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十二經脈是根據什麼命名的?有何演變?

讀這篇文章之前,我想先考大家一個問題。我們現在所說的十二經脈的名稱,例如“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是在哪本書上給定名的?
十二經脈是根據什麼命名的?有何演變?

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要部分。從各經脈的命名可以看出,這一理論的特點及其形成的演變過程。關於十二經脈的記載,一般以《靈樞·經脈》為據;在這之前的文獻,則可從近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看到,還可從湖北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的竹簡中看到。帛書所載有兩種本子,都記有十一條“脈”。第一種本子,近人把它稱作《足臂十一脈》,第二種本子則稱作《陰陽十一脈》。張家山竹簡所載與《陰陽十一脈》基本相同,且題為《脈書》。可知寫在帛上的幾種本子也屬於古《脈書》,都是早出於《靈框·經脈》之前。

將所載“十一脈”名與《靈樞·經脈》的十二經脈名對合起來,參見下表:

十二經脈是根據什麼命名的?有何演變?

從上表可以看出,早期的經脈命名只稱“脈”。《脈書》中固然稱“脈”,《靈樞·經脈》的命名也是稱“脈”,到了晉代王叔和脈經》則稱作“經”,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中則把“經”的命名規範化了。例如:

臂泰陰脈一一足臂本
臂巨陰脈一一陰陽本
臂巨陰—《靈樞·寒熱病》
手太陰—《內經》各篇
肺手太陰之脈一《靈樞·經脈》
肺手太陰經一《脈經》
手太陰肺經一《千金要方》

這些先後出現的名稱中,除了“脈”或“經”作為它的基本名詞外,附加的可分成三部分,即:手(臂)足、陰陽、臟腑。如“手太陰肺經”、“足陽明胃經”等。從命名的演變可以看出,最初在《脈書》中只有前面兩部分(手足、陰陽),後來在《靈樞·經脈》才加入後一部分(臟腑)。因而可以說,在經絡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前者是最重要的。

手足、陰陽,主要是就上下肢區分三陰三陽,這是經脈的外行聯繫;臟腑,則是經脈的內行聯繫。《靈樞》經脈的全名已是概括了這種“內屬於府藏,外絡於支節”(見《靈樞·海論》的聯繫特點。

十二經脈是根據什麼命名的?有何演變?

經絡分佈於體表以四肢為主,故其名稱均冠以“手”或“足”。四肢的區分陰陽是以內側面為陰,外側面為陽(採取正立垂手、掌心向裡,大指前、小指後的體位),進一步分為三陰、三陽。即:陰分太陰、少陰、厥陰,陽分陽明、太陽、少陽。其

分佈原則是:太陰、陽明在前,少陰、太陽在後,厥陰、少陽在側(中間)。經脈由四肢延續到頭面、軀幹,其劃分前、後側的情況大致相同。

至於三陰三陽名稱的意義,主要是表示陰陽氣的多少。陰多者稱太陰,其次稱少陰,再次稱厥陰——所謂"兩陰交盡”;陽最多者稱陽明——所謂"兩陽合明",其次稱太陽,再次稱少陽。這就是《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的:“願聞陰陽之三也,何謂?”氣有多少異用也。”“陽明何謂也?””兩陽合明也。”“厥陰何也?”“兩陰交盡也。”三陰三陽之間根據陰陽氣大小(多少)具有對應關係,稱為表裡相合。

這種三陰三陽的劃分是經脈命名的基礎,後來也成為經別、絡脈、經筋命名的基礎。

經脈內屬於臟腑。內臟以"藏精氣而不瀉"的五臟為陰,“傳化物而不藏"的六腑為陽(見《素問.五臟別論》)。這樣陰經屬於髒而陽經屬於腑。臟腑以髒為主,髒可分上下;手三陰聯繫於胸,故屬於膈以上的髒——肺、心、心包;足三陰聯繫於腹,故屬於膈以下的髒——脾、腎、肝。六腑則各隨其表裡相合關係,與各陽經相結合,但六腑主要位於腹部,即《靈樞.九針論》所說的“六府、膈下三藏應中州”,中州指的是腹部居於中央。故六腑與足三陽經的關係更為密切。

十二經脈是根據什麼命名的?有何演變?

從上述可知,十二經脈的命名是以陰陽學說為指導,結合經脈的循行部位和臟腑所屬而決定的。而我們現在說的“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等之名稱則均是來自於《千金要方》,並非《內經》。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