忍漢武帝存在,只好武力解決了。攻打考慮到漢武帝集團有劍閣、三峽之險,秦始皇不會立刻強攻,而是先消滅南方哪些小諸侯,增強實力。搞定南方後,秦始皇從東、北兩方面威脅漢武帝,將其封鎖在漢中一帶。此時,秦始皇正式出兵,漢武帝則發兵抵抗,雙方打得難分難捨。衛青、霍去病接受了戰火洗禮,統帥水平一流,與王翦、王賁、蒙恬不相上下,難分伯仲。

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同處一個時代,誰能笑到最後?

秦皇漢武之間作戰,精銳盡出,長年廝殺。秦軍、漢軍前期戰鬥力相當,單兵素養相差無幾,誰都沒壓倒性優勢;雙方統帥在謀略、勇氣上一致,都是為世所罕見也。所以,前期戰鬥,秦軍無法拿下漢中,秦軍水師也破不了三峽,漢武帝暫時守住了地盤。但是,漢武帝集團地盤太小、人口有限,長期作戰,漢軍會逐步落下風,越打越難打。最終,秦始皇憑藉國力優勢,滅了漢武帝。所以,秦始皇笑到了最後,漢武、唐宗、宋祖哭暈在地。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