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为何中国把低空突防的强-5都退役了,美国却还用A-10攻击机

A-10攻击机(英文:A-10,绰号:Thunderbolt II,译文:雷电II,常被美军昵称为疣猪Warthog或简称猪Hog,通称:费尔柴尔德A-10"雷电Ⅱ"攻击机),是美国一型单座双引擎攻击机。

A-10攻击机依靠强大的火力专司对地攻击,是美国空军现役唯一一种负责提供对地面部队的密集支援任务的型号,包括攻击敌方坦克、武装车辆、重要地面目标等 。

A-10攻击机由美国费尔柴尔德公司(Fairchild Republic)研制,虽然集现代高科技于一体的F-16、AH-64等先进飞机抢占了A-10的许多作战机会,但是在北约大规模空袭南联盟的作战行动,以及近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却证明了A-10无法被撼动的独特地位--无论是能够实施精确打击的F-15、F-16,还是能够夺取一树之高优势的武装直升机,均无法有效对付利用地形掩护的地面部队,甚至无法投入使用 。

A-10攻击机作为美军饱受争议的一款战机,服役至今历史地位依然无人能够撼动,虽然经历冷战、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多个时期,但是亮眼的表现却无法让人忽略。

1991年的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A-10的第一次参与实战。其间A-10参加了"沙漠风暴"和"Operation Noble Anvil"等行动,144架A-10机群出了将近8100架次任务,一共摧毁了伊拉克超过900辆坦克、2,000辆其他战斗车辆以及1,200个火炮据点,使其成为在该战役中效率最高的战机。另外部份被破坏的雷达设施也是由A-10负责,在猎杀高机动性的飞毛腿导弹发射平台方面,A-10也发挥了重要成效,因为飞毛腿导弹发射平台难于被发现,只有在准备发射的一刻才较易发现,A-10的滞空时间较长,可以长时间在战区盘旋巡逻,在载台准备发射时对其发动攻击。

A-10也击落了两架伊拉克的直升机,全都是以30mm机炮击落。第一架是在1991年2月6日于科威特上空由Robert Swain上尉击落。

整个战争期间仅仅只有4架A-10被击落,且均是超过规定高度而遭击落,3架重伤后仍能飞回基地但不能修复而弃置,另有少数在降落时损毁。在此役中A-10的任务妥善率为95.7%,战争期间90%的AGM-65小牛导弹都是由A-10发射。战后A-10受到了重视,空军也打消了以F-16取代A-10的念头。

与一些看似先进的作战飞机不同,A-10以其良好的平台特性,在服役期间,已经以事实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在"攻击机已走入穷途末路"的舆论声中,A-10攻击机坚强地走了过来。A-10既不能快速飞行,又不先进,甚至显得笨拙。在多用途战斗机大行其道的时候,其作用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倒越来越优秀,再次证明了"不要最先进、只要最合适"的武器平台思想是设计武器装备必须贯彻的指导原则。

在新一代精确制导武器普遍被战斗机用来实施精确打击的时候,精确制导武器不但没有像人们普遍预期的那样与载机结合后终结A-10这类"落后"的攻击机,反而将 成为A-10的又一个有效武器,使其如虎添翼。而价格高昂的AH-64D武装直升机在伊拉克的非对称作战中,不但无法取代A-10,反而成为反美武装的靶子,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当F-22、F-35已经服役或即将服役的时候,当网络中心战已经成为现实的时候,当使用成本高昂的F-14战斗机提前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A-10仍将披挂整齐,征东讨西,其顽强的生命力背后隐含的设计思想不正为我们提供了新一代攻击机的设计经验与原则。

越南战争结束后,强度较高的地面作战给美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使得A-1这种专门负责近距离空中支援作战的攻击机开始变得受欢迎起来,而且当时苏联庞大的装甲集群也给美国及其欧洲盟友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所以美军迫切需要一款可进行低空突防、快速进入战场并撤离的空中支援攻击机。所以说就这样的战场定位来看,A-10攻击机也并不符合当时美军的需求,它更适合反恐作战或是小规模地面交火这种非对称作战。

为何中国把低空突防的强-5都退役了,美国却还用A-10攻击机

当时的苏联虽说战机制造水平落后于美国,但是在苏军强大的野战防空和庞大的前线歼击机机群威胁下,A-10基本毫无用武之地,所以A-10一度面临着退役的窘境。但是好在21世纪美军迎来了两场中东地区的局部战争,A-10攻击机也开始迎来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空中不再有对A-10构成威胁的敌方战机,极强的战场适应能力以及较高的出动率和便捷的维护,使得A-10成为地面部队的心头爱,毕竟谁都希望己方的空中火力支援可以随时到达,而且为了能够使用现代制导武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对其进行了升级,使A-10攻击机可以使用各种精确制导弹药,A-10也真正变成了美国空军里的万金油。

为何中国把低空突防的强-5都退役了,美国却还用A-10攻击机

强-5强击机是中国研制的单座双发动机超音速轻型强击机,北约代号"番摊"。用于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亦可执行空战任务 。日前,双座型强-5亮相,随着歼教6(逐步)退出空军现役序列,强击机部队训练飞机不足的状况开始突出,强5双座教练型飞机应急改装出现,现役强5双座教练型飞机均由部队现役单座飞机改装而成。

中国不需要此类廉价攻击机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冷战时期的我军缺乏足够的制空能力,像A-10这种低速攻击机在未取得制空权的环境下完全没有办法发挥它的功能,所以当时我军更青睐强-5这种低空高速突防的机型。而且进入新世纪后,我军也不再面临北方装甲集群的威胁,所以强-5的地位也在逐渐下降。

为何中国把低空突防的强-5都退役了,美国却还用A-10攻击机

强-5投产后生产了上千架,除装备中国的空/海军外,还曾出口到朝鲜、巴基斯坦,也算国家军工的光荣。但在国外军用航空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强-5很快落伍了。而几次与英国、意大利等国合作改进的计划先后受挫,使强-5“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因此在当前看来,强-5存在着众多缺点:最致命的缺点是导航及火力控制电子设备过于落后,使得对地攻击效果非常不理想,而夜间及恶劣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几乎可以用“不值一提”来形容。举个例子来说,国内航空刊物在公开报道强-5M时曾引用飞行员原话,强-5原型使用普通炸弹低空水平轰炸一座普通桥梁时,需要四个架次进行攻击,而且还只能令桥梁受部分损伤;装西方导航攻击电子装置后的M型,用同样的炸弹和攻击方式,只需一架次就足以摧毁桥梁的一至两个桥孔,也就是说桥已经根本不能通过了。这说明了国内型号的强-5攻击精确度很有限,很大程度上依赖飞行员的观感和经验。

由于我军对地支援的新贵歼轰-7、苏-30造价都较高,生产速度也不太快,一时也不可能全部淘汰装备数量很大的强-5。且中国周边潜在敌对势力的防空能力也参差不齐,强-5仍有发挥空间。对强-5仍应予以适当改进,办法之一就是改装新型电子设备,换装少量精确制导武器,这样代价小见效快,是较妥善的处理手段。

目前,南昌飞机制造公司迫切希望继续改进强-5系列,这也是陆孝彭的遗愿。强-5D项目花的钱很少,E/F两型号也不会耗资太多,有较明显的效果。但尽管如此,强-5机体本身毕竟是老旧设计,已不能满足现代空地作战的需要,在E/F型装备之后老强-5预计将逐步退役,让位给成飞的FC-1、歼 -7E等低档战斗机和歼-10多用途战斗机。

近些年来我军的陆军航空兵部队和空军支援部队也分工明确,伴随着大口径火箭炮和弹道导弹的服役,A-10这类近距离空中支援战机在我国已逐渐没有了用武之地,而且我军无人机的作战能力也在近些年得到了大幅提升,所以说A-10这种战机对我们而言犹如“鸡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