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南淝河畔建立 “臨時黨支部” 築牢生態保護強屏障

黨旗飄在工地上,支部建到項目裡,讓紅色種子在一線落地生根。

近期,市城鄉建設局排管辦黨委與安徽水安建設集團在南淝河中游重點排口初雨汙染控制工程項目中成立聯合臨時黨支部。

南淝河畔建立 “臨時黨支部” 築牢生態保護強屏障

南淝河中游重點排口初雨汙染控制工程項目聯合臨時黨支部成立

該項目是南淝河2020年水體達標的重要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在巢湖路與銅陵路交口東北200米處新建容量為5萬m3、埋深15-23米初雨調蓄站一座;新建總長2700米截流管(截流管徑分別為DN1200-DN3000,埋深15-18米,採用泥水平衡頂管工藝),將南淝河中游二里河、史家河、池郢泵站、西李郢泵站的初期雨水,經智慧截流轉輸到調蓄站後提升至小倉房汙水處理廠深度處理,項目概算投資為4.6億。該工程調蓄站基坑為合肥地區埋深最深、單體容量最大;基坑施工工藝最複雜,在安徽省首次採用魚腹梁鋼支撐技術;雨水截流首次在合肥地區採用智慧截流系統進行截流、首次在合肥地區採用頂管管徑最大、距離最長曲線頂管工藝(最長頂段近400米)。

南淝河畔建立 “臨時黨支部” 築牢生態保護強屏障

南淝河中游重點排口初雨汙染控制工程 (安徽日報 範柏文/攝)

挖掘機、頂管機有序運作,重型卡車排成整齊隊列來回穿梭,工地邊圍擋與公示牌整齊排列,乾淨整潔,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在南淝河水環境治理項目“尖刀”項目上,市城鄉建設局排管辦黨委組織質安、項目監理、設計、施工等多方共同成立臨時黨支部,是積極探索“工地黨建”新模式的一次有益嘗試,更是攜手各項目主體責任單位謀劃精細化管理、建設精品優質工程的大膽創新。通過臨時黨支部聚合力引領,促推黨建與項目建設發展同頻共振,建設進度得到顯著提升,工程質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南淝河中游重點排口初雨汙染控制工程項目臨時黨支部的成立,是對合肥市今年年初以市委一號文件名義出臺的《關於加強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完善基層治理工作的意見》的積極響應,是踐行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市的生動實踐,臨時黨支部根據項目特點和黨員結構,有效的將黨員集聚起來,形成一股新的戰鬥力。

“黨員服從組織,並堅決執行組織決議,完成組織交辦任務”,臨時黨支部將通過開展政治學習、技術攻關、文化互動等,形成思想和工作合力,達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效果,真正實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促使黨員從嚴要求自己,在項目建設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南淝河中游重點排口初雨汙染控制工程項目於2019年2月20日開工建設,2019年12月5日,南淝河中游重點排口初雨汙染控制工程調蓄池順利封頂,較原計劃提前90天完成,計劃春節前建成通水。

南淝河畔建立 “臨時黨支部” 築牢生態保護強屏障

趙德平正在檢查南淝河排口截流設施


“一名黨員一面旗,黨徽在一線閃光。”臨時黨支部堅持以老帶新,黨員示範,嚴守規矩紀律,深入項目一線,做好指揮調度工作。趙德平,市排水管理辦公室副主任,一名具有16年黨齡的老黨員,從事排水行業管理24年,一直以來秉承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本色,兢兢業業的奮戰在排水一線,臨時黨支部成立以來,趙德平在合肥又有了另外一個“家”,作為骨幹黨員駐點在工地,項目上的每一個節點、每一個難點,他都爛熟於心,施工現場、施工環境、施工組織都井井有條、忙而不亂,作為臨時黨支部籌備的牽頭人,將項目參建人員“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確保南淝河中游重點排口初雨汙染控制工程項目基坑的穩定,加快出土效率,該項目首次採用了魚腹梁鋼支撐技術,由於施工工藝複雜,技術難度大,趙德平緊盯項目進度,嚴把質量安全,分工明確,責任到人,順利完成調蓄池近12萬方土的出土,大大節省了施工工期。同時,他利用休息時間,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強化臨時黨支部黨員的學習教育,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導到一線、傳達到項目,覆蓋到每一位黨員,建立以崗定位、以崗定責的考核方式,形成創先爭優、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使臨時黨支部每名黨員成為施工管理、安全生產、質量保障等項目建設領域的“護旗手”,讓每位黨員都是一面旗幟。


南淝河畔建立 “臨時黨支部” 築牢生態保護強屏障

趙德平正在檢查南淝河流域汙水管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