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范蠡已經預料到兒子必死的結果 為什麼還一意孤行不計後果

范蠡助勾踐滅吳稱霸,功成名就後選擇逃離越王,這是范蠡一生中做得最正確的一次命運選擇。范蠡隱退,先在齊國海邊謀生,後又到定陶定居,不但自由自在,而且生意竟然做得風生水起,被人尊稱陶朱公。但是陶朱公雖然自由自在,卻也有他的煩惱。這一次,是因為二兒子在楚國失手殺人被關進了楚國的監獄。

自古以來都是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陶朱公深知這點。但是愛子心切,他要救出兒子,而且憑他的名聲以及目前的實力,保住兒子的性命應該問題不大。可就是在這件事上,陶朱公不論怎麼處理,都必將會失去一個兒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范蠡已經預料到兒子必死的結果 為什麼還一意孤行不計後果

原來,為救二兒子,陶朱公權衡利弊之後想派小兒子去楚國解救二兒子,但大兒子卻不幹了。大兒子認為自己是家中的長子,家中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不讓自己這個長子去解決而讓最小的弟弟出面,明顯是父親認為自己不孝。要是這樣的話,自己也沒臉活在世上了。於是大兒子要尋死,以表明自己已經沒有臉面活著面對世人的恥笑。最後沒辦法,陶朱公只得違心的讓大兒子帶著千鎰黃金、自己寫給楚國好友莊生的書信上路奔了楚國。大兒子出發前又揹著父親私下裡帶了幾百鎰黃金留作自己的打算之用。到了楚國,大兒子按照父親的叮囑,直接找到楚國莊生。

范蠡已經預料到兒子必死的結果 為什麼還一意孤行不計後果

大兒子見到莊生住處簡陋、孤身野外,並沒有看到他想像的門前車水馬龍、達官顯貴的朱門大院的排場,心裡頓時涼了半截兒。莊生見到陶朱公大兒子,收下黃金囑咐朱大公子馬上離開楚國。大兒子心中不安,認為父親的這位朋友根本沒有能力救出弟弟,竟然又用私帶的黃金賄賂楚國權貴,妄想通過他們救出弟弟。其實莊生在楚國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隱士,楚國上下均尊莊生為師。尤其是楚王,對莊生的話基本上是言聽計從。這次,朱公大兒子不瞭解父親,更不瞭解莊生,被表面現象所迷惑,結果辦出了豬一樣的蠢事。

范蠡已經預料到兒子必死的結果 為什麼還一意孤行不計後果

莊生入朝見到楚王,以最近觀天象某星宿移位為由頭,建議楚王以施德行為移除災像,以利楚國。楚王聽從莊生建議,立刻封存儲存三錢的府庫,準備施行天下大赦的德行。楚國貴族聽說,立刻找到朱大公子告知說,楚王將要實行大赦,其弟不久將要釋放歸家。朱大公子不知是莊生所起的作用,以為弟弟運氣好,便心疼自己的千鎰黃金白白給了莊生。於是朱大公子登門向莊生索取所贈黃金,莊生嘴上不說,心中頓時大怒。

范蠡已經預料到兒子必死的結果 為什麼還一意孤行不計後果

於是莊生又找到楚王說道,前日與大王您所說的星宿位移是異象,您要用大赦顯示仁德除害。可我聽過說,陶地的富翁朱公之子在楚國犯了死罪,他用金錢賄賂了大王身邊的人,所以您不是為了體恤國家而是為了朱公的兒子才實行大赦的。楚王大怒,回覆莊生說,我就是再無德,也不會為了朱公的兒子佈施恩惠!於是楚王下令,先殺掉朱公的兒子,然後才實行大赦。其實當初莊生本意是收下朱公黃金,待事成後一併返還朱公,以表明與朱公的君子之交。可朱大公子只看表面,不思內涵,終於禁不住失財之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從而惹惱莊生,間接殺死了弟弟。

范蠡已經預料到兒子必死的結果 為什麼還一意孤行不計後果

朱公長子帶著弟弟的屍體回到家,家人痛哭哀傷,只有朱公笑著說:我本來就知道長子一定救不了弟弟!他不是不愛自己的弟弟,只是他有不能忍心放棄的東西。他年幼就與我生活在一起,經受過各種辛苦,知道為了生活的艱難,所以他把錢財看得很重,不敢輕易花錢。至於小弟弟呢,一生下來就看到我十分富有,乘坐上等車,驅駕千里馬,到郊外去打獵,他只知道縱情玩耍,哪裡知道錢財從何處而來?所以他把錢財看得極輕,棄之也毫不吝惜。原來我打算讓小兒子去,本意就是因為他捨得棄財。但長子不能棄財,所以終於害了自己的弟弟。這很合乎事理,不值得悲痛。我本來日日夜夜盼的就是二兒子的屍首送回來。

范蠡已經預料到兒子必死的結果 為什麼還一意孤行不計後果

范蠡這番話,可以說句句都說到了點子上。作為當初越王稱霸的左膀右臂,之所以功成名就隱身而退保全了自己,就是因為范蠡具備看人的本領、洞察事物的思維超乎常人。再者,知子莫如父,他對自己每個兒子的脾氣秉性瞭如指掌,更甭提對於二子結局的的預判了。他可能想通過兒子之死的這件事情,來警示其他的兒子人,做事也好,做人也罷,應該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一切順應天命,事物各有歸屬,這是一種道理,是天道。也許從一開始,范蠡就已經做好要犧牲一個兒子的準備。不用大兒子救他弟弟,大兒子肯定自殺。那樣,這個兒子就會死得毫無意義。只有讓大兒子全程經歷二兒子的死亡過程,才能夠達到以事警示後人的效果。

范蠡已經預料到兒子必死的結果 為什麼還一意孤行不計後果

這是范蠡的智慧,也是范蠡苦心經營商業帝國長久的一片苦心。假如他要是真想救回自己的二兒子,他自己親自出馬營救,似乎沒有不成功的道理啊。

各位看官,您對范蠡失子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