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魚膠之王--金錢鱉魚膠

魚膠大課堂 | 魚膠之王--金錢鱉魚膠

黃唇魚

小須金錢鰵魚膠這一魚膠品種是黃唇魚,屬硬骨魚綱鱸形同石首魚科,閩粵人稱金錢鮸、金錢猛魚,又名(魚高)。黃唇魚體長、側扁,尾柄細長。近海暖溫性稀有底層魚類,棲息於近海水深50~60米海區,幼魚棲息於河口及其附近沿岸, 分佈於東海和南海北部。為肉食性魚類,以小型魚類和蝦、蟹等大型甲殼類為食,幼魚則以蝦類為食。

黃唇魚是中國的特有魚種,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列為極危。未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中。

黃唇魚成年後體長一至一點五米,最大可達五300斤以上。體背側棕灰帶橙黃色,腹側灰白色,胸鰭基部腋下有一個黑斑,背鰭鰭棘和鰭條部邊緣黑色,尾鰭灰黑色,腹鰭和臀鰭淺色黃唇魚是中國的特有魚種,為名貴珍稀魚類。

魚膠大課堂 | 魚膠之王--金錢鱉魚膠

黃唇魚有兩種:一種頭鈍,叫大鷗,又稱排口或大頭黃唇魚,棲息在10米以上的深水處,純海水區域較多;另一種頭較尖,叫白花,又稱尖頭白花,常棲息於鹹淡水河口海域的中上層。東莞海域兩種黃唇魚都有,大頭黃唇魚較少見,尖頭白花較多。

黃唇魚生活在海、淡水交匯的河口海域,鹽度在0.5-18‰之間,有時溯餌,可直至河口淡水處;喜居水深、有魚礁、水流較緩的海域;黃唇魚在水清時集群,水濁時分散。黃唇魚以魚、蝦為食,東莞海域的黃唇魚,12-5月吃蝦為主,6-8月吃彈塗魚為主,9-11月吃鯔魚為主。在農曆23-26日最低潮、平流水、吹東風時,黃唇魚苗便會成群浮上水面;當開始漲潮、水流動、不時吹東風時,黃唇魚苗便散群下沉。黃唇魚棲息於近海水深50~60米海區,幼魚棲息於河口及其附近沿岸,一般體長為1~1.5米,大者可達50公斤以上。該魚以蝦、蟹等甲殼類及小魚為食。喜逆流渾水,厭強光;3~6月向沿岸洄游,產卵繁殖。在此期間,由於其鰾內空氣振動在水下傳出媚媚動聽的聲響,時強時弱,且有音樂之旋律,100米周圍海區可聞其聲。以往,溫州洞頭、南、北麂漁場及甌江河口段也時有捕撈。

黃唇魚只見於太平洋西北部的福建、上海、浙江、香港和澳門沿岸,亦有記錄於臺灣海峽。有可疑的發現報告于越南一方的北部灣。在香港,黃唇魚主要棲息在南面水域,如青山一帶水域、索罟灣和蒲臺島等。發現報告主要於河口,可見於半鹹淡水和海洋。

魚膠大課堂 | 魚膠之王--金錢鱉魚膠

麥氏託頭石首魚

大須金錢鱉魚膠這一魚膠品種是 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Totoaba macdonaldi),又名加州犬型黃花魚或麥氏託頭石首魚,是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特有的一種石首魚。它們以往數量很豐富,但因密集的捕漁令它們變得很稀有,故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保護及被列為瀕危物種。

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可以生長至2米長及100公斤重,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群落主要分為兩群。幼魚會在科羅拉多河三角洲生活,而成魚則會在較深水的加利福尼亞灣中棲息。成魚在4月及5月間會遷徙至科羅拉多河三角洲產卵。1歲大的在鹽度約為2%的鹽度中代謝能力最高,這個鹽度的環境正是科羅拉多河分流前的天然環境。由於失去淡水,三角洲的鹽度一般為大於3.5%。

魚膠大課堂 | 魚膠之王--金錢鱉魚膠

因在美國分流科羅拉多河令三角洲的淡水大幅減少,嚴重影響三角洲內的環境及加利福尼亞灣的鹽度。於1910年至1920年間,因建築水壩而令淡水流入科羅拉多河河口只餘約4%。這是它們數量大幅減少的原因。

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漁業於1920年代開始。於1943年漁獲就有2000噸,但於1975年因墨西哥保護它們就下降到只有50噸。在漁業前它們的數量很豐富,但卻沒有實際的證據。研究發現它們的數量很少但穩定,比1975年漁業被禁止時稍高。但現時仍有一些非法捕漁,且被出口至美國。

魚膠大課堂 | 魚膠之王--金錢鱉魚膠

小須金錢鰵魚膠

眾所周知, 金錢鰵魚膠堪稱 “魚膠之王” ,位居魚膠之首,非常罕見,是魚膠中最貴重的品種,素有 “貴如黃金” 之說。

金錢鰵魚膠在潮汕、福建、香港等地區一直備受推崇,金錢鰵魚膠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止血甚佳,尤對孕婦產後血崩、胃肺大出血等有藥到病除之奇效,對重症病人的術後身體恢復有明顯效果。在以前醫學技術尚不發達的年代,民間對金錢鰵魚膠神奇的止血作用及其它方面的藥用功效一直廣為傳頌。

金錢鰵魚膠最大的特點是有兩條長長的 “鬍鬚” ,潮州人根據 “須” 的大小分為“小須金錢” 和 “大須金錢” 。實際上這是因為魚種的不同所造成的魚鰾特點,前者是本港海域金錢鰵,後者則為外港的金錢鰵,目前二者均為禁止國際貿易的物種。

一、小須金錢鰵

小須金錢鰵既本港金錢鰵,是所有魚膠種類中價值最高、質量最好的品種。20世紀六七十年代曾經數量很多,但從80年代中後期開始幾乎絕跡。現存的小須金錢的膠齡大部分超過30年以上,數量極少,價格昂貴,近二三十年來因其珍貴、稀少及極高的藥用價值而不斷升值達3000多倍,目前大多數被一些行家和魚膠愛好者收藏起來。

小須金錢有兩條小而長的 “須” ,有些小須金錢的 “須” 如絲一樣細,稱做 “絲線金錢” 。最重的小須金錢可達3斤,按照 “百斤魚一斤膠” 的說法,魚可重達300斤以上。

從外形看,小須金錢有如下特徵:

1、“須” 的特點是從頭到尾都是直的, “須” 的兩邊沒有齒印狀的邊緣。

2、膠體頭部中間有一 ” v “ 字形的直紋膠質,行內稱 ”金錢舌“ 。若膠體從中間切開,則 ”金錢舌“ 分佈於膠體兩側。

3、膠體頭部表面並不光滑,兩邊有一些凸出的膠質,俗稱 “八卦門” 。

4、在膠體上半部的中間,有一個自然而成的小孔,俗稱 “金錢孔” 。

5、對著光線照射,小須金錢正面的膠質呈現 “水波紋” ,背面則較為光滑。

6、取自雄魚的公膠(既小須金錢公肚),其膠身有一對法令線,在背面尤其顯眼,肉質為 “厚薄肉質” ,既膠身呈現 “中間厚、兩邊薄” 或 “中間薄、兩邊厚” ;取自母魚的母肚則沒有法令線,整個膠體厚薄均勻。

魚膠大課堂 | 魚膠之王--金錢鱉魚膠

大須金錢鰵魚膠

從外形看,大須金錢的辨別方法:

有記錄的、最大的大須金錢重達3.5斤,其魚種與黃唇魚一樣,是大型的海洋魚類。大須金錢與小須金錢作比較,有如下特點:

1、大須金錢的 ”須“呈結節狀,一節一節的,俗稱 ” 豬腸須“ ;而小須金錢的 ”須“ 是直的。

2、一個完整的大須金錢,其 ”須“ 最長可達膠身長度的2~3倍。因此,大須金錢的 “須” 常因長度過長而盤上幾圈。相比之下,同等大小的小須金錢的 “須” 長度要短一些。

3、大須金錢的膠體頭部較為光滑,沒有小須金錢的 “八卦門” ,也沒有 “v” 字形的 “金錢舌” 。

4、大須金錢和小須金錢一樣,具有獨特的、細膩的 “金錢肉質” ;正面膠身紋路多數像 “水紋” ,背面像 “山紋” 。以前的老膠長長褶皺,俗稱 “老人紋” 。

5、大須金錢與小須金錢一樣,膠身上半部分有一個或幾個 “金錢孔”。小孔是自然而成,並不是認為捅破導致的。

6、大須金錢的公肚與母肚均沒有法令紋和出水孔,公肚與母肚的主要區別在於,公肚的膠身尾部較薄。而小須金錢公肚與母肚的辨別特徵是,公肚有法令線且呈現 “厚薄肉質” ,母肚沒有法令紋,整個膠體厚薄均勻。

金錢鰵魚膠 - 功效

在潮汕本地有很多真實的病例,都是關於金錢鰵魚膠的藥用效果的。民間一直有傳言,對於一些疑難雜症,以前祖輩人就有用金錢鰵魚膠進行藥用的成功經驗。這些年來在潮汕地區,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不敢小覷金錢鰵魚膠的特殊功效,在一些重大病症面前,醫生根據病人的經濟條件或會提議用金錢鰵魚膠配合治療,有時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民間傳頌、記載的例子中,其實大須金錢的藥用個案要比小須金錢多。一方面,由於小須金錢的價格一直比大須金錢多貴,因此人們會更多的選擇較為便宜的大須金錢作為藥用。另一方面,近二三十年來,即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小須金錢的數量越來越少;而在1975年關閉漁業前的大須金錢,大部分攥在東南亞特別是泰國華僑手裡,1990年代才陸續帶回國內市場,當時的數量要比小須金錢多。

大須金錢雖然來自國外海域,但是無論從其成分、效用,還是民間藥用經驗的評價來說,其功效一點也不亞於小須金錢。大須金錢作為魚膠的一種,除了具備魚膠的所有功效特點之外,最神奇的地方是它對內出血症的快速止血作用,對胃肺大出血、婦女血崩等症療效顯著,止血作用與小須金錢相當,謂之 “藥到病除”一點也不誇張。

溫馨提示

若遇大病,首先還是應該相信現代醫學,大須金錢只是作為配合治療使用。但從這些藥用例子可以看出,其功效大多與藥學古籍、現代醫書及民間傳統經驗的記載和描述一致,具有滋補肝腎、養血活血、滋養靜脈等功效,止血甚佳,是完全無毒副作用的天然止血藥。

很多人其實並不相信金錢鰵魚膠的特殊療效,在現代醫學技術發達的今天,我們一般認為,出血了打支止血針就好。然而在現實中,也有無法打止血針的狀況,也有打了止血針仍然無法止血的例子。若非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加上患者康復後直接反饋,多數人也不相信,或者半信半疑。

其實金錢鰵魚膠的止血作用,主要還是來自於膠原蛋白止血功能。話雖如此,食物中的膠原蛋白需要時間消化,這麼迅速的止血作用,醫學上又該如何解釋呢?除了止血作用,其它補益和修復作用又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期待將來有更多科學工作者進行相關的深入研究,為我們一一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