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川黔交界處的貴州赤水,歷史上跟瀘州和遵義同級都是地級行政區劃

川黔交界處的貴州赤水,歷史上跟瀘州和遵義同級都是地級行政區劃

清代的貴州省行政區劃地圖

貴州省赤水市,地處川黔交界處,川黔鎖鑰的獨特地理位置,賦予了其在貴州歷史上重要的窗口地位。在清代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這近兩百年間,赤水市的前身仁懷直隸廳,是與貴州遵義府、四川瀘州府同級別的行政區劃,不屬於遵義府管轄,而屬於貴州糧儲道直轄。

川黔交界處的貴州赤水,歷史上跟瀘州和遵義同級都是地級行政區劃

相當於地廳級的清代貴州仁懷直隸廳地圖

貴州赤水市獨特地理位置,賦予了其歷來都是貴州省通往四川省的重要門戶。貴州省是一個典型的山地省份,歷來糧食不能自給,都需要周邊省份運輸調劑。赤水市處於雲貴高原與四川盆地接壤之處,一條通航的大河赤水河穿越崇山峻嶺的雲貴高原,峽谷與赤水河為川黔的人員與物質的來往交流提供了天然的陸路和水路通道。也許正是因為赤水市重要的通道與門戶地位,赤水市前身仁懷直隸廳才單獨成為與遵義府同級別的行政區劃,而且還屬於貴州糧儲道直轄,以方便通暢的調運四川的糧食來到貧瘠的貴州內地。

川黔交界處的貴州赤水,歷史上跟瀘州和遵義同級都是地級行政區劃

赤水市地理地形空間微縮圖

赤水市這樣的地理門戶作用,造就了赤水市成為明清兩朝川鹽入黔四大通道中最重要的通道仁岸。也是因為赤水川黔鎖鑰的地理位置,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才計劃經過貴州赤水,去四川瀘州、宜賓一帶北渡長江,而後才發生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戰役。民國時期,赤水市的行政級別雖然喪失了地廳級,再次降格為縣一級,但是為貴州一等縣。

附:民國時期的貴州

一等縣:(20個)

貴築、遵義、桐梓、正安、鎮遠、黎平、榕江、銅仁、思南、婺川、松桃、畢節、安順、安龍、興義、盤縣、大定、威寧、黔西、赤水

二等縣:(38個)

息烽、修文、龍里、貴定、開陽、定番、羅甸、平越、甕安、湄潭、綏陽、仁懷

、都勻、平舟(已撤銷)荔波、獨山、施秉、黃平、臺拱、錦屏、江口、岑鞏、玉屏、沿河、德江、後坪(已撤銷)、石阡、鳳岡、普定、清鎮、鎮寧、郎岱、平壩、紫雲、關嶺、貞豐、織金、水城

三等縣:(22個)

大塘(已撤銷)、廣順、餘慶、鰼水、爐山、麻江、三合(已撤銷)、八寨(已撤銷)、都江(已撤銷)、丹江(已撤銷)、三穗、劍河、永從(已撤銷)、下江(已撤銷)、省溪、青溪(已撤銷)、印江、普安、興仁、安南、冊亨

未分等縣:(4個)

天柱、納雍、金沙、道真

川黔交界處的貴州赤水,歷史上跟瀘州和遵義同級都是地級行政區劃

赤天化影像(攝影:大樹)

建國後直至上個世紀,赤水市成為貴州北部重要的工業城市,一系列大型國企,如赤天化、華一造紙廠、赤水氣礦、赤水航運分局等在赤水市境內孕育而生,也同樣是因為赤水市這樣的地理位置。甚至近二十年來,赤水旅遊的火爆,幾乎都是由來自川黔渝三省市的遊客支撐起來的漂亮數據,這除了赤水本身擁有大量優質的旅遊風景資源外,其三省市接壤地的地理位置也是主因。赤水也因此成為貴州省第一個不是地州所在地的縣級市,早早的於上個世紀的90年撤縣設市。

川黔交界處的貴州赤水,歷史上跟瀘州和遵義同級都是地級行政區劃

赤水市,歷史上一直是崇山峻嶺的貴州省與四川省交往的門戶通道,曾經有過光榮和繁華的歲月。可是在近幾十年,由於周邊陸路交通的改善,赤水的陸路交通反而逐漸不如周邊,赤水市曾經耀眼的光芒逐漸黯淡。歡迎各位留言參與到我們的話題中討論中,說說你的看法,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