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項羽自刎烏江,李清照視其為英雄之舉,對項羽而言,死比活著簡單

李清照曾說過: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在她心裡項羽是英雄,他雖然失敗,但是他這種精神是值得讚揚的,他明明在戰敗之後可以逃跑卻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一生,在李清照看來這正是其英雄主義的體現,這樣的人才能稱為英雄。

項羽自刎烏江,李清照視其為英雄之舉,對項羽而言,死比活著簡單

那麼項羽究竟為何明明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東山再起也未可知啊,卻為何執拗到如此地步?其實一切都是因為他英雄主義太重了。

說起楚漢之爭,似乎大家都願意把項羽尊為英雄,而劉邦雖然成功了,卻有人說他稱不上什麼英雄。這一點兒我們暫且不做定論。我們只來探討項羽事情。項羽與劉邦不同,他是楚國皇族後裔,所以骨子裡總有一股傲氣,而劉邦出身市井,身上一股潑皮無賴的勁頭。

項羽自刎烏江,李清照視其為英雄之舉,對項羽而言,死比活著簡單

所以項羽從一開始便是看不起劉邦的。然而就在項羽帶領著楚國將士奮勇殺敵,眼看就要全殲秦軍,結束這戰亂之時,沒有想到劉邦卻趁機搶奪其勝利的果實,搶先一步佔領了咸陽並在此稱帝,建立漢朝。而後項羽的謀臣設鴻門宴想殺了劉邦,可項羽卻又生起了婦人之心,居然錯失了大好良機,最後翻牌的機會都沒有了。這也就奠定了他失敗的基礎。後來烏江江畔徹底被劉邦打敗,手下將士所剩無幾,此時的他才悔恨不已,為何當時要放過劉邦。

但是這時的他如果乘船逃跑,回到江東重新組織一支軍隊,待到實力強大再殺回來,跟劉邦拼個你死我活,這天下姓什麼也不一定。他手下的士兵也勸他,不要放棄生的希望,勸他逃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但是他偏偏選擇自殺,連一點兒機會都不留給自己,這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項羽自刎烏江,李清照視其為英雄之舉,對項羽而言,死比活著簡單

其實還是因為他這個人身上的英雄主義和來自貴族的那種傲骨。在被劉邦打敗之後,他心中其實是非常憤恨的,當初他瞧不起的市井小混混,如今卻將他打敗了,他覺得可恥,覺得自己活著太丟臉了,這樣的他沒有辦法再面對家鄉的父老。

當年起義之時,他們都擁他為王,跟著他出生入死,浴血殺敵,多年來死傷多少人,眼看著戰爭就要結束了,戰士們就要回家了,卻因為他的一時大意,全部丟掉了性命。

項羽自刎烏江,李清照視其為英雄之舉,對項羽而言,死比活著簡單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這讓他還如何回去,他不是不能接受失敗,而是不能接受以這樣的方式失敗,他沒有顏面再見江東的父老鄉親,更別說讓他做出逃跑之事了,這對於他而言就是奇恥大辱,他寧可自己了斷,也不會受這樣的侮辱。

所以他死了,死得悽慘且壯烈,他的傲骨決定了不會為了生存而受辱,他的英雄主義決定了他不能這樣失敗著去見那些對他寄予了厚望的鄉親們,死對於他來說才是最終的歸處,死遠比屈辱地活著要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