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朱德決心加入共產黨之前去醫院幹什麼?陳獨秀為什麼拒絕了朱德的入黨申請?

朱德決心加入共產黨之前去醫院幹什麼?陳獨秀為什麼拒絕了朱德的入黨申請?

朱德(右)和毛澤東、周恩來在一起

1922年春,被逐出雲南的唐繼堯,趁滇軍響應孫中山號召出發北伐的機會,打回了昆明,對朱德等反對過他的滇軍將領發出了通緝令。此時朱德正在為剛去世的過繼父守靈,為了避開追捕不得不帶領身邊僅有的一些人逃離昆明。許多被通緝的軍官在逃亡路上被抓捕繳械,朱德雖也遭遇危險,但因有好友、專門劫富濟貧的綠林好漢雷允飛的接應才化險為夷。這次逃亡成了朱德走上新的革命道路的轉折點,他從此徹底擺脫了舊軍閥,全身心地去尋求新的革命道路。

朱德下定決心放棄一切的原因是要去尋求新的革命道路,他又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新的革命道路的呢?

朱德出生在四川省儀隴縣一個貧窮的佃農家庭。朱家世代貧窮,為了少受封建地主殘酷的剝削和欺壓,朱德的父親決心砸鍋賣鐵也要供出個讀書人支撐門戶,朱德因此進了學堂。啟蒙老師平日喜歡講太平天國的故事,所以朱德從童年開始就仰慕太平天國的英雄。朱德20歲時考取了高等師範,畢業後回儀隴縣立高等小學當了體育教員,一心想著要實現教育救國,但是很快他就認識到社會黑暗和時局動盪遠不是教書能解決的。於是他毅然決定投筆從戎,不顧家人的反對,帶著想方設法借到的45塊銀元,歷經70多天,到達雲南昆明,1909年初他考入中國近代著名的軍事院校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後,當過雲南陸軍講武學校軍事教官、參加過反清鬥爭,在反對袁世凱復闢帝制的護國戰爭中屢建戰功,在護法運動中任滇軍旅長,1922年1月才由雲南陸軍憲兵司令部司令官調任為雲南警務處處長兼省會警察廳廳長,是聲名赫赫的川滇名將。

但是這些運動並沒有改變社會的面貌,國家依然受列強欺辱,人民依然沒有好日子過,從小立志救民救國的朱德從此陷入了苦悶的狀態,他置身的軍隊已成為軍閥爭權奪利的工具,朱德對現實失望了。而就在此時,國際上發生了一件大事,讓朱德徹底改變了原來的想法。

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和廣大勞苦大眾當家做主、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緊接著國內五四運動的爆發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更深層次、更廣泛的傳播。五四運動的浪潮把大量傳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書刊帶進瀘州。朱德從這些書刊中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無政府主義等各種思潮,大大打開了他的眼界。此時,他朦朧地感覺到外國比中國先進,也許到外國去就能找到一條救國救民的道路。於是,他萌生了出國學習、尋找革命真理的念頭。

出國留學,尋找革命真理,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孫炳文。孫炳文生於四川省南溪縣,比朱德大—歲,是著名的革命家,早年參加同盟會,刺殺過清攝政王載灃,擔任過《民國日報》主筆。1917年春,經好友介紹結識朱德,從此兩人成了莫逆之交,經常在一起比較各種學說,探討救國救民之道,並且約定一起出國學習。

朱德决心加入共产党之前去医院干什么?陈独秀为什么拒绝了朱德的入党申请?

朱德和孫炳文(站立者)在柏林合影

早在1921年,孫炳文在北京大學任教兼報館工作時,給朱德寫過一封信,催促他速到北京加入共產黨黨組織,投身革命。唐繼堯的通緝則加速了朱德脫離舊軍閥,投身新的革命道路的進程。但是朱德離開舊軍閥後卻沒有直接到北京找他的這位老朋友,而是先去了上海,去那裡為加入中國共產黨做了一項預備活動。這是怎麼回事呢?

1922年6月初,朱德獨自從重慶的朝天門碼頭啟程,乘船來到上海,他首先去了一所法國人開辦的醫院,法國租界內的聖公醫院,也就是上海聖瑪利亞醫院。朱德為什麼要去醫院呢?實際上朱德來這是要做一件事,就是戒掉鴉片。朱德吸大煙?吸大煙這個惡習放在別的軍閥身上不算奇怪,但對於朱德卻有著不一樣的原因!他吸大煙不是為了消遣,而是對當時烏煙瘴氣、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感到絕望,想用鴉片麻醉自己,使自己不再為現實的痛苦而整天睡不著覺。如今要改頭換面走新的道路了,自然也應該把這害人的東西給戒掉。

戒毒的日子是不好過的,沒了鴉片,頑強的失眠症開始發作。住院期間,他從報紙上看到中國工人運動的情況,瞭解到新成立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運動的倡導者,便產生了一定要加入這一組織的願望。

在此期間他還把存款轉到巴黎的銀行,在法國輪船公司訂了兩張9月初開往馬賽的三等船票,朱德當時並不像大多數去歐洲勤工儉學的學生一樣連路費都要東拼西湊,他是有自己的存款的,而且買得起三等船票。

出院後,朱德便迫不及待地乘火車趕往北京,在宣武門外一所宅院裡見到了闊別兩年的孫炳文。孫炳文告訴朱德1922年春的香港海員大罷工和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領導人均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從這些運動中工人階級爭得了權利。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俄國革命成功的布爾什維克式的新式政黨,黨的創建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新青年》主編陳獨秀。

朱德從親身經歷中逐漸認定只有這個黨才能給苦難深重的中國指明出路,決心要加入這個先進政黨。於是孫炳文帶著朱德去了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是北京大學紅樓,是李大釗工作的地方。李大釗當時是共產黨的負責人之一。但是當朱德和孫炳文滿懷熱情地趕到這裡時,李大釗卻不在!

除了去找李大釗,孫炳文告訴朱德還可以到上海找另一位中共領導人,這個人是誰呢?就是陳獨秀,曾擔任國立北京大學的教授,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人、中共中央書記局總書記。一心想尋求新的救國之路的朱德,在1922年8月初又去了上海。費盡周折,他終於找到了陳獨秀居住的地方漁陽裡——位於南昌路100弄2號,這裡也是《新青年》編輯部的所在地和中共中央的活動場所。這次,朱德很幸運,他見到了陳獨秀。朱德一時間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一股腦兒地把自己這些年的經歷和想法統統講給陳獨秀聽。

按理說像朱德這樣的老國民黨員、出生入死的軍官要求入黨,應該是受歡迎的,但是卻遭到了陳獨秀的拒絕,這是為什麼呢?

陳獨秀一看朱德就像一位大老粗,黑黑的,高顴骨,其貌不揚,是國民黨黨員,且已經結了四次婚,舊習氣太濃了,再加上當時黨內的一些原來國民黨隊伍裡的人與他思想不統一,更堅定了陳獨秀要把共產黨建立成“純”的工人階級隊伍的信心。除此之外,陳獨秀拒絕朱德還有一個原因。

1922年7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這部章程共六章,二十九條。其中第一章第二條規定了黨員條件和入黨手續:“黨員入黨時,須有黨員一人介紹於地方執行委員會。經地方執行委員會之許可,由地方執行委員會報告區執行委員會,由區執行委員會報告中央執行委員會,經區及中央執行委員會次第審查通過,始得為正式黨員;但工人只須地方執行委員會承認報告區及中央執行委員會即為黨員。”

當時,朱德對黨章還不太瞭解,對中國共產黨的入黨程序不熟悉。陳獨秀沒有答應朱德的入黨要求,他認為像朱德這樣的人要加入組織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考察。朱德不管怎樣表達自己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堅定決心,最終都沒有打動陳獨秀。不過臨別時陳獨秀卻拿出《資本論》《共產黨宣言》以及自己撰寫的幾本革命理論書籍送給朱德,並告誡他要把這些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學好學懂。

——摘選自《作家文摘》合訂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