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民間傳說:耒陽這兩個地方都因三國時期的張飛而聞名

立寨矮子衝

張飛寨,原名矮子衝,張飛到此立寨,後人便管它叫張飛寨。矮子衝位於城東竹市鎮陽光村第十一村民小組,距市區5公里,海撥600米,其嶺與鹿歧峰相連。孔明命張飛在此駐紮,監視東向來犯之敵。矮子衝南接高嶺、朱子鋪諸山頭,氣勢磅礴,張飛駐寨,山頂平坦,約50畝大小,寨欄內現住有六七戶人家。

民間傳說:耒陽這兩個地方都因三國時期的張飛而聞名

張飛寨巍峙於群山之中,十分壯觀,關隘險要,確為屯兵用武之地。須晴日,登上寨嶺,舉目四望,整個耒陽城歷歷在目。張飛在此安營紮寨,時達月餘。他每天調遣兵馬,在大草坪中操練,他聲如巨雷,指揮士卒舉槍舞刀,操練不息。

馬家巷的來歷

耒陽城裡有個馬家巷,並非是馬姓的巷子,而是與張飛馬槽有關。三國蜀將張飛有匹戰馬,叫烏龍駒,非常靈敏機警,通曉人意。張飛本來駐軍馬阜嶺,因耒水泛洪,便把隊伍拉到耒陽城裡休整。一天晚上,戰馬嘶鳴,張飛驚醒。揉眼一看,原來是自己心愛的戰馬在向西南方向狂嘯。張飛頓覺奇怪:難道西南方向發生了什麼事不成?啊,他明白了,莫不是連日來的暴雨要衝垮大堤!於是騎上烏龍駒,喚起軍民,加固河堤,抵住了洪水,為人民立下了大功。

民間傳說:耒陽這兩個地方都因三國時期的張飛而聞名

百姓為感激張飛及烏龍駒,便用一塊大石頭雕鑿了一個馬槽,供烏龍駒作飼料槽。後來,張飛領軍打仗去了。那馬槽置放的地方便叫做馬家巷了。這個馬槽現作為文物存放於蔡倫紀念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