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朱允文撤蕃跟康熙撤蕃為什麼結局不一樣呢?

新探之旅


朱棣能打,吳三桂打不過滿洲人,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朱允炆和玄燁做的都是撤藩集權的事,朱棣和吳三桂都不想忍了,兩邊開打。

朱棣直搗南京的軍事冒險成功了,而吳三桂才到湖南就無法再往前了。造反這種事,就是一波梭哈,要麼速推對方,要麼等著完蛋,時間對造反者不利。

怪只怪,滿洲人還沒衰落,要是用乾隆時期的軍隊來對付吳三桂,吳三桂大概就能和朱棣一樣直搗北京城了。


加密貨幣百曉生


“勿使朕有殺叔之名”可見建文帝本就蛇鼠兩端。建文帝什麼意思呢,出於仁慈和親情,你要求將士不能殺你叔叔?還是暗示將士直接把朱棣砍死,不要押解回京讓你左右為難下旨賜死?

前車之鑑,建文帝對幾個叔叔下手之狠,完全看不出有什麼親情和顧及,何必惺惺作態,而恰恰是這顧全顏面之舉造成風系魔法師朱棣多次逃出生天,如果不是這樣,朱允玟又怎麼落得悲慘下場。

朱允玟執政是完全沒有經驗的,更令人頭痛的是沒有主見,偏聽偏信。

執政成熟度方面,他和朱標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領導者,於處事方面更比不上朱標的仁善。朱棣登基後對付藩王的方法就那麼難琢磨,這麼考智商?其實都能想到這步棋,而朱允玟雖是受了蠱惑,但最後做決定還是他,所以可以說他缺乏主見的同時,智慧方面也很一般。戰略層次更是小白,那麼大的優勢不一鼓作氣拿下朱棣,偏要以假仁喪權柄。

朱元璋拔除荊刺的力度大了些,朱允玟無人可用,朱元璋生前沒想到·繼位不久的朱允玟就搞這麼一出,完全沒有“正脈”的作風,朱元璋殺伐果斷,但對自己家人好的離譜,縱容的過分,朱標也一樣,哪個弟弟他沒幫著求過情,又有哪個兄弟不感恩戴德,而朱允玟可不具備這種“品質”。這也導致了他犯了眾怒,藩王們惶惶不可終日的同時也恨毒了建文帝,而哪個藩王沒有一方勢力?哪個藩王沒有自己的人脈根系?朱棣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很多人扮演圍觀群眾看熱鬧的角色,不管大朱、中朱還是小朱,反正都是你朱家王朝,屬於內部糾紛,家庭矛盾,除了若干死硬派,大多數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康熙削藩成功,無他,全因腦子好使,戰略戰術水平和智商都遠比建文帝高......很多,還能及時調整戰略佈局,而對比來看,吳三桂打仗尚可,政治素養偏低。

決定撤藩,康熙僅僅二十歲,卻有著成熟且傑出的政治水平,對可能發生的一切後果都有預案、準備。

三藩皆反,立刻調整戰略,依然把吳三桂作為重點打擊對象,對其他從眾施行懷柔政策,以此讓吳三桂陷入孤立,並且有效的瓦解、分化了反叛勢力群。

先分後合,逐個打擊,西北戰場的勝利,讓清廷可以放心抽調優勢兵力,集中打擊頭號目標。

康熙的敵人吳三桂缺乏源動力,也沒有什麼追求,完全就是被逼造反的,大半國土拖入戰火後,唉,沒有及時的抓住戰機擴大優勢,好大的歲數依然沒有學會把戰爭優勢轉化為政治優勢,當然,這也和他的降將身份有關,不但屈膝投降,引狼入室,還弒“主”(永曆)邀功,失道寡助,不具向心力,很多人充當旁觀者,你倆照死掐,我就靜靜的看著。

吳三桂沒有朱棣的決絕,剛嚐到甜頭就想摘取果實劃江而治,完全沒有考慮到某天康熙帝五指聚攏成拳頭的時候能把他懟飛。以初期的實力,他能做很多事,但顯然他都錯過了,自己比不了朱棣,麾下沒有姚廣孝似的野心家,也沒有一個足夠分量的謀臣。這一切都造成吳三桂最終失敗,人有多大格局就能做多大事,而吳三桂的格局太小。

篇幅又有些大了,所以及時收尾,歡迎關注,多謝支持!


古今通史


建文帝朱允炆撤藩與康熙帝玄燁撤藩有許多相同點,也有許多不同的,結局不同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們一起來簡單梳理一下。

首先來說兩人撤藩的原因。

建文帝時期的藩王都是他的祖父朱元璋封的。朱元璋封他的兒子們為藩王,讓他們鎮守邊境,保衛國家,所以他們大部分都手握重兵,很有實力,這就威脅到了建文帝的統制,所以他要撤藩。


康熙帝時期的藩王是他的父親順治帝封的。當時清軍剛入關,為了對付明朝的殘餘勢力和李自成的起義軍,清政府封明朝的降將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為藩王,就是後來康熙要撤的三藩。三藩實力雄厚,所管轄和影響的範圍佔了小半個中國,朝廷每年在三藩上的支出也佔了政府財務的一半,這給朝廷和百姓增加了很大的負擔,而且三藩的人生活奢侈,經常有不忠行為,康熙帝認為撤藩已經迫在眉睫了!

兩人對撤藩都太過心急了。建文帝剛繼位,政權還沒穩固就要撤藩,形勢對他並不有利。從與論上他剛接過爺爺的皇位,就要撤掉爺爺封的藩王,這些藩王又都是他的叔叔或者堂兄弟,也並沒有什麼過錯,冒然撤藩容易落個殘害同族的罵名。而他先撤其他藩王也給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留下了反叛的準備時間。康熙帝要撤藩時,大部分大臣也都是持反對意見的。他們認為三藩勢力太大,一下子很難撤掉,要緩緩而治,若逼的三藩造反就更麻煩了。事實也證明,兩人的撤藩很快都招來了武力反抗。朱棣以“清軍側”為名發起靖難,史稱“靖難之役”,歷時四年。吳三桂以“興兵討虜”為名發動叛亂,歷時八年。

兩人撤藩一成一敗的原因。

撤藩之初建文帝的形勢是好於康熙帝的。建文帝先連削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均未遇到抵抗,後燕王起兵靖難時,朝廷也是佔絕對優勢的。反觀康熙帝下令撤藩後吳三桂就起兵造反,尚可喜、耿精忠也跟隨造反,還有臺灣和許多反清勢力紛紛響應,叛軍人碩之多、勢力之重使朝廷大為震驚。他們勢如破竹,迅速佔領了江南的各個省份,清廷的鎮壓也沒有實效。

但是為什麼建文帝失敗了,康熙帝獲勝了呢?朱元璋在位期間大量屠殺開國功臣,到了建文帝時已經沒有好的武將了,而建文帝的重文輕武更是雪上加霜。他還命令將士不準傷害朱棣,使將士頗多顧忌。朱棣戎馬半生,是朱元璋最有能力的兒子,做戰經驗豐富,他不急於攻城略地,而且直指都城南京。因為他是先王兒子,只要攻下都城,逼死建文帝,他就能名正言順做皇帝,那時各地自然臣服。

康熙帝在平叛時,招降實力弱小耿、尚兩部,重點打擊實力強大的吳三桂,此時的巴旗兵剛入關不久,還都驕勇善戰,所以吳三桂的進攻勢頭很快被扼制,雙方進入拉鋸戰狀態。後來吳三桂稱帝使原本支持他的復明勢力不再支持他了,再加上吳年事已高,不久病逝,反叛勢力也很快土崩瓦解了。




建文帝和康熙帝一敗一勝的結果是各種原因造成的,沒有必然性,但這就是歷史!


孔六十三


朱允炆和康熙皇帝不可同日而語。

康熙皇帝能削藩成功,太皇太后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康熙年少衝動,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就貿然削藩,造成吳三桂起兵造反,國家危難。是太皇太后出來主持大局才挽回了局面。

而建文帝朱允炆呢,他的爺爺倒是英明神武,可是早已經過世了,能征善戰的開國功臣們也被他爺爺一一除掉了,沒有強有力的支撐,憑一腔熱血就貿然削藩,自然不會成功。


向陽花開7290


朱允文就是作的,不想背上殺叔叔的罵名。直接給朱棣上了不死掛,把朱允文換成頭豬都不會輸。

康熙是真的有手段,不過也是賭上大清的國運。當時全國過半的稅賦都給了西南三番,養虎為患不打不行,但康熙也是剛剛即位根基不穩。這仗打贏便奠定了康熙一代雄主的地位


汝妻子吾養之


這其實很簡單呀!都不用懂什麼帝王心術,就兩種原因:


一、朱允炆削藩是自己家的事,但是天下大部分藩王,都是他叔叔,往大了說是藩王割據影響中央執行力的問題,往小了說不過是人家老朱家自己的家事,外人只能點到為止而已,你說人家自己家叔叔和侄子爭財產搶地盤,外人咋參與,無論誰勝都是姓朱。而康熙削藩就不一樣了,那些割據的藩王是外姓,這種政治形態都是截然相反的局面。

二、朱允炆失敗是因為他自己宅心仁厚,古話說得好“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朱允炆的部將每次出征,朱允炆都告訴,看見我叔叔朱棣不可傷他性命,以至於朱棣發現了這件事,好幾次都親自斷後替自己的將士們抵擋追兵,你說這仗害咋打,出去的將領士兵遇到朱棣,都不敢下手,你說給朱棣殺了,回南京勢必不能交差,兩軍對壘,勇者勝,你這面有顧忌不敢出手,那還打啥。康熙那不一樣啊,他那屬於一急兩瞪眼的事,不是你死就我亡,那三藩師出無名,以一域抵全國,豈有不敗的道理。



巴顏鵠09


這問題說難很難,說簡單也簡單,歷史有相似之處也有截然相反之處,事情的結局往往是多因一果,而且肯定不一樣的結果多,假如讓朱棣發動第二次靖難之役,他可能就成功不了了,再比如現在做同一個行業,有成功的有失敗的,甚至歷史上有些現象還用符合時代潮流不符合時代潮流來解釋。記得馬王堆漢墓千年不腐女屍,她只是王后,而更重要的王爺的屍體肯定在死亡的時候處理的更好,但卻屍骨無存,而同樣的現象出現在連雲港,同樣是深埋的男主人沒留下任何東西,而埋葬較淺女主人保留了下來,這些都是現在無法解釋的現象,也許歸結為偶然性的因素,所謂的冥冥天意吧😄


老蘇故事


因為朱棣年輕啊,吳三桂太老了,而且後繼無人,康熙被吳三桂打得多次想退回關外,但是咬牙撐住了,最後把吳三桂硬生生耗死了。


七個名字真不容易


明朝朱允文撤蕃與清朝康𤋮撤蕃的背景、過程不一樣,結局當然會不一樣。

先說朱皇帝。朱允文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之孫,他撤蕃的對象是朱元障之子、他的親叔叔朱棣。朱棣這個人,很有才幹,也有野心,還有謀略。他在做皇子的時候,就有實力當太子。朱元璋將眾皇子分封到各地為王,當時朝野就有人捨命反對。朱元璋聽不進不同意見,一意孤行,埋下禍根。朱允文繼位後,依仗著老爺子的餘威駕馭朝臣們還行,要制服親叔叔還嫩著呢。加上朱棣善於偽裝,恃強示弱,瞞過了朱允文和大多數大臣。朱棣早有當皇帝的心裡,他招兵買馬,積蓄糧草,以靜制動。只是沒有逮到機會。朱允文一撤蕃,朱棣有了藉口,清君側也好,靖難也好,找個理由還不容易。這邊朱棣刀兵相向,橫掃千軍,那邊朱允文如夢方醒,倉促應戰。戰局急轉直下。就人心而言,也不存在向背的問題。反正是你朱家的人做皇帝,叔叔做還是侄兒做,江山都是朱家的。朱允文當然必敗無疑了。

再說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撤蕃的對象是指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等三蕃。首要勢力又在吳三桂。吳三桂曾是明朝重臣,降清後為清朝平定江山立下汗馬功勞。隨著明朝勢力的消亡,三蕃的作用大打折扣。此時三蕃漸漸變成朝廷的一塊心病。三蕃養兵自重,尾大不掉。朝庭鞭長莫及,奈何不得。僅每年用於三蕃的開支就佔收入的十之六七。撤蕃,是早遲的事。當時,朝庭對三蕃是撤是留,是剿是撫,意見不一。康熙年輕氣盛,乾綱獨斷,貿然撤蕃。吳三桂等蕃王早有準備,來了個反清復明。且來勢兇猛,從雲貴、兩廣,一路殺至湖南湖北。此時,康熙也慌了手腳,束手無策。關鍵時刻,康熙的祖母孝莊老佛爺力挽狂瀾,穩住陣腳,凝聚各方人心。加上動員一切力量,啟用漢臣漢將,家奴家丁,組成生力軍奮力一擊,局勢轉危為安。另外,從民心來說,清朝入關統治多年,老百姓過上了安生的日子,不願再遭受戰亂之苦,人心思安。吳三桂降清反清,叛明覆明,中途又自立朝庭,自封皇帝,失去人心。如此種種,註定失敗。


滄海桑田一聲咲


廢話

明朝那些藩王是他叔叔

都是朱家人實際上在各個領兵的將領看來誰當皇帝都差不多

清朝撤蕃只能說最終結果是成功的

但是過程是很漫長的

康熙差點就翻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