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最基层的居委会社区工作者都是临聘人员,辞职的越来越多,社工编入体制内难吗?

好多灰机2


社区工作人员就相当于村干部,当然是入不了编制的。

大家知道,在农村有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任职的人员就是村干部。在城市,与农村相对应的就社区,社区有党组织和居委会。社区党组织就相当于村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全称是社区居民委员会,就相当于村民委员会。也就是说,在社区党组织或居委会任职的干部是社区干部,包括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等职务,除了社区干部以外,其他人员都属于聘用人员,连社区干部都不算,所以说肯定是入不了编的,因为社区就不属于行政或者事业单位的序列,就好比农村一样,和入编根本不搭边。

当然了,现在各地都在出台鼓励村干部或社区干部考录公务员的政策。一般担任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的,都有机会成为公务员,如果遇上这两年乡镇换届的话,村干部可以直接担任乡镇领导干部,也就是公务员副科级领导。现在各省市每年都会定向招录村干部或社区干部为公务员,当然了,前提条件是你必须得是支部书记或村主任。这部分人考录公务员后,即属于村干部又属于乡镇或街道干部,可以拿两份工资,比大学毕业生的待遇好要好。尤其是近两年的乡镇换届,一大批村干部直接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不但成了公务员,还是公务员副科级领导,那些辛辛苦苦考录公务员的大学毕业生都没有这些村干部提拔的快,当然了,这些村干部都是比较优秀的村干部。

总之,社区聘任人员是不可能入编的,但是社区党组织书记或居委会主任是有机会成为公务员的,尤其是赶上乡镇换届的话,还有可能直接成为公务员副科级领导。

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随时交流!


中省直遴选


你如果问直接从社区如编制难不难,那我的回答会是:非常难。但是也不是不可能。

在我的印象当中,南京之前有一个社区书记,在经过了一些列的选拔和考验之后,还是成功进入了编制。但是,想要通过这个途径来考上编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行的。

不过在我的身边,通过社工考试作为过渡,考上公务员的倒是不在少数。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社工最大的好处就是离家近,工作稳定,加班相对来说比较少。

大批量直接进体制,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来说,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说大家把这个作为过渡,一边上班一边考公务员的话,那样的上岸几率往往会大很多。


江苏基层考试网


不会吧?我们这是的情况是,十几年前第一批要简单考试的,以后大家一看工作还行吧就托人办,没有关系是不好进入的,现在虽然考试招聘…⋯也不好说了,这个工作工资还可以,比一般的企业强,辞职的没有听说过,进居委会是挺难的事情啊!(我是从街里下派到居委会的干部已经退休十几年了,稍微了解一些吧!)


王玲88540008


我们这里叫社区,上一级叫管委会,社区人员分为几类,一类为在编干部,在编干部属于事业编制,月工资3500元左右,五险一金,住房公积金,年终有18000元左右的奖金,综合月工资5000元左右,很多为干了一年以上经过统一考试考上的,二类为公益岗位,月工资2500元,交三险一金,多为困难群体,学历年龄要求不高,三类为所谓志愿者,工资2200元,交三险一金,学历年龄要求不高,二类三类干满一年以上符合学历和年龄要求就可以参加纳编考试而有望成为在编干部,待遇会上一个很大的台阶,但是由于工作繁琐繁重常常加班,所辖区域内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管,而且本地物价消费房价都很高,很多二三类人员认为和在编干部比同工不同酬,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而辞职的比比皆是,所以社区的二三类人员流动性非常大,目前社区招聘难也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这个现状可能会维持很久。



平凡de在路上


难得在悟空问答遇到做社工的小伙伴,我在社工行业也有6-7年,算是有些经验。其实在这个行业越久,对行业的发展大概有些看法。对于社工编入体制的问题,从内地的发展来说,暂时不可能会编入的。

我目前在珠海,珠海的居委会社区工作者待遇还算不错,年薪甚至可以达到10万(加上公积金和社保的),但确实在发展上会受限。如果题主想要在这个行业有更好的发展,肯定要脱身出来。

我在前几年也请教了不少机构总干事及督导、顾问等,发现目前在社工行业越是往上发展,行业知名度和个人品牌越是重要,越来越多的机构高层会往督导、顾问的方向发展,即除了正职之外,同时兼职其他机构、协会的督导或顾问,甚至外出开培训等,收入达到月薪2万都不是问题。要达到这一层次,我们需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打造品牌项目,提升行业知名度

第一点就是将你自己带领的项目服务做起来,得到外界的认可,编写成优秀案例,并铺开项目宣传,从而获得一定的行业知名度。在这一点上,你除了要把项目做好,做得有特色,同时你还要铺开项目宣传,将项目做得好的案例进行包装,推广出去。


打造个人品牌,提升行业认可度

要打造个人品牌,你要做的第一步是融入行业圈子,社工这个行业属于刚起步,所以你有很多机会接触各种大佬,还有很多培训等,你要多主动跟别人交流、讨论,了解行业的信息。同时,你要推广你个人,这点要花些心思,其一是多写案例或者实践文章发布出去,其二是参加各种优秀社工/案例评选,其三是多跟大佬交流,刷存在感。基本这几点做到了,自然而然你就会在行业内建立起一定的认可度。


走出去,主动争取平台

我就是主动争取督导、协会顾问等平台的,尤其是一些刚成立的机构和公益协会,他们常常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这时候主动伸援手,给他们建议,帮他们写一些简单的方案,解决目前的主要困难。当然,要做到这点,你就要多走出去,才有机会跟一些机构和协会接触、交流,并主动争取帮他们解决问题。

当你获得这些协会和机构的认可时,慢慢就可以发展成为对方的督导、顾问。

只要你做到以上三点,你在社工行业的发展就有很多可能性,包括其他机构的督导、顾问,包括有人主动请你做培训等,这些兼职收入,有时候甚至比你的正职收入要高。所以,不要太纠结于社工能不能入编制,应主动提升自己,寻求更高的发展。

我是关注于职场和写作的写作者林莫,欢迎各位小伙伴关注,如有不同的观点,也可以在留言区评论,尤其是从事社工的小伙伴!


写作者林莫


纳入职业化体系的社区工作者,和聘用街道办签订劳动合同,属于劳动用工。他们不是事业编制人员,也不是公务员,但有向其靠拢的机会。


一般除了主任,书记,(管治安的多由片警下派,身份不在社区。)和社会保障的,什么网格员,协管员,流管员,经管员啥的基本都是所谓临时工待遇。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繁复,小社区大社会缩影,也是相关工作落实的直接实施者,千头万绪。不少社区工作者坦言,若要一一落到实处,做好做细再多一半人也怕不够。往往还有公益性岗位人员加以补充。

算福利待遇时是临时工,干工作就没有区别了。每天开证明的,要帮扶的,求协调的,问政策的,闹纠纷的,都是编外工作,络绎不绝。上面要搞活动,下基层做准备工作,流动人口,常住户,困难户,监管户,户户登记,常常入户。

噪音扰民,油烟堵屋,下水道公共设施破损,开业委会,搞选举,发通知,征兵,高考助学,困难救济,廉租房经适房,下岗人员优惠,居民保健,创卫,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样样操心,费时费心费力,还可能不讨好。还要应对从老到小的人物,有情绪不理解的委曲。


尤其岁未年终,各种报表数据,白天上门,夜里赶表常有的时,当然现在全国性的普查工作,一般有些补助,但考核也很严格。

相对于所获待遇,基层社工人员的确不高,相比较原来居委会大妈时代,信息化年轻化后效率提高了,但对工作者要求也更高了。

逢进必考要学历,限年纪,临时工想进入编制,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后成了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搬,一块还有可能背锅的砖。很多青年人工作一段时间后不能适应,又进升无望离开也正常了。

一🌸一世界。元元,金沙江边的小鱼🐠儿,期待您的关注点评。

元元的天下


目前2020年社会工作者报名条件暂未公布,预计公布时间在3月左右,具体是否会有改变,变化情况,还需要等官方公布了具体情况才能知道。在报考条件公布之前,考生如果想知道自己能分报考,可先参考2019年社会工作者报名条件:

助理社工报名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符合助理社会工作师或社会工作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申请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

(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3)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V信搜小程序:“社工考试宝典”必看。)

(4)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5)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中级社工报名条件

(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并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后,从事社会工作满6年;

(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 4 年;

(3)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3年;

(4)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1年;

(5)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

(6)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其从事社会工作年限相应增加 2 年。


西门大官人喜欢佩奇


编入体制就不存在选举了,只要选举制度不变,社区就不可能编制单位


AA意志征服世界


最基层的居委会社区工作者都是临聘人员,辞职的越来越多,社工编入体制内难吗?

当下,社区居委会是一套人马、两种体系。一者,社区是承接上级行政任务的,聘请了不少工作人员,专门为居民提供服务或管理。二者,居委会按照法律来说,属于自治组织,是居民选出来的。

事实上,居委会的人员,基本上同时是社区工作人员。

首先,少数地方的社区工作者可能已经解决了部分的编制问题,但没有完全解决。有的可能是纳入事业编制管理,有的还是依照事业编制建立了一种社区编制,基本上是稳定的,基本经济待遇也与当地公务员或事业编制差不多,只是福利、奖金等方面可能有所差距。但是对于自身造血功能很好的社区,可能也并没有什么差距,说不定还要好。

其次,人少事多一直是基层社区的现状。现在,不少社区承接了太多的行政服务管理事项,可谓“上头千根线、底下一根针”,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靠社区去落实最后一公里。那些填不完的台帐、写不完的笔记、挂不完的牌子,可能正是社区的真实写照,不知道牵扯了多少精力,使得本就人少的社区,显得更加捉襟见肘。

最后,从社区的发展方向来看,一方面要强化自治功能,不能让人员过度膨胀,一些事情,可以由居民自己来管理、服务。另一方面要壮大和发展社会组织,让社会组织来承接一些服务或管理事项,不要事事都由社区来包办,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


碧翰烽


都是临时工,确实这个时候冲到一线,不合适了。应该给他们转正的机会,如果没有机会转正,辞职也不能怪。让正式的上吧,起码工资待遇比编外的多了不止两三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