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南京玄武區驚現古墓!1600年前,葬在南京的歷代帝王都有哪些

南京號稱短命王朝之都,幾乎每一個定都南京的王朝,都沒有長過100年的,有些甚至二三十年就倒閉了。唯一定都南京延續276年的大明朝,也早早就把國都遷往北京了。

但是南京依舊被稱之為六朝古都,不知道各位知不知道是哪六朝呢?六朝分別指的是三國時期的東吳,兩晉時期的東晉,以及東晉和隋唐之前夾著的南朝宋、齊、梁、陳。


今天聽說南京玄武區的某工地上,又挖出了一個古墓,根據古墓的磚瓦初步可以斷定大概就是在1600年前的南朝時期。這會不會是南朝某位皇帝的陵墓呢?我們需要等待考古工作者的發掘才能知曉。

那麼南朝到底有多少帝王是埋在南京的呢?其實我們細數一下,還是很容易分辨的清楚的。接下來江湖小曉生,帶領大家一起穿越到1600年前的南朝。

南京玄武區驚現古墓!1600年前,葬在南京的歷代帝王都有哪些

一、南朝第一任帝王宋武帝劉裕。

劉裕很多人不是很熟悉,因為他所創立的王朝名為宋,相比於後來的趙宋王朝來說,南朝的劉宋王朝,就顯得比較低調了。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棄疾這首詞裡的寄奴指的就是劉裕。啥叫寄奴?寄居在人家屋簷下的奴僕,可見劉裕小時候的生活有多慘。

但是劉裕這個人卻一點也不簡單,他是漢高帝劉邦的弟弟楚元王劉交的後世子孫。當然,他跟劉備一樣,是傳了N代以後,八竿子打不著的後世子孫了。

高祖踐阼,進號輔國將軍。其年,率文武萬人南討林邑,所殺過半,前後被抄略,悉得還本。林邑乞降,輸生口、大象、金銀、古貝等,乃釋之。遣長史江悠奉表獻捷。---《宋書,卷九十二》

劉裕跟劉備也有相同的愛好,那就是編制草鞋。因為家裡比較窮,所以劉裕很早就出來打工掙錢,學習了一手比較出色的編草鞋的手藝。

  1. 有了手藝的劉裕,自認為也可以闖蕩江湖了。可是現實比理想要殘酷的多,他走上江湖的那一刻,其實就註定了自己身不由己的人生。
  2. 劉裕從北府兵的一名小兵做起,逐漸壯大聲勢以後,幫助孱弱的東晉平定內亂,鞏固統治。想起自己的老上機桓溫一輩子要做皇帝卻不敢,劉裕覺得這太不爺們了。
  3. 他想要做皇帝,立刻就把東晉的最後一位皇帝,晉恭帝司馬德文用棉被給捂死了,隨後劉裕便登基建立了劉宋王朝。

果真是大丈夫真本色,絲毫沒有虛情假意在裡面。他打下的江山基本上就是劉備加上孫權的總和,號稱江左六朝幅員最遼闊的一代。60歲的劉裕因病去世,未能北伐成功一統天下是他一生的遺憾,死後被葬在了南京城東麒麟門外麒麟鎮的初寧陵。

南京玄武區驚現古墓!1600年前,葬在南京的歷代帝王都有哪些

二、第二帝宋文帝劉義隆。

劉義隆雖然是宋文帝,但是他可一點也不文弱,他一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一統天下,完成父親劉裕沒有完成的事情。

其實劉義隆並不是劉裕的合法繼承人,因為劉裕是有太子的。太子劉義符在劉裕去世以後登基,結果因為玩世不恭被廢除殺掉,群臣擁立之下,劉義隆才登上皇位。

可以說這個皇位是來之不易的,既然來了,那就不要太客氣。秉持著這種心情,劉義隆勵精圖治,力爭將劉宋王朝打造成史上最強大的我那個寵愛。

他的理想其實差一點就實現了,在他的努力之下,劉宋王朝的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南方出現了罕見的太平盛世。試想一下從東漢末年到劉宋王朝這幾百年來,老百姓哪裡過過一天好日子呢?

所以這幾十年的歷史被稱之為元嘉之治。辛棄疾的詞裡曾經寫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這裡的元嘉指的就是劉義隆的年號。

但是劉義隆不甘寂寞,北方的北魏王朝也逐漸強大,劉義隆意識到如果再不北伐,極有可能造成對方實力大增,自己實力削弱的狀況。

文帝為元兇邵所弒,初諡曰景,廟號中宗。孝武帝立,改諡為文,號太祖,其墓曰長陵也。---《宋書》

所以劉義隆果斷開展了三次大規模的北伐活動,結果誠如辛棄疾詞裡所寫的那樣,大敗而歸。無奈之下的劉義隆徹底失去了爭霸天下之心,這個時候他被自己兒子給宰了,當時的劉義隆才不過47歲。

劉義隆死後,被葬在南京麒麟門外麒麟鎮高黃村的長寧陵,他兒子劉劭也是歷史上第一個殺父登基的皇帝,而且殺了一位明君,所以劉劭一直不被史學家們承認為正統皇帝。

南京玄武區驚現古墓!1600年前,葬在南京的歷代帝王都有哪些

三、第三帝梁元帝蕭繹。

猶豫南齊和南梁的大多數皇帝,都喜歡在死後去丹陽長眠,所以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葬在了丹陽,至今那邊還有這些陵墓的遺蹟在。比如說南齊的蕭道成,南梁的梁武帝蕭衍,全都是葬在了丹陽。

而這位梁元帝蕭繹,其實是梁武帝蕭衍的第七個兒子,他的哥哥南梁簡文帝蕭綱被人宰了以後,其實南梁早就岌岌可危了。

他老爸梁武帝雖說有一段時間也算得上是明君,但是後期幾乎把國家出讓給了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全部都是蕭衍造。所以等到蕭繹接手南梁的時候,其實南梁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地步了。

蕭繹稱帝期間,其實南方不止他一個皇帝,比如他弟弟武陵王蕭紀也在這個時候稱帝了。蕭繹為了消滅益州稱帝的弟弟,所以聯絡上了西魏。結果西魏王朝反倒是佔領了這塊地盤,也正是蕭繹的這次行動,導致了南朝徹底失去了對益州的控制權。

蕭繹細膩很不爽,所以就打算跟西魏的宇文泰爭論一番。結果人家壓根不鳥他,既然不服氣那就開打好了。結果蕭繹壓根就不是西魏的對手,舉雙手投降。不久之後,蕭繹就被人用土袋悶死了。

蕭繹死後,被葬在了現在南京江寧區的潁陵,蕭繹親手將益州送給宇文泰,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大敗筆。

南京玄武區驚現古墓!1600年前,葬在南京的歷代帝王都有哪些

四、第四帝南陳陳武帝陳霸先。

侯景之亂以後,其實南梁就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即使蕭衍死了以後,有那麼幾個小皇帝登基,也都不成氣候。除了喪失國土以外,就是讓權臣專權。

這位陳武帝陳霸先,最初便是南梁的權臣。早在梁武帝奪取天下的時候,陳霸先就已經得到了梁武帝的信任。等到梁武帝去世以後,陳霸先更是成為了南梁的核心主力。

他扶持蕭方智登基稱帝,隨後自己總攬朝政,成為南梁實至名歸的一號人物。幾乎跟南梁的曹操沒有任何區別。

及陳滅,頒密召父時士卒,得千餘人,對之涕泣。其間壯士或問頒曰:‘郎君來破陳國,滅其社稷,讎恥已雪,而悲哀不止者,將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之邪?請發其丘壟,斷櫬焚骨,亦可申孝心矣。’頒頓顙陳謝,額盡流血,答之曰:‘其為帝王,墳塋甚大,恐一宵發掘,不及其屍,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諸人請具鍬鍤,一旦皆萃。於是夜發其陵,剖棺,見陳武帝須並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頒遂焚骨取灰,投水而飲之。---《隋書,卷七十二》

當然陳霸先可不僅僅想做一個曹操,他的野心還是有的。在做了幾年相國加九錫以後,陳霸先晉爵為王。

他感嘆桓溫當年一輩子都捨不得造反稱帝,結果遺憾終身,所以陳霸先不想留下這個遺憾。所以他通過禪讓的手段,奪取了南梁的政權,建立了南陳王朝。

陳霸先只做了三年皇帝,他在任期間,雖然能夠穩住南陳內部的格局,但是想要北伐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因為南朝的力量早就被前面這些會玩的帝王都給消耗乾淨了。

而且南陳相對於南梁,還缺少了益州這麼一大塊地盤,這也是陳霸先無法北伐的重要原因。三年以後,陳霸先去世,被葬在了南京江寧上坊社區的萬安陵。

南京玄武區驚現古墓!1600年前,葬在南京的歷代帝王都有哪些

五、第五帝陳文帝陳蒨。

沒有聽過陳霸先,那就更加不可能聽過陳蒨的名字了。他是陳霸先的侄子,也是南朝少有的有為之君。

陳蒨在陳霸先去世以後,登上了皇位。他知道南朝此刻的經濟實力比較弱小,想要自保都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世祖起自艱難,知百姓疾苦。國家資用,務從儉約。常所調斂,事不獲已者,必諮嗟改色,若在諸身。主者奏決,妙識真偽,下不容奸,人知自勵矣。---《陳書,卷三,本紀第三》

所以陳蒨不主張北伐的活動,而是大力發展南陳內部的生產力,對百姓也是減少了不少賦稅。這就創造了南朝的另外一個盛世天嘉盛世。

當然陳蒨也不是一個慫包,該打的仗還是要打的。當時陳霸先改朝換代的速度比較快,得不到所有人的滿意。所以南陳是有不少叛亂的,這件事便交給了陳蒨來處理。

陳蒨上臺以後,先後解決了五次比較重要的叛亂,使得南陳內部逐漸趨於穩定。而天嘉之治的基礎,便是陳蒨平定了國內的內亂。

陳蒨47歲的時候因病去世,他在世期間徹底改變了南朝衰弱的狀況,算是南朝最後一位有作為的皇帝了。他死後被葬在了南京棲霞區永寧陵。

南京玄武區驚現古墓!1600年前,葬在南京的歷代帝王都有哪些

六、第六帝陳宣帝陳頊。

陳宣帝其實也不是法定繼承人,陳文帝去世以後,他是有太子的。太子陳伯宗繼位以後,僅僅三年時間,就被陳宣帝陳頊給廢掉了。

陳頊也是陳霸先的侄子,是陳文帝的弟弟。所以他並沒有非常合法的繼承權,他之所以廢掉陳伯宗,主要是因為陳伯宗這皇帝比較懦弱,看起來很好欺負。

陳文帝死了以後,年幼的陳伯宗哪裡是陳頊的對手。所以在位期間,一直受到陳頊的壓制,結果終於還是被廢掉了,沒多久陳伯宗便不明不白地死了,才不過19歲。傻子都能想得到陳伯宗是怎麼死的,順便提一句,這位陳廢帝陳伯宗也是葬在了南京,在今天的南京西善橋。

廢帝即位,拜司徒,進號驃騎大將軍,錄尚書,都督中外諸軍事,給班劍三十人。---《陳書,卷五,本紀第五》

陳宣帝陳頊上臺以後,依舊延續著陳文帝時期的繁榮昌盛,陳朝一度出現了興旺發達的跡象。尤其是在北齊內亂的時候,陳宣帝陳頊果斷派人北伐,奪取了部分北方地區。由此可見,陳宣帝時期,不僅發展了國內經濟,而且對外戰爭也有建樹,可見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帝王。

陳宣帝陳頊在53歲的時候因病去世,死後被葬在了今天的南京西善橋的顯寧陵。

南京玄武區驚現古墓!1600年前,葬在南京的歷代帝王都有哪些

總結:粗略統計,南朝眾位帝王中,至少有五到六位是葬在南京的。

南朝帝王不在少數,不過只有四個朝代,短短160多年曆史,卻有五到六位帝王是葬在南京本地的。

這裡面劉宋王朝和南陳王朝的皇帝居多,南齊和南梁的皇帝多比較喜歡丹陽那片地方。非常期待這次的考古挖掘,雖然未必會是帝王陵墓,至少跟遙遠的南朝是牽扯上不少關係的。

這一定有助於我們瞭解更多南朝的歷史。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宋書,卷九十二》

《隋書,卷七十二》

《陳書,卷三,本紀第三》

《陳書,卷五,本紀第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