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天下初分三國時,吳蜀兩國有機會嗎?其實贏家早已註定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在東漢末年,有魏蜀吳三個政權,每個陣營中都有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最後的贏家是曹操,但有人也為其他兩個政權惋惜,認為再來一次,也許結局就會換一個樣子了,但其實一切早就定好了,魏國是贏定了。

天下初分三國時,吳蜀兩國有機會嗎?其實贏家早已註定

當時形成三個國家的局面,這三個國家中魏國實力最強,蜀國實力最差,人們一直談論的是隻要蜀吳兩國結盟,是可以和曹操相抗衡的,這種說法不無錯誤,但在剛成立時期才有這種可能,這種格局剛形成不久,魏國國力大增,勢力有其他國家的兩倍。現在我們分析一下三國的實力。

天下初分三國時,吳蜀兩國有機會嗎?其實贏家早已註定

領土中魏國就是面積最大了,十三個州中有九個半都是他的,蜀國有了漢中,雖然富饒,但魏國把這裡的人都遷走了,蜀國有的,只是一個地皮了,後來蜀國的關羽,一不小心丟了荊州,整個國家只剩益州一個地方。

天下初分三國時,吳蜀兩國有機會嗎?其實贏家早已註定

領土中魏國就是面積最大了,十三個州中有九個半都是他的,蜀國有了漢中,雖然富饒,但魏國把這裡的人都遷走了,蜀國有的,只是一個地皮了,後來蜀國的關羽,一不小心丟了荊州,整個國家只剩益州一個地方。

人口上看,魏國當時有537萬人口,消滅蜀國後人口數更是增加到了1200萬,吳國卻僅僅不到魏國五分之一,蜀國都沒有到吳國的一般。人口差距這麼明顯,已經側面說明了經濟方面的差距,畢竟有勞動力才能使經濟發展。

天下初分三國時,吳蜀兩國有機會嗎?其實贏家早已註定

經濟上看,魏國因佔有土地和較富饒的地方,有很大優勢,蜀吳兩國雖有地盤,但也是未開發的地方,還需要很大精力,吳國當時還有荊州和其他幾個地方可以依靠,而蜀國就只有成都了。北伐消耗了很多兵力,他們已經變得很貧窮,當地人和軍隊人都不願效力,這已經失了民心,這就是叛變的源頭。

所以說這樣的結局早已經定好,其他兩個國家試圖抵抗過,也完全沒有用處,那麼多方面的對比,發現魏國遠遠佔壓倒性的優勢,國家勢力相差太大,弱的國家最後肯定會被強國吞併,畢竟天下分開太久,最後也一定會合並的,那最後魏國的統一,是天下的局勢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