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4K元年!这次大不一样

2019年,有一件让君临十分期待的事:

建国70周年大阅兵。

4K元年!这次大不一样

君临不是军迷,但对“十年大庆”的期待似乎是大自然的规律,不可避免。

更何况今年观看阅兵的体验将更加震撼-央视届时会首次采用4K超高清直播。

这有据可查。

2019年3月20日,央视发布招标公告,要采购国庆活动4K直播设备。

4K元年!这次大不一样

有人说,国庆活动不一定是阅兵活动吧。

别急,招标公告还有附件,开头就说了本次招标是参照“9.3阅兵配置预估”。

4K元年!这次大不一样

这就很明确了,今年的国庆大阅兵,有你好看的。

我军威武的雄姿又将刷爆眼球。

今年3月2日,三家单位联合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要全面推进4K产业,现在央视又要采购4K设备为国庆阅兵做准备。

4K,一个月搞两个大新闻。

今天君临就好好聊聊4K,也将独家向君友揭示4K的背后是国家走的多么大的一步棋。

1

4K不是新鲜事。

2013年,就曾被称作是4K元年,后来几乎每一年都是4K元年。

不出意外,2019年还是4K元年。

4K就是这么魔性。

那么到底什么是4K?

4K元年!这次大不一样

4K有两个标准。

2004年7月,好莱坞7大电影公司组成的数字电影推进联盟(DCI)规定:4K是指4096×2160的像素分辨率。

但是电视和电影向来亦敌亦友、明争暗斗,电影界规定的标准不代表电视界要遵守。

2012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ITU)认定超高清电视(UHDTV)标准,其中4K分辨率为3840x2160,8K分辨率为7680x4320

也就是说在电影和电视领域,4K标准是不同的。

另外,4K衍生出的分辨率还有4096×3112、3656×2664等。

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倾向于采用电视界规定的标准。

但无论4K采用哪个标准,跟此前的标准相比,它都有着更高的清晰度。

其像素数量高达829万,是全高清的4倍。

说它分毫毕现,一点不为过。

正是4K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感,所以世界范围内,电影公司、面板/电视制造商、互联网公司都在推进4K的发展。

早在2011年底,东芝就推出了全球第一款4K电视。

2013年,中外各大电视厂家更是密集推出4K电视。

奥维云网数据,2018年,中国4K电视销量已经占到总体销售比例的69%,全球范围内这个比例则是35%,也不少。

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的4K电视保有量约1.1亿台,各大视频网站也纷纷上线4K资源,4K似乎已然有了燎原之势。

而真实的情况,并非表面上的红火。

2

很多人兴致勃勃买了4K电视,能看的却还是高清甚至标清节目。

很多人花钱充了视频网站的会员,观看的所谓的4K资源实际上也仅相当于本地播放的1080P的资源。

消费者空有4K电视和会员,却看不到真正的4K资源,买电视的钱和充会员的钱只能变成智商税。

内容的缺乏,让4K陷入尴尬。

在娱乐明星和影视作品严重过剩的时代,为何4K内容奇缺?

首当其冲的原因是制作成本昂贵。

以目前国内开通的央视4K频道为例,是真烧钱。

央视的4K推进计划分为三阶段,总投资85.5亿,建成后每年运行维护及节目传输费用约11亿,每年4K节目制作费用约150亿元,这还不包括人员等经费。

绝对是土豪的游戏。

第二个原因是网速。

用户收看4K内容的渠道主要是电视、电脑、手机、电影院。

电视又分为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电视。

有线电视需要搭配有线电视机顶盒,互联网电视需要搭配电视盒子或者内置相关程序。

有线电视通过广播电视网观看,互联网电视、电脑、手机等设备通过互联网观看。

有线电视渠道的内容提供商是电视台;互联网渠道的内容提供商包括电视台、影视公司、互联网公司;电影院渠道的内容供应商主要是影视公司。

总的来说,电视台在内容提供方面占据主导,但由于固有的思维、特殊的地位以及出于成本的考虑,电视台大多推进意愿不强。

互联网公司和影视公司倒是有意推进4K作品在互联网设备端的播放,但是消费者的网速不给力。

4K元年!这次大不一样

我们看到的视频,是由一帧一帧的画面组成的,4K的标准一般是每秒50帧。

经典的4K摄像机索尼F65所拍摄的4K画面每一帧的数据量大约是40M,也就意味着一秒钟的数据量高达2000M,一部90分钟的电影的数据量就是大约7000G!

这还只是是素材。

如果将这些素材经过渲染,电影的源文件就将变成超过18T的超大文件!

当然,这不会是最终的电影文件。

在让观众看到前,电影会通过H.265技术进行压缩,压缩比可以达到300:1。

如果按照300:1的压缩比,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电影大小在60G左右。

按照这个大小,我们可以计算出每秒钟的数据量是在11.4M。

在影视领域,这个每秒钟的数据量还有个专业的词,码率。

也就是说,你的宽带下行速度至少是11.4M观看码率在11.4M/S的4K电影才不卡。

有人说,这没问题啊,俺们家宽带50M的。

那你想多了。

你们家的宽带实际下行速度是50除以8=6.25M/S,这还是理论值,很多时候都要小于这个值。

至少是100M的宽带才能勉强播放这个码率的电影。

央视的4K节目码率是25,也就意味着至少要200M宽带才勉强能通过互联网渠道观看。

4K元年!这次大不一样

作为对比,一般1080P的高清电影码率只有5左右。

所以在网速没有普遍提起来之前,说普及4K纯属YY。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在4K电视售价不断下降、4K电视占比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每一年都被称作4K元年,但每一个4K元年都被新的4K元年所取代。

3

新的问题来了,今年这个4K元年,会不会也被取代?

一定不会!

国家之所以在这个时点放出全面推进4K的计划,一来是水到渠成,二来是一石多鸟,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

先看3张图。

4K元年!这次大不一样

4K元年!这次大不一样

4K元年!这次大不一样

前面说了,制约4K内容发展的一大瓶颈在于网速,网速的问题现在已经极大地得以改善。

截至2018年底,100M及以上宽带占比已经超过70%,同时90%以上都是光纤宽带,另外无论固定宽带还是4G平均下载速度都超过了20M。

在过去的两年,相信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三大运营商在各种送宽带,而且速度低于百兆都不好意思说是送,有的甚至还会送两条宽带。

现在三大运营商送出去的宽带能绕地球8圈,而且一时半会收不回成本。

此前一向精明到让消费者骂街的运营商如今怎么就变成撒钱的凯子了呢?

这得益于国家层面要求的提速降费,而国家之所以一再要求提速降费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这么简单。

正是提速降费背后的目的,逼得三大运营商不得不下血本做新的布局。

这个目的就是“三网融合”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话网、电视网(广电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

很多人以为三网融合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

错。

三网融合是新中国历史上耗时时间最久的改革之一。

早在中国互联网兴起没多久、固话和手机还没有普及、有线电视网络也尚未全面铺开的时候中国就展开过关于三网融合的大辩论。

1998年3月广电总局的诞生让这个讨论被无视。

作为一个极为特殊的部门,广电总局的地位,想必大家也都知道。

广电总局成立伊始就开始建设有线电视省级和国家级干线网建设。

从那时起,广电系统与电信系统开展了极为激烈的竞争,甚至发生流血事件。

为了缓和矛盾,1999年9月,国办[1999]82号文件明确规定电信部门和广电部门不得相互抢地盘,各自安好。

也是在那一年,广电系统进行了“台网分离”,电视台管内容制作,有线电视网负责传输。

这是广电系统进行自我资源优化整合的措施。

让人意外的是,2001年3月,“十五计划纲要”把三网融合写了进去。

2006年3月,“十一五计划纲要”再次把三网融合写了进去。

这表明国家有整合的想法。

2005年,广电总局先后为

上海文广、央视国际、南方广电传媒浙江广电集团下发了4张IPTV全国牌照和地方牌照。

当年中国电信(00728)与上海文广合作在上海推出IPTV业务,以BesTV百视通为品牌。

2011年百事通(600637)上市了,2015年又与东方明珠(600832)整合,成为了新的东方名珠(600637),这是后话。

回到IPTV,这个东西是电视节目与互联网的结合体,也是电视台和电信运营商合作的产物,这意味着三网融合进了一步。

三网融合,其实说到底是广电系与电信系的融合,因为电信系掌握着通信网和互联网两张网。

2008年,国务院废除了[1999]82号文;同年,中国移动(00941)、中国联通(600050)、中国电信进行了一系列的业务重组,进入全面竞争阶段;2009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双向进入”。

2010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7月正式在12个城市试点。

三网融合可以说是被上升到国家战略。

4

然而广电也好电信也好,这都是很大的盘子,牵扯的利益瓜葛难以说清,三网融合对双方都有利,也都有弊,虽有国家意志,但真正推进难度很大。

就在国家正式推进三网融合的2010年,广电总局叫停了部分地区的IPTV项目。

原因在于,对电视台来说,IPTV是好事,可以增加传播渠道,但是对有线电视网来说,IPTV就是来抢饭碗的。

所以IPTV让广电总局左右为难,不得不又提出“台网融合”。

但这不能改变有线电视网的逐渐没落。

在三网融合的路上,有线电视网有被取代的风险,心有不甘。

电信运营商则是移动欢喜,联通电信愁。

联通电信苦苦追赶移动,也顾不上三网融合。

但随后互联网公司的强势崛起,让格局发生变化。

对于三网融合而言,互联网既是场内因素,又是场外因素。

说它是场内因素,是因为它本身就是要融合的对象之一,说它是场外因素是因为此前广电公司和电信公司对互联网的定位都是通道业务,不在斗争中心的民营互联网公司用着全新的打法迅速抢食了原本属于广电和电信的蛋糕。

微信让运营商的短信和通话业务严重受损,视频网站让无论是电视台还是有线电视网都深受重创,而互联网公司推出的各种电视盒子也一定程度上让IPTV更加尴尬。

在视频领域,广电和电信都节节败退。

在这种背景下,2014年广电总局成立了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国网公司),国家授予了国网公司开展宽带和电信业务的权利,成为中国第四大电信运营商。

国网公司有两个历史使命:一是整合全国的有线电视网,二是推进三网融合

它是广电阵营实现三网融合的希望。

另一边电信系的三家运营商一改往日对三网融合不积极的态度,因为他们看到了视频、视频通话的巨大商机,不再甘愿只做互联网通道服务商,也不希望自己花费巨资打造的IPTV就此终结。

还有,过去推进三网融合要和有线电视网硬杠,劳民伤财,胜负难料,没人愿意下血本竞争,现在电信公司有了趁人之危的机会。

由于互联网公司的误伤,有线电视网江河日下,广电总局虽然成立了国网公司,但是这家公司体量太小,而且广电系内部矛盾重重,内部整合都费劲,更别说推进三网融合,完全可以扼杀在摇篮里。

另外随着3G、4G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话和互联网技术确实融合度也越来越高。

前些天苹果更新了IOS12.2系统,这个系统最大的亮点就是支持电信VoLTE功能。

所谓VoLTE,就是打电话的时候同样可以使用4G网络。

这个功能移动在2016年就已经开始了推广,这是三网融合的典型案例。

加上IPTV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让运营商明白了自己在三网融合领域有优势、有机会、也有必要,这个时候国家层面为了配合三网融合不断要求的“光进铜退”、“提速降费”就得到了落实。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三大运营商将通话套餐、宽带、IPTV捆绑销售,虽然也有些套路,但消费者确实得到了大实惠,流量更多、速度更快、宽带带宽也更大,还能免费看IPTV。

5

说了这么多,4K呢?怎么绕没了?

4K马上就再次出来了。

再看几张图。

4K元年!这次大不一样

4K元年!这次大不一样

4K元年!这次大不一样

4K元年!这次大不一样

总结一下上面几张图:

有线电视用户数量正在加速减少,收视份额已经跌破50%,与此同时IPTV、各类电视盒子用户数量在增加,总体通过电视接入互联网的人也越来越多。

虽然有线电视用户数量在降低,但是收看高清和4K视频的用户却在逆势增长,而且4K点播用户同比增长超过70%。

中国互联网络数据中心的数据还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6.12亿,使用率为73.9%。各大网络视频平台越来越注重节目内容质量的提升,自制内容走向精品化。

视频用户基数庞大,用户对于清晰度和内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另外还有一组数据,2018年整个下半年广电宽带新增用户不足40万。

几乎可以说4K对有线电视网而言,是救命稻草。

如果他们不搞三网融合早晚是死,如果要搞三网融合就必须打通宽带和4K传输网络,然后找机会逆袭。

电信系对4K什么态度呢?

他们远比有线电视网更积极地拥抱4K,很早就把4K的标签和IPTV进行了绑定,而且作为有史以来最烧宽带的应用场景,4K给他们疯狂送出去的宽带找到了应用。

作为广电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以及电信系IPTV的合作伙伴,电视台其实也已经对4K表现出了兴趣,毕竟面对优爱腾的强势,他们再不来点硬货也不行了。

以前电视节目都是先台后网,后来互联网公司敢于先网后台,甚至只网不台。

变天了。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他们一向热衷于追逐新鲜事物,从没停止过炒作4K概念。

君临认为,这么多年广电系和电信系的斗争,本质上就是国家推进三网融合的过程,因为面对两大复杂的阵营,仅仅通过行政命令不可能实现三网融合,短期内技术层面也难以实现。

那怎么才能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呢?

通过市场、通过充分竞争。

流媒体一直是他们斗争的前沿阵地,一定程度上三网融合就是视频大战。

既然现在网速基本达标了,参与三网融合的各个角色都需要4K,国家在这个时候适时地推进4K产业发展是不是堪称精妙?

6

如果4K仅仅只是实现三网融合的工具,其实也已经“功德无量”。

它的功能却远大于此。

在介绍京东方(000725)的时候,君临就提出过一个观点,国家推进4K是为了消化国内高世代LCD生产线的产能。

仅仅一个京东方,国家就投了几千亿,整个面板行业,国家先后花的钱数以万亿,如果现在转而全力搞OLED电视,国家愿意,纳税人也不愿意。

有了CRT的前车之鉴,我们不会拒绝OLED,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我们希望能收回在LCD上的成本。

如果了解面板历史就会知道,2007年,索尼就推出了OLED电视,而最早的4K电视要在2011年才出现。

那么,为何晚出现的4K电视反而会更流行?

一方面,是OLED自身良率低、成本高,还有一方面是4K显示效果已经相当优秀,制造成本又相对低廉。

也正是4K电视的出现,让OLED电视的发展再次延后。

LCD 4K与OLED的差距远小于CRT和LCD的差距。

既然如此,在OLED流行前的时间窗口好好消化一下我们高世代LCD生产线的产能,合情合理。

与面板行业紧密关联的彩电业也将迎来新的机会。

彩电业对于中国工业有着特殊的贡献,工业领域中国第一个全球第一可能就是彩电业创造的。

中间因为CRT的衰落而进入低谷,随着国产液晶面板的到来,中国彩电业再次走在了世界前列。

当年我们没有液晶面板,在从标清升级到高清标准的时候,养肥了三星、LG等国外电视企业,现在我们推进4K标准,相信是TCL、创维(000810)、海信电器(600060)们的机会。

因为有了4K,未来的电脑和手机屏幕也会升级。

在介绍联得装备(300545)的时候,君临提到过,早些年手机的分辨率越来越高,后来却反而走下坡路。

原因在于,视频和图片的分辨率增长跟不上手机屏幕分辨率的增长,也就造成了屏幕分辨率的浪费。

4K时代,视频的分辨率上来了,手机屏幕的分辨率也要对应。

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电脑屏幕上。

那么手机和电脑行业也将有了新的增长点。

4K还有望盘活5G。

今年两会期间,央视在人民大会堂设立了融媒体展示平台,这个平台架设了5G·4K内容展示大屏。

5G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网速超快,和4K这样的占网速大户简直是绝配。

央视、三大运营商、华为等始终在进行5G+4K的测试,也取得了很多进展。

从一开始,这两个概念就是一家人。

2020年预计5G商用落地,4K极有可能就是第一个重要应用,而5G也将反向 推进4K发展。

7

读到这,君友应该明白了,4K,远不是提升视频清晰度这么简单。

国家推进4K,醉翁之意不在酒。

4K是推进三网融合的方式、是释放液晶面板产能的渠道、是彩电手机电脑行业的增长点、是5G重要的应用场景,也由此盘活万亿级的市场。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接下来,君临将对4K板块进行深入分析,在下一期的4K专题文章中,君临将为读者们梳理其中的关键投资机会,敬请关注。

近期行情持续变暖,越来越多君友来问我们关于开户的事情,如果有意向新开户或者想换券商降低佣金费用的君友,可以考虑和我们合作的华泰证券。

通过君临页面新开户的君友们能享受以下几个优势:

1.更低的佣金费率

2. 更智能便捷的交易APP-涨乐财富通

3.便捷的开户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