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福清西溪林氏和石塘林氏的祖源考

唐宋時期,福清有兩支林氏:西溪林氏和石塘林氏。這兩支林氏聞名天下,人才輩出,科甲蟬聯;並且枝繁葉茂,人丁興旺,派衍幾十個鄉村,繁衍後人數以萬計。

據不完全統計,這兩支林氏有近20人高登進士第,先後被授20多個州和府的知州和知府,其中 2人還先後被授與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吏部尚書、中書侍郎、尚書左丞、資政殿學士、同知樞密院事等職,成為副宰相級的高官。

這兩支林氏如此興旺發達,究竟是誰的後人?

一、西溪林氏

據林氏族譜記載,西溪林氏是九牧長房的衍派。林葦生林恕。林恕生林逢、林遹。林遹生仁倜。仁倜生仲雅、仲載。仲雅生林高兄弟。林高生林概。幾百年來,族譜都是這樣記載的。元祐六年(1091年)林高之孫林旦的《練門墳庵親尊閣序》、明末何喬遠的《閩書》也是這樣記載。

族譜認定了林遹是林葦之孫,但福清縣尉林遹好像和林葦的生活時間銜接不上。

據清古譜《莆田南渚林氏族譜》裡的“牒一通”記載,林葦出生於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林藻出生於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林著出生於唐肅宗寶應元年(762年),林蘊出生於唐代宗大曆五年(770年)。這些人的出生時間和明弘治的《重刊興化府志》所記載的他們高登進士科和明經科的時間基本吻合。

現在以林葦出生時間為基準,每代按30年推算,林恕大概出生在唐德宗貞元年(785年)。

林遹大概出生在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

仁倜大概出生在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

仲雅大概出生在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

林高大概出生在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

從林葦出生時間推算出林遹、仁倜、仲雅、林高祖孫都是出生在唐朝。

再來看仁倜後人族譜的記載:

林遹,五代時(909—975年)授福清縣尉,定居福清西溪,為西溪始祖,卒葬大南洋。

仁倜,仕閩王氏,閩亡,宋太宗(976—997年)授仁倜和長子仲雅奉禮郎,這一年仁倜14歲。仁倜父子恥事二姓,棄官隱居海上練門,即小練山。

仲雅,生邕、高、向、同、裔、扁、尚。有的族譜記載林高是老大。

如果福清縣尉仁倜和其子仲雅是林葦之裔孫,他們就應該出生活在唐朝後期或者五代時期,而不會生活在北宋太宗年間。

再看方誌的記載:

林高,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屯田員外郎。

方誌記載的林高登進士時間最關鍵,這和族譜記載的福清縣尉林遹祖孫生活時期基本吻合。

上文推算的林葦之孫林遹祖孫出生時間和譜志記載的福清縣尉林遹祖孫生活時間差距長達上百八十年。筆者懷疑是不是有兩個林遹:一個是林葦之孫,另一個是福清縣尉?會不會產生同名錯接?福清縣尉林遹是否是九牧長房林葦之孫?

清莆田南渚古譜等族譜記載林恕只生一子逢。但大部分九牧長房族譜都記載林恕有兩個兒子:逢、遹。莆田前埭古譜沒有記載林遹的後人。

以上除了林高外,都是族譜的記載,我們再來看各方誌的記載。

《閩書》記載:“林高,字子羽。裔出莆九牧葦,有遹者,為福清縣尉,因家焉。遹子仁倜,奉禮郎。仁倜子仲雅,年十四能誦詩,太宗召見,授奉禮郎,累殿中丞。高,舉進士,為欽州腿官。”

《福清縣誌》卷之九載:“林仁倜,遹子,授奉禮郎。”“林仲雅,仁倜子。太宗召見,授奉禮郎,贈殿中丞太子少保。”

林仁倜的聚居地西溪在哪裡?《福清市志-古代人物表》赫然標明林高、林概、林希的祖籍是“南嶺西溪村”。

《福清市志》的記載是張冠李戴,與事實不符。

乾隆《福清縣誌》卷之二載:福清“西溪在縣治西門外。其流入龍首河而達於海。”

縣誌卷之十四載明嘉靖進士郭萬程《福清宋元儒學志》說:“儒學舊在宋西城門儒學坊外,時先聖像寓於三禮堂也。前為西溪,奉禮郎林仲雅子孫高、概、希、旦、邵、顏、開、棐登第,故為儒學。林氏,其盛在嘉佑間”。

由此可知,林仲雅祖孫的聚居地是在福清西城門外的西溪河流旁邊的西溪村,而不是南嶺鎮的西溪村。《福清縣誌續略》乾脆記載林高是福清城關“西隅人”。

林仁倜原來居住在福清西門外的西溪村,由於閩亡,就棄官隱居海上練門,即小練山,

世人號為“小揚州”或者“小瀛州”的小練山,多部方誌都有記載。

《八閩通志》卷之五載,小練山,“五代間,有盧、林二氏自光州固始從王氏入閩,卜居於此;至宋,二族日益繁盛,嘗構義齋以教子弟以及旁近之人;淳熙後,登第者相踵,而林穎乃其倡也。山當要衝,商舶多會於此,人號‘小揚州’”。

《閩書》載,小練山,“五代間,時有盧皓、林甲避地而釣,愛其山川,誅茅焉。至宋,二族繁盛,立義齋以教子弟,旁嶼皆挾冊往還。淳熙後,登第者相踵,而林氏為盛,若林遹子孫皆是也。人號小瀛州。”

乾隆《福清縣誌》卷之二載,小練山,“五代末,有盧、林二氏自光州固始從王氏入閩,釣魚於此,見其山水明秀,山下居焉。至宋,二族日益繁衍,嘗構義齋教其子弟。淳熙後,登第者相踵,而林穎乃其倡也。”

《福清縣誌續略》在淳熙二年進士條目下載:“林穎,字叔嘉,小練人,知錄”。

以上各志,都記載了林甲“自光州固始從王氏入閩”。林甲之族“日益繁盛”,儼然是大家族了;但後人都沒有看到林甲子孫族譜的記載。林甲是不是就是林仁倜?

宋淳熙丙申年(1176年),林穎撰寫了《練江開基序》說:“餘方童時,聞諸父承事公曰:練於海上,為空山,距府縣,少隔漁人舟子之往來。居民未知有也,我六代祖仁倜公始居縣郭,為奉禮郎。有子:仲雅、仲載。閩亡,民屬吳越,歸地於為有宋。”“太宗皇帝因材授官仲雅,亦以通經拜奉禮郎。然竟不受,遂官同日亡歸,變姓名,匿海上。練之有土,蓋始於此。”

以上記載可以看出,練門原來荒無人煙,林仁倜是始遷練門的第一人。林仁倜“變姓名,匿海上”,變什麼姓名?是否就是變為林甲?閩亡,林仁倜父子就恥事二姓,連官都不當了。只有隨王審知入閩的部屬及其後人,對王氏才有這樣深厚的感情!

像林穎這樣的名人,各譜都爭著記載。不但九牧林族譜記載,固始林族譜也記載。清初和道光十三年的陽泰林九竹堂林氏族譜都把林穎列為陽泰林。該譜載,林穎,字子明,號叔嘉,淳熙進士,文武齊名,太學博士,為林陽泰的十世孫。世系是:陽泰--壁--球--演--璿--靜--瑤--伯尙--懿德--穎--宗烈。如果根據這個記載,林穎就是固始林,林甲可能就是林仁倜。

如果林甲就是林仁倜,那麼西溪林氏就是固始林,這就徹底顛覆了千百年來的族譜的記載,這當然需要更大量的證據來證明。

二、石塘林氏

宋朝石塘村在哪裡?在福清東門外的文興裡,現在的後山頂、龍山一帶,即今瑞亭村。山南麓的玉塘村稱為“石塘下”。歷史上,瑞亭村有兩支林氏,一支是現在的玉亭林氏,另一支是古代的石塘林氏。

據《瑞亭紫光》載: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林仲廉自莆田縣遷隆仁裡前林村。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林(山票)自前林村移居瑞亭後山頂,為玉亭林氏始祖。但《福清林氏大宗譜》只記載林簡言在唐中葉自莆田上林遷入友誼村,為前林林氏始祖,沒有記載林仲廉為前林始祖。

《福清市志》載:“前林林氏 先世由河南光州固始縣,隨王審知入閩,居於莆田縣,始祖林(山票)宋武狀元,柳、梧、潮三州刺史。唐(?)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自莆田縣上林村遷隆仁裡前林村。”

大文豪劉克莊的墓誌銘和《福清市志》的記載不同。劉母,即魏國夫人,莆田義門林氏,進士林榕之女;劉妻,福清石塘林氏,林瑑之女。劉與莆田林友仁、林及之,福清的林希逸都是摯友,對林氏瞭解很多。他為石塘岳父林瑑一脈祖孫寫了多篇墓誌銘。在墓誌銘裡明確指出,石塘林氏之祖“公諱埏,字仲成,其先固始人,八世祖著作平遷福清”,“清林氏自南渡百年”。這就是說,五代中,林平自河南光州固始縣遷居福清石塘,為石塘林氏始祖。

《福清市志》把瑞亭兩支林氏的祖源混淆在一支,說玉亭林氏先遷居莆田,再從莆田遷居福清,可能閩王審知時期,沒有這樣一支林氏?這顯然和墓誌銘相矛盾的。《福清市志》不知道這是兩支林氏的祖源。

可以肯定,瑞亭村以五代林平為始祖的石塘林氏和南宋以林(山票)為始祖的玉亭林氏是不同的兩個支派:一支源於河南固始縣,一支源於莆田上林村。

現在有人一方面堅持自己是九牧林,一方面又對石塘林氏的名人情有獨鍾,把他們說成是自己的祖宗;可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啊。如果石塘林氏名人被稱為某一宗派的祖宗,這個宗派就非屬固始林不可,就不可能是九牧林了。

石塘林氏的世系是:“林平,著作郎,始遷本邑,為石塘祖。”“林荷,平之後,刺史。”“林格,荷孫,國子監簿。”林伯材曾任通議大夫。伯材生格。

林格,熙寧六年(1073年)特奏名,並試監簿,為建州司理參軍,贈通議大夫 。格生子林遹。

林遹,字述中。未滿20歲,考中國子監,名列第一。元符三年(1100年)考中甲科進士第三名,即探花。遹生埏。埏生璟、環、瑑、琮。

石塘的伯材和九牧長房的伯材是同名的兩個人。

九牧的伯材的世系是:寬生賁 ,賁生矩、伯材、國華,國華生効、勣 。

石塘的林遹,又和九牧長房林葦之孫同名。九牧長房林遹生活在唐朝後期,石塘林遹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

綜上所述,五代、宋朝的福清石塘林氏是固始林的衍派;西溪林氏是是九牧林衍派,還是固始林的衍派?各譜說法不一。筆者認為還是要尊重先祖的族譜的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