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最基層的居委會社區工作者都是臨聘人員,辭職的越來越多,社工編入體制內難嗎?

好多灰機2


社區工作人員就相當於村幹部,當然是入不了編制的。

大家知道,在農村有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任職的人員就是村幹部。在城市,與農村相對應的就社區,社區有黨組織和居委會。社區黨組織就相當於村黨支部,社區居委會全稱是社區居民委員會,就相當於村民委員會。也就是說,在社區黨組織或居委會任職的幹部是社區幹部,包括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等職務,除了社區幹部以外,其他人員都屬於聘用人員,連社區幹部都不算,所以說肯定是入不了編的,因為社區就不屬於行政或者事業單位的序列,就好比農村一樣,和入編根本不搭邊。

當然了,現在各地都在出臺鼓勵村幹部或社區幹部考錄公務員的政策。一般擔任黨支部書記或村主任的,都有機會成為公務員,如果遇上這兩年鄉鎮換屆的話,村幹部可以直接擔任鄉鎮領導幹部,也就是公務員副科級領導。現在各省市每年都會定向招錄村幹部或社區幹部為公務員,當然了,前提條件是你必須得是支部書記或村主任。這部分人考錄公務員後,即屬於村幹部又屬於鄉鎮或街道幹部,可以拿兩份工資,比大學畢業生的待遇好要好。尤其是近兩年的鄉鎮換屆,一大批村幹部直接進入鄉鎮領導班子成員,不但成了公務員,還是公務員副科級領導,那些辛辛苦苦考錄公務員的大學畢業生都沒有這些村幹部提拔的快,當然了,這些村幹部都是比較優秀的村幹部。

總之,社區聘任人員是不可能入編的,但是社區黨組織書記或居委會主任是有機會成為公務員的,尤其是趕上鄉鎮換屆的話,還有可能直接成為公務員副科級領導。

歡迎關注中省直遴選,有問題歡迎隨時交流!


中省直遴選


你如果問直接從社區如編制難不難,那我的回答會是:非常難。但是也不是不可能。

在我的印象當中,南京之前有一個社區書記,在經過了一些列的選拔和考驗之後,還是成功進入了編制。但是,想要通過這個途徑來考上編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可行的。

不過在我的身邊,通過社工考試作為過渡,考上公務員的倒是不在少數。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社工最大的好處就是離家近,工作穩定,加班相對來說比較少。

大批量直接進體制,這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來說,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如果說大家把這個作為過渡,一邊上班一邊考公務員的話,那樣的上岸幾率往往會大很多。


江蘇基層考試網


不會吧?我們這是的情況是,十幾年前第一批要簡單考試的,以後大家一看工作還行吧就託人辦,沒有關係是不好進入的,現在雖然考試招聘…⋯也不好說了,這個工作工資還可以,比一般的企業強,辭職的沒有聽說過,進居委會是挺難的事情啊!(我是從街裡下派到居委會的幹部已經退休十幾年了,稍微瞭解一些吧!)


王玲88540008


我們這裡叫社區,上一級叫管委會,社區人員分為幾類,一類為在編幹部,在編幹部屬於事業編制,月工資3500元左右,五險一金,住房公積金,年終有18000元左右的獎金,綜合月工資5000元左右,很多為幹了一年以上經過統一考試考上的,二類為公益崗位,月工資2500元,交三險一金,多為困難群體,學歷年齡要求不高,三類為所謂志願者,工資2200元,交三險一金,學歷年齡要求不高,二類三類幹滿一年以上符合學歷和年齡要求就可以參加納編考試而有望成為在編幹部,待遇會上一個很大的臺階,但是由於工作繁瑣繁重常常加班,所轄區域內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管,而且本地物價消費房價都很高,很多二三類人員認為和在編幹部比同工不同酬,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而辭職的比比皆是,所以社區的二三類人員流動性非常大,目前社區招聘難也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這個現狀可能會維持很久。



平凡de在路上


難得在悟空問答遇到做社工的小夥伴,我在社工行業也有6-7年,算是有些經驗。其實在這個行業越久,對行業的發展大概有些看法。對於社工編入體制的問題,從內地的發展來說,暫時不可能會編入的。

我目前在珠海,珠海的居委會社區工作者待遇還算不錯,年薪甚至可以達到10萬(加上公積金和社保的),但確實在發展上會受限。如果題主想要在這個行業有更好的發展,肯定要脫身出來。

我在前幾年也請教了不少機構總幹事及督導、顧問等,發現目前在社工行業越是往上發展,行業知名度和個人品牌越是重要,越來越多的機構高層會往督導、顧問的方向發展,即除了正職之外,同時兼職其他機構、協會的督導或顧問,甚至外出開培訓等,收入達到月薪2萬都不是問題。要達到這一層次,我們需得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打造品牌項目,提升行業知名度

第一點就是將你自己帶領的項目服務做起來,得到外界的認可,編寫成優秀案例,並鋪開項目宣傳,從而獲得一定的行業知名度。在這一點上,你除了要把項目做好,做得有特色,同時你還要鋪開項目宣傳,將項目做得好的案例進行包裝,推廣出去。


打造個人品牌,提升行業認可度

要打造個人品牌,你要做的第一步是融入行業圈子,社工這個行業屬於剛起步,所以你有很多機會接觸各種大佬,還有很多培訓等,你要多主動跟別人交流、討論,瞭解行業的信息。同時,你要推廣你個人,這點要花些心思,其一是多寫案例或者實踐文章發佈出去,其二是參加各種優秀社工/案例評選,其三是多跟大佬交流,刷存在感。基本這幾點做到了,自然而然你就會在行業內建立起一定的認可度。


走出去,主動爭取平臺

我就是主動爭取督導、協會顧問等平臺的,尤其是一些剛成立的機構和公益協會,他們常常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這時候主動伸援手,給他們建議,幫他們寫一些簡單的方案,解決目前的主要困難。當然,要做到這點,你就要多走出去,才有機會跟一些機構和協會接觸、交流,並主動爭取幫他們解決問題。

當你獲得這些協會和機構的認可時,慢慢就可以發展成為對方的督導、顧問。

只要你做到以上三點,你在社工行業的發展就有很多可能性,包括其他機構的督導、顧問,包括有人主動請你做培訓等,這些兼職收入,有時候甚至比你的正職收入要高。所以,不要太糾結於社工能不能入編制,應主動提升自己,尋求更高的發展。

我是關注於職場和寫作的寫作者林莫,歡迎各位小夥伴關注,如有不同的觀點,也可以在留言區評論,尤其是從事社工的小夥伴!


寫作者林莫


納入職業化體系的社區工作者,和聘用街道辦簽訂勞動合同,屬於勞動用工。他們不是事業編制人員,也不是公務員,但有向其靠攏的機會。


一般除了主任,書記,(管治安的多由片警下派,身份不在社區。)和社會保障的,什麼網格員,協管員,流管員,經管員啥的基本都是所謂臨時工待遇。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工作繁複,小社區大社會縮影,也是相關工作落實的直接實施者,千頭萬緒。不少社區工作者坦言,若要一一落到實處,做好做細再多一半人也怕不夠。往往還有公益性崗位人員加以補充。

算福利待遇時是臨時工,幹工作就沒有區別了。每天開證明的,要幫扶的,求協調的,問政策的,鬧糾紛的,都是編外工作,絡繹不絕。上面要搞活動,下基層做準備工作,流動人口,常住戶,困難戶,監管戶,戶戶登記,常常入戶。

噪音擾民,油煙堵屋,下水道公共設施破損,開業委會,搞選舉,發通知,徵兵,高考助學,困難救濟,廉租房經適房,下崗人員優惠,居民保健,創衛,人口普查,經濟普查樣樣操心,費時費心費力,還可能不討好。還要應對從老到小的人物,有情緒不理解的委曲。


尤其歲未年終,各種報表數據,白天上門,夜裡趕表常有的時,當然現在全國性的普查工作,一般有些補助,但考核也很嚴格。

相對於所獲待遇,基層社工人員的確不高,相比較原來居委會大媽時代,信息化年輕化後效率提高了,但對工作者要求也更高了。

逢進必考要學歷,限年紀,臨時工想進入編制,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後成了萬金油,哪裡需要哪裡搬,一塊還有可能背鍋的磚。很多青年人工作一段時間後不能適應,又進升無望離開也正常了。

一🌸一世界。元元,金沙江邊的小魚🐠兒,期待您的關注點評。

元元的天下


目前2020年社會工作者報名條件暫未公佈,預計公佈時間在3月左右,具體是否會有改變,變化情況,還需要等官方公佈了具體情況才能知道。在報考條件公佈之前,考生如果想知道自己能分報考,可先參考2019年社會工作者報名條件:

助理社工報名條件

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並符合助理社會工作師或社會工作師報名條件的人員,均可申請參加相應級別的考試。

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報名條件:

(1)取得高中或者中專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4年;

(2)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大專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2年;

(3)社會工作專業本科應屆畢業生;(V信搜小程序:“社工考試寶典”必看。)

(4)取得其他專業大專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4年;

(5)取得其他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2年。

中級社工報名條件

(1)取得高中或者中專學歷,並取得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後,從事社會工作滿6年;

(2)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從事社會工作滿 4 年;

(3)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3年;

(4)取得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學位,從事社會工作滿1年;

(5)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博士學位;

(6)取得其他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其從事社會工作年限相應增加 2 年。


西門大官人喜歡佩奇


編入體制就不存在選舉了,只要選舉制度不變,社區就不可能編制單位


AA意志征服世界


最基層的居委會社區工作者都是臨聘人員,辭職的越來越多,社工編入體制內難嗎?

當下,社區居委會是一套人馬、兩種體系。一者,社區是承接上級行政任務的,聘請了不少工作人員,專門為居民提供服務或管理。二者,居委會按照法律來說,屬於自治組織,是居民選出來的。

事實上,居委會的人員,基本上同時是社區工作人員。

首先,少數地方的社區工作者可能已經解決了部分的編制問題,但沒有完全解決。有的可能是納入事業編制管理,有的還是依照事業編制建立了一種社區編制,基本上是穩定的,基本經濟待遇也與當地公務員或事業編制差不多,只是福利、獎金等方面可能有所差距。但是對於自身造血功能很好的社區,可能也並沒有什麼差距,說不定還要好。

其次,人少事多一直是基層社區的現狀。現在,不少社區承接了太多的行政服務管理事項,可謂“上頭千根線、底下一根針”,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靠社區去落實最後一公里。那些填不完的臺帳、寫不完的筆記、掛不完的牌子,可能正是社區的真實寫照,不知道牽扯了多少精力,使得本就人少的社區,顯得更加捉襟見肘。

最後,從社區的發展方向來看,一方面要強化自治功能,不能讓人員過度膨脹,一些事情,可以由居民自己來管理、服務。另一方面要壯大和發展社會組織,讓社會組織來承接一些服務或管理事項,不要事事都由社區來包辦,政府可以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


碧翰烽


都是臨時工,確實這個時候衝到一線,不合適了。應該給他們轉正的機會,如果沒有機會轉正,辭職也不能怪。讓正式的上吧,起碼工資待遇比編外的多了不止兩三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